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000 篇文章
以前,雖然也知道老百姓看病難,但切身體會并不深。 去年下半年,母親確診癌癥,這大半年時間里,我輾轉于醫院、藥店、民間中醫大夫之間求醫問藥,對于“老百姓看病難”的這個“難”字才有了深刻體會。 母親去年癌癥晚期一確診之后,醫生就告訴我說:“癌癥晚期無法進行手術了,必須得進行放療。”我曾問好幾個醫院醫生:“放療風險較大,是否可以采取
2021-06-26
互動:147
生育率背后是一整套的經濟和社會運行機制,此前多數事務社已從勞工權益、女性權利、養老問題等方面進行了討論。在眾多的焦點之中,女性在生育問題上所面臨的困境和抉擇特別值得關注。
2021-06-24
Yoshi
互動:103
2021年6月15日,教育部發布消息,宣布新設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承擔面向中小學生(含幼兒園兒童)的校外教育培訓管理工作。 (2021年6月,教育部新設“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強調這次機構增設體現了中央對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工作的高度重視,對深化校外教育培訓改革具有重大意義) 這條不大不小的新聞,透露出高層對校外教育培訓亂象的高度關切和治理意圖,也折射出教育市場
2021-06-21
互動:99
研究表明,這兩類應對策略不僅不能真正化解疫情驅動的“超不穩定性”,還會給月嫂帶來新的不穩定性,導致月嫂對中介公司的依賴性增強、自主性下降。作為一項特定時空下的經驗研究,本文豐富了非正規就業不穩定性的理論闡釋,并且呈現出女性勞動者的經驗及其能動性。
2021-06-21
邢朝國
互動:28
總書記說的這件事,無數家長感同身受 “孩子們放學后,得有人接得住啊。” 這是習近平總書記最近在青海考察時說的話。他還說:“學校不能把學生的課后時間全部推到社會上去。學生基本的學習,學校里的老師應該承擔起來。不能在學校里不去做,反而出去搞校外培訓了,這樣就本末倒置了。” 這是一個廣泛存在的社會痛點。要破解起來,得花很大一番力氣。
2021-06-19
互動:138
近年來,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在中國部分富裕省份悄然興起,開始挑戰傳統的男婚女嫁模式:“并家”,即“兩家并為一家”,指男女雙方家庭基于完全對等原則締結子女婚姻的一種模式。其特點是無彩禮,無嫁妝,婚禮由雙方共同出資,婚后居住“兩頭走”。最關鍵的一點是,雙方婚后所生子女,各有一個跟從父和母的姓氏,并分別繼承各自爺爺奶奶的財產。
2021-06-17
郭亮
互動:141
同世界上其他國家相比,我國國民健康指標優于中高收入國家,與高收入國家接近。2017年中國國民平均預期壽命76歲,其中男性平均預期壽命74歲,女性預期壽命79歲,優于中高收入國家的男73歲和女78歲。婦幼健康水平大幅度提高,住院分娩率從1985年的43.7%提高到2018年的99.9%,孕產婦死亡率從1949年的500/10萬降低到2018年的18.3/10萬,嬰兒死亡率從1949年的200‰降低到2018年的6.1&perm
2021-06-16
互動:57
高考結束了。這場被譽為社會最公平的人生競賽,中國家庭傾注了太多的成本與精力。然而,即便被稱為最公平,背后的不平等似乎在起跑線上就早已注定了結局。現實的無奈之下,也就出現了“旗開得勝”等神明護佑的現象。 每年有千萬考生參加的高考,是中國社會一年一度的大事。6月2日,教育部公布2021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為1078萬,比去年增加7萬,加上背后的家長、老師、輔導
2021-06-11
互動:54
販賣焦慮的校外培訓機構,終于被整頓了! 時間:2021年06月07日 09:03:12 中財網 最近,15家校外培訓機構被市場監管總局頂格罰款了。 這15家包括作業幫、猿輔導、新東方、學而思、精銳教育、掌門1對1等,一共被罰了3650萬元。每一個都是培訓機構里的名牌,讓無數父母又愛又恨。 聯系到此前中央專門開會研究規范整治校外培訓的新聞,這事的看點還真不少。 一 說來慚愧,
