田成平:管理社保基金首先是安全其次才是增值
2006年11月16日
新華網北京11月16日電(記者張澤遠、李斌)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部長田成平16日表示,管理社保基金首先是安全,其次才是增值。
田成平是在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16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國科學與人文論壇”第50場主題報告會上,面對提問時做上述表示的。
“這是老百姓的錢,你首先是要保證基金的安全,但是老百姓的錢存在這里,像個人帳戶基金是20年后、30年后退休之后才用的,隨著社會20、30年的發展不斷增值,才能應付未來的需要。”2005年,中國各項社會保險基金的規模已達到18435億元。田成平說,隨著社會保障制度的發展,社保基金積累的資金越來越多,對于基金管理,第一是確保安全,第二是實現增值。
田成平表示,投資運營,一定要在制度上做出非常嚴格的規定。但是現在我們國家市場經濟體制不是很完善,謀求比較高額的增值,就要冒很大的風險。社保資金要增值,應該多給它開辟一些投資渠道,但這個問題要逐步摸索,要持非常謹慎、慎重的態度。
田成平介紹說,今年9月,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配合國家審計署對全國各省社保基金份進行了全面審計,社保基金的管理還是比較好的。
我國社會保障體系面臨經濟全球化挑戰
2006年11月16日
新華網北京11月16日電(記者張澤遠 李斌)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部長田成平16日在此間表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社會保障體系除了面臨城市化、人口老齡化、就業形式多樣化等挑戰外,還將面臨經濟全球化的挑戰。
田成平是在“中國科學與人文論壇”第50場主題報告會上做上述表示的。“中國科學與人文論壇”由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主辦。16日進行了論壇的第50場和第51場主題報告。
田成平在題為《適應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需要,加快完善勞動和社會保障制度》的主題報告中表示,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的背景下,我國企業面臨越來越大的國內國外競爭的壓力,企業改制和產業結構重組的速度加快,就業失業問題增加了新的變數。勞動關系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迫切需要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田成平說,全球化強化了人口和勞動力的流動,對開展國際間的社會保障合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對完善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也提出了新的挑戰。同時,資本市場的逐步全球化,也需要我們積極應對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的風險與危機。
對城市化、人口老齡化和就業形式多樣等挑戰,田成平也做了全面的分析。他說未來十幾年,我國城鎮化率將以每年1個百分點的速度提高,針對城鎮人口設計實施的城鎮保障制度不能滿足進城務工農民,被征地農民,農村務農農民的要求。
“我們預計,到本世紀的30年代,我國的老齡化將達到高峰,城鎮的養老負擔系數將大幅度增加。醫療費用負擔也會大大加重。”田成平分析說,如果對人口老齡化的問題沒有恰當的應對之策,不僅社會保障制度無法平穩運行,而且將影響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的發展。
近幾年非公有制經濟已經成為吸納新生和存量勞動力的主要渠道,傳統的以“單位”為對象的社會保障制度顯然不能適應這種分散化、流動性強的就業格局。田成平表示,要適應就業形勢的變化,把非公有制經濟的從業人員以及靈活就業人員納入社會保障體系,是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必須研究解決的重要課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