2021-06-08
互動:146
小議“靈活就業”2億群體 顧凌英 今天在中央電視臺綜合臺7.00的《朝日新聞》中聽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宣布:我國“靈活就業”的人數,已經達到了2億。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 首先,“靈活就業”這一種就業方式,對于我國社會主義國家究竟是值得提倡的新生事物?還是舊世界不得已給我們留下的“痕跡”?這種就業現象是老百姓所歡迎
2021-06-07
互動:166
三胎政策下,我們對勞工、女性權利和養老的幾個憂慮 5月31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表示,將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在年人口增長率下降、人口老化程度嚴重加深的情況下,官方出臺這一政策并不意外。 然而面對已然躺平的青年,哪怕是當下全面放開生育限制,很可能也無法將他們從地上拉起來,因為對很多人來說生活連婚都結不起,更何談生育。所謂&ldqu
2021-06-05
互動:264
無論傳染病還是非傳染病,都要求建立價格低廉、對底層覆蓋面廣、醫護服務資源豐富的公共衛生體系。下面以當前死亡人數最高的心腦血管疾病、影響面廣的傳染性疾病結核病和這次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為例,分析每種疾病防治所需的社會條件。 心腦血管疾病 心腦血管疾病是心臟血管和腦血管疾病的統稱,泛指由于高脂血癥、血液黏稠、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等所導致的心臟、大腦及全
2021-06-02
互動:50
今天一張圖驚呆了全網,只見在深圳一家名為美凱龍愛家的房地產中介門口掛出了一幅易拉寶的廣告圖,上面寫著小區名字“紅樹西岸”,左邊寫著房子的面積,而右邊則是畫著一個個的榴蓮和香蕉: 外行人根本看不懂是啥意思,而內行的人一眼明了,圖中的一個榴蓮代表著一千萬,一根香蕉代表著一百萬。我們看圖中最貴的一套324平米的房子,后面就是6個榴蓮,5根香蕉,也就是說代表著6500萬!
2021-05-27
互動:235
在談及教育改革的新聞下,經常看到關于中國教育公平與否的爭論。很多人認為中國的教育是公平的,因為高考只看成績不看家庭。事實是這樣嗎?據人民網的消息,深圳中學2020年新入職教師中博士超4成,其中不乏海外名校畢業的碩士博士,該校開出的年薪高達40萬。據每日經濟新聞的消息,2018年中國人的人均收入在8000美元以上。按照當前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中國人年人均收入不過50000元人民幣。
2021-05-24
互動:232
?打破資本霸權必須,且切實可行,請看具體辦法:從教育領域《免費大課堂》說起—— 概要: 《崗位股份制》實現分配機制的資本霸權破除 《以商養教》實現教育領域資本霸權破除 《以商養教》模式延伸——以商養醫療、以商養基礎生存、以商養老、以商養住——基本民生各領域全面打破資本霸權和平操作、完全可行 1921年建黨之初,我國當時
2021-05-24
互動:46
談婚論嫁、生兒育女,是每個中國人家庭的頭等大事,所謂“不孝有三,無后為大”。“每逢佳節被催婚”,其中有多少多少父母的期盼和年輕人的無奈。 但人們吃驚的發現,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的結婚率和生育率卻逐年降低,人口甚至有負增長的可能。這是怎么回事呢? (2016—2020年結婚及離婚數據) 民政部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單身成年人口達2.4億,超7700萬人獨
2021-05-18
互動:327
一人獨居,兩眼惺忪,三餐外賣,四季淘寶……空巢青年,孤獨誰人懂 2021 05/18 14:10:15 來源:半月談 離開父母,獨自在城市里工作,住在不大的公寓里,吃飯靠外賣,消遣靠游戲……一批年輕人或出于個人主動選擇,或是忙于生計奔波,或受限于自身條件選擇離群索居,成為“空巢青年”。 1 9200萬“空巢青年”享受孤獨? 一人
2021-05-18
互動:105
莫讓下一代從小養成“屏”依賴 2021 05/14 08:17:26 來源:北京日報莫讓下一代從小養成“屏”依賴-新華網 (xinhuanet.com) “教學和布置作業不依賴電子產品,使用電子產品開展教學時長原則上不超過教學總時長30%,原則上采用紙質作業。”教育部近日明確,將通過限制電子產品助力解決兒童青少年近視問題,該表態也引發廣泛關注。
2021-05-14
互動:53
子午:“人口過剩”與“少子化、老齡化” 5月11日,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部分揭曉。盡管這個數據本身的可靠性也引發了一些猜疑,但依然反映出了幾個意料之中的問題: 新生兒數量持續下降:初步匯總結果是1200萬,生育率降到了1.3,遠低于滿足人口正常更替的2.1。但1200萬這個數字是2019年11月1日到2020年10月31日之間出生的人口得出的,按照新生兒下降的大趨
2021-05-14
互動:110
前段時間,卡車司機因罰款而自殺的新聞將我國3000萬卡車司機的辛酸困境——展現于大眾眼前:飽受越來越低的配送費,越趨不穩定的貨源,不斷攀升的油價、畸高的過路過橋費和不規范的違章罰款的多重夾擊,卡車司機被迫無休止地跑車,連續跑車的時間越拉越長,賺到手的錢卻越來越少。卡車司機日夜兼程、點對點、線連線地在縱橫交錯的公路上編織了一張“使命必達”的貨運
2021-05-11
互動:103
導語 2021年4月18日,因在某平臺發文揭露“腫瘤治療黑幕”,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腫瘤內科醫生張煜被眾多網友所熟知,他提出的問題“超指南用藥,到底是診療需求無可避免,還是醫生為謀一己私利的表現?”更是擊中了大家的神經。 醫療是一種非常特殊的產品和服務,關乎所有人的利益,它的公共屬性決定了醫療衛生事業不能依靠市場,需要由政府主導、堅持公益性。健康是
2021-05-08
互動:196
人口:振興東北需破解的“天字號”的難題 “五一”游沈陽世博園最難看到的是兒童 俗話說:沒有邁不過去的“火焰山”。可真要振興東北,人口是最難邁過去的“火焰山”。在東北兒童是最稀缺的人力資源,在東北兒童更是最難看到的風景。 筆者5月2日去沈陽世博園采風拍攝花卉,世博園里游人如織,可筆者發現來世博園的游人構成中,主
2021-05-02
互動:357
導言 2018 年 5 月,媒體報道,河北邢臺市在掃黑除惡斗爭中,先后打掉了寧夏籍敲詐建筑工地惡勢力犯罪團伙、橋西“拉面幫”惡勢力犯罪團伙等多個團伙。公安部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學習邢臺做法。利用少數民族身份及少數民族地區的宗教信仰、風俗習慣等作為掩護,實施犯罪行為的報道屢見不鮮。這些犯罪活動多數與街頭利益的爭奪有關。筆者這幾年對一個城市街頭持續做了多年
2021-04-28
互動:126
流量泡沫“侵襲”數字經濟藍海 2021 04/26 07:48:56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刷粉”已是公開秘密 影響力難辨真假 流量泡沫“侵襲”數字經濟藍海-新華網 (xinhuanet.com) 趙乃育 繪 數字經濟時代,粉絲帶來流量,流量產生價值。當人們驚嘆于諸多大V、網紅龐大的粉絲量時,也許不會想到,其中很多粉絲是買來的。 《經
2021-04-26
互動:27
面粉里的“鞋底添加劑”要千秋萬代一直吃下去? 說好的“建立最嚴謹的標準”呢? ——對《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征求意見稿)》的修改意見 作者:陸一靈 目前,一個影響我國食品安全的事情,絲毫沒引起關注。那就是有關的國家標準修訂,面粉里的“鞋底添加劑”偶氮甲酰胺、食鹽里的亞鐵氰化鉀,仍然允許使用,堅持錯誤不改! 在此需
2021-04-26
互動:335
2018 年暑假,筆者和同事在北方某地農村調研時,碰到了一場“脫衣舞”表演。同事是研究民俗的,雖聽說過“脫衣舞”表演在一些北方農村盛行,卻一直不太相信“真脫”;親眼看見以后,大為感慨。一是感慨斯文掃地,“惡俗”泛起。為了活躍氛圍,“脫衣舞”女郎在表演期間邀請觀眾互動——當然是葷段子連篇。五六十歲的農村大爺
2021-04-25
互動:75
1 文字是刀,是槍,是救人的良藥,也是揭黑的武器。 對一個良知醫生的文字來說,尤其如此。 剛剛,一個比“醫生發視頻自曝收50萬回扣”更勁爆,更黑的一個瓜,又被一三甲醫院醫生曝光出來了。 4月18日,一名自稱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腫瘤內科的“張煜醫生”,在知乎上發布了《寫給我摯愛的國家和眾多的腫瘤患者及家屬 —請與我一起呼吁,請求國家盡早設立醫療
2021-04-21
互動:106
不看到這篇文章,小兵絕對想不到,一個醫生如果心變黑了之后,能做出怎樣的傷天害理的事情來。 4月18日,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腫瘤內科醫生、民盟成員——張煜發表《寫給我摯愛的國家和眾多的腫瘤患者及家屬 —請與我一起呼吁,請求國家盡早設立醫療紅線,遏制腫瘤治療中的不良醫療行為》的長篇文章! 在文中,張醫生以一名當事人和專業醫生的角度,對今天在中國腫瘤治療領
2021-04-20
互動:179
4月18日,北醫三院腫瘤內科張煜醫生,在知乎上連發兩條動態,其中一條是一篇文章《寫給我摯愛的國家和眾多的腫瘤患者及家屬——請與我一起呼吁,請求國家盡早設立醫療紅線,遏制腫瘤治療中的不良醫療行為》,在這篇文章中,他指出,在絕大多數情況下,腫瘤的治療是不應該會人財兩空的,而應該治療效果比目前更好并且花費更少。 而現實是有很多腫瘤患者到最后是人財兩空的,對此,張煜
2021-04-20
互動:241
免費醫療在中國的實踐(3):疫情下的免費檢測、免費治療與免費接種 2021-04-17 11:00:57 來源: 紅色小兵 作者:紅色小兵1226 今天,我們重新回望2020那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 情,依然心有余悸! 今天,我們在總結紅色中國能夠迅速戰勝疫情,成為世界抗疫斗爭的標桿時,任誰也抹除不了這樣一條重要原因:建立在社會主義制度基礎上的公立醫院的公益性以及我們黨和政府實施的免費檢
2021-04-17
互動:164
摘要:在高爾夫球場、寫字樓、國際學校和涉外樓盤的包圍下,城邊村為“外來低收入人群”提供了可負擔的寄居所。然而,隨著城市的擴張和外來人口疏解計劃的推進,村莊和居住在這里的人都在消失。 2020年11月末,一個寒風陡峭的周日,我回到了位于北京五環靠近望京的城邊村。我穿著高跟鞋的足跡再一次踏上了費家村與東辛店的大街小巷。 費家村和東辛店,我屬于這里的常客,但
2021-04-16
互動:38
這是一段頗為駭人的往事。 廣東汕尾陸豐祖屋在“富人街”的老黃去世了,他有一心愿,不火葬。 家人為了保留其全尸出資10.7萬元尋找一具能頂替火葬的尸體。 一個瘸腿的男人為此殺害了路邊偶遇的傻子....... 極晝工作室那篇已“失蹤”的報道細節滿滿,讓我一度失語。 這一場“富人”的買賣中,“傻子”失蹤了,殺手是一個&ldqu
2021-04-12
互動:246
1 殺一人是兇手,殺一家三口滅門的是惡魔。 杭州殺妻的兇手,被判死刑了;上海殺妻將尸體冰凍在冰箱的兇手,被執行了。 然在四川成都,一個將教師一家三口滅門的惡魔,居然被改判死緩,活了下來。理由很奇葩:取得了家屬的諒解。 魔不魔幻? 真是太魔幻了啊。 我們先來了解下案情: 2019年1月,吉林一對年過五旬的教師夫婦,寒假去四川彭州看望孫女時,被親家張志軍質疑來搶孩
2021-04-11
互動:790
近日發生了一起貨車司機服農藥自殺的悲劇。 河北滄州51歲的貨車司機金德強駕駛貨車在經過唐山豐潤區某超限檢查站時,被執法人員攔住了,他并沒有超載,卻被處以扣車并罰款2000元的處罰,理由是“北斗定位系統掉線”,金師傅內心不平,便在超限檢查站辦公室走廊里喝下剛剛買來的一瓶“除草劑”自殺了。 一位中年貨車司機的生存壓力究竟有多大,會讓2000元的罰
2021-04-11
互動:115
國家殯葬改革要求“全民火葬”,沒想到被玩成了“富人的游戲”,變成了“火葬不了富人”的社會現實。 2021年1月初,一份判決書揭開了一段頗為駭人的往事: 2017年2月,陸豐市湖東鎮人老黃到了肺癌晚期,病榻上,他向弟弟黃慶柏表達了自己的遺愿:不想火葬。 早在2012年,陸豐所屬的汕尾市推行全市火葬“一刀切”,禁止土葬,要求將全市火化率提
2021-04-11
互動:245
日照“13歲女孩遭強奸視頻求助”事件,有了最新進展,4月9日,日照市公安局東港分局發布消息稱,“犯罪嫌疑人辛某已被采取強制措施。” 看到這個通報結果,我笑了。 我不是因為姍姍來遲的正義高興而笑,而是被氣笑了。 這么一起在保護傘關照下發生的惡性案件,拉出一個犯罪嫌疑人出來就想草草收場,也太侮辱公眾的智商了吧。 一,很明顯,這是一起團伙
2021-04-11
互動:414
晚上,一則視頻刷群了。一名13歲女孩稱自己被強奸后遭到恐嚇,因為不同意私了還被家人毆打。 該女孩在視頻中表示自己被一好友邀請去吃飯,來到約定地點時卻被強行拽上一面包車,之后還被沒收了手機。 飯桌上不僅被強迫喝酒,酒后不省人事被一四十歲左右的男子強奸。 被強奸后該男子希望用錢私了,女孩表示了拒絕并報了警,但報警后不久強奸犯的說客便來到了家中,并威脅稱
2021-04-09
互動:212
觀看點擊https://www.zhihu.com/zvideo/1363420447103713280
2021-04-08
互動:116
摘要:《反家暴法》宣告國家禁止一切形式的家庭暴力,在實施五周年之際,希望責任機關提升反家暴意識和能力,讓保護令成為受害者切實有力的“保護傘”,推動性別平等和家庭平安。 大家好,我們是幾位在上海的反家暴志愿者。白天,我們有著自己各自的工作,而在生活的間隙,我們也有著另一個身份:反家暴志愿者。 我想你和我們一樣,過去的幾年里看到家暴事件頻頻發生,那些受害者的
2021-04-08
互動:29
基于景頗族個案中體現出的現象鏈接的兩個機制(未來立場,知識生產的專家與大眾模式相互滲透),本文討論人類學視野中人的第二種整體性:人既在規則之中,也因行動而不斷衍生新規則。
2021-04-07
張文義
互動:33
出現問題→花費巨額咨詢費找所謂專家或顧問公司寫報告→然后按照報告建議的對策去實施,這就是港府慣用的治理模式。在“愛國者治港”之后,這樣的管治模式也急需改變。 香港無良政客與外國勢力勾結問題,將隨著“愛國者治港”原則落實后,逐漸化解;但香港的諸多民生問題癥結,卻不會就此“迎刃而解”。 比如“劏房”問題
2021-04-03
互動:112
確保中小學招生與競賽“脫鉤” 2021 04/01 08:35:00http://www.xinhuanet.com/comments/2021-04/01/c_1127280703.htm 來源:廣州日報 3月31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指出,要深入落實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規定和“公民同招”政策,嚴禁中小學招生入學與任何形式的社會競賽掛鉤,堅決斬斷這種利
2021-04-01
互動:47
頤養天年,是每一個普通人最純真的夢想! 關于延遲退休的這個事,今天的熱搜詞,又是這個梗。按照經驗來說,該政策落地應該就在眼前,甚至一些“潮”一點的部門,已經收到內部文件了! 與人民日報上熱搜相得益彰的,是一個頂著全國政協參政議政特聘專家,清華大學國際生物經濟中心主任,科技部XX主任名頭的“磚家言談”! 這個磚家叫王宏廣,他的觀點是:“把
2021-03-31
互動:456
重塑平臺的公共性 ——新刊手記 (本文原載《文化縱橫》2021年第1期) 2020年末至2021年初以來,圍繞著大型互聯網平臺爆發了一系列事件:從螞蟻金服上市爭議到法國政府對美國互聯網巨頭開征數字稅,從外賣平臺調度紛爭到大型平臺員工過勞危機,從TikTok遭遇封禁風潮到特朗普個人賬戶被社交平臺封禁事件,大型平臺涉及的爭議已經成為全球性、跨領域、多層次的復
2021-03-30
互動:343
近年來,在教育的高中以下范圍內出現了一種非常奇怪的現象,補課、補習、課外輔導、線上輔導、線上教育如同狂風暴雨般地向學生們撲來,向學生的家長們撲來,這不僅意味著要大幅度地增加學生們的負擔,也違背了我國教育改革減輕學生負擔的基本要求,更為嚴重的是它還有可能較大幅度地增加學生家長的負擔,致使學生家長的收入與支出呈現某種不平衡,或者被迫進一步增加教育經費的投入。收入一
2021-03-30
互動: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