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000 篇文章
HPV疫苗一直都很火,前兩天又上了微博熱搜,盡管這一次的熱搜看起來是個“負面”新聞,但折射出來的仍然是這個疫苗的火爆程度。 新聞講的是,隨著HPV疫苗熱度的不斷提高,在民營醫院出現了接種九價HPV疫苗和“體檢套餐”捆綁銷售的亂象,使得九價HPV疫苗普遍溢價約2000元。捆綁銷售的體檢項目“可以放棄,但是不可以退款”。此外,還有中介機構加價銷售九
2023-02-09
互動:62
“過街老鼠”的下一句怎么說來著? 對,叫"人人喊打"。 相信大家還記得幾年前鳳凰衛視主持人竇文濤在他的《鏗鏘三人行》中,做的那期"看病難,看病貴"的話題。這期節目邀請到的嘉賓是北京市積水潭醫院一位姓寧的主治醫師,也是一名網絡大咖,號稱"燒寶"。 這個燒寶之所以成為百萬粉絲的網絡大咖,是因為他專門寫文章呵斥"醫鬧",成了醫護人員眼中的守護神,而他的粉絲,也都是醫護人
2023-02-09
互動:344
今天,有一位國企的企業家朋友見面就講“聽說上面讓國企辦醫院了”。 我說:“知道”。 他問:“你看到文件了?” 我說:“還沒有。但是我知道國企肯定要大規模辦醫院”。 他告訴我:“今天國資委發文件了,國企要以醫療為主業進行重組”。 我說:“這是預料中的事情。因為,國企的功能變化了,任務也就有變化&rdq
2023-02-07
互動:111
01 最近看見一段話,把我雷的不輕: 中航基金副總經理兼首席投資官鄧海清在接受采訪時,談到一些年輕人抱怨收入太低不敢消費。 鄧海清表示,現在很多年輕人真的很不像話,沒有錢花了就覺得是父母給的太少,或者覺得企業、老板給的工資太低。 其實很少有年輕人去反思,可能是因為自己的專業素質、能力水平不夠,那么所以才有那么低的工資。 重點是這句結論—&mdash
2023-02-06
互動:217
2023年2月5日,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這幾天,許多地方的人們都陷入了狂歡之中,我們任丘也不例外,正月十四的大鼓會,那是人山人海的,甚至比疫情之前的2019年人都多。很奇怪的是,盡管專家一再預測第二波疫情高峰仍將到來,但好了傷疤忘了疼的人們全然不顧,“陽康”、“陽過”們瘋狂也就罷了,那些仍陰著的人們,也不再瑟瑟發抖,加入了狂歡的隊伍,其中不乏年邁的老人,也跟著去
2023-02-06
互動:201
三胎政策放開一年半了,有點判斷力的人都能看出來,各個地方和部門的政策其實連毛毛雨算不上,地皮都看不到一點濕印。 很多政策反而是南轅北轍。去年我就多次指出,新冠疫苗加強針將讓生育率暴跌。打了新冠疫苗半年內不能懷孕,打了疫苗后不少女孩子月經都不正常了,這不影響生育率才怪! 去年我就多次說過這個問題,如果沒有斷然措施,相信2022年人口出生數字將很快掉到1000萬以下。果
2023-02-02
互動:141
近日,網上最火的一件事,是四川生育登記取消結婚限制、取消數量限制,“雙取消”意味著計劃生育時代的正式結束,這是一個重大信號,意味著未來生育將更“開放”,張藝謀這樣的精英階層,再生育“七個葫蘆娃”也不會有人罰款了。并且,人們感興趣的是,這是不是意味著“私生子合法化”?我們這個社會雖然實行的是一夫一妻制,但富人階層包二奶、三奶乃至
2023-01-31
互動:370
留在城里過年 袁明寶 (西南大學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 今年寒假回老家,發現一個明顯的變化,就是有越來越多的鄰居開始全家在城里過年。過年不僅是時間上很重要的節日,在空間上也意味著回到農村老家,正因為有特定的時空條件,才使得回農村過年有了特殊意義。 對于大部分家庭來說,在城里工作、生活了一年,只有到年底過年的時候才有合理、正當的理由回到農村老家,一是看
2023-01-31
互動:77
隨著農村經濟快速發展和國家農村老齡政策的出臺,老年人的經濟供養問題能夠基本得到解決。在人口大量外流和村莊社會變遷的情況下,農村老人的最大困擾是孤獨。即便我們每年春節返回家鄉,也很少有年輕人會坐下來與家里的老年人聊聊天,更少有人關心老年人的心理。春節團聚,返鄉人集聚了一年的心理能量,于老年人而言,“像是做了一場熱鬧的夢。” 2023年春節返鄉,我重點關注
2023-01-31
互動:68
這次春節返鄉,在老家和我岳父家耳聞目睹了很多事情,一些新事物、新現象非常值得關注。我覺得這些很有典型價值,大體反映了當前形勢下農村和基層的真實現狀,因此記錄下來。 老家坐標安徽中部某縣,岳父家是皖北一個經濟人口大縣,兩個縣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現狀基本上能代表中西部大部分縣域。因此,這篇見聞,講述的不僅是我老家,也可以說是大部分縣域基層的現狀。 這些新事物、新
2023-01-30
互動:219
2023-01-29
東邊四號(覃萬成)
互動:7
N95口罩和血氧儀開始跌價了,N95跌到6毛錢一個,還在下降,血氧儀也開始降到百元以內。結果這時候,之前囤了貨的人開始在網上飆言飆語,說這是“市場欺詐”,應該再把價格漲回去。 這種言論,真的是把人大冬天看了冒冷汗,賤到什么程度,才會出現顧客讓商家漲價這種事。 和前兩天那位房產專家孟曉蘇說的話是同樣的邏輯:房子降價了,已經買過房的老百姓只會越來越窮,因此,房子要一
2023-01-17
互動:331
不管我們想不想,愿不愿意,這一刻真的到來了: 2022年,中國人口負增長,正在成為現實。 雖然我們都很清楚,是什么造成了今天這一切,但現在遠非抱怨的時候,最關鍵的,是如何應對挑戰。 如何應對真正的挑戰——未富先老。 當高房價把年輕人壓得透不過去,當極端女權主義不停地煽動男女對立,當養孩子的成本越來越高,當撫養孩子的配套社會福利未能同步跟上,我們怎么應對人口
2023-01-17
互動:380
疫情居家,沒有過多的事可做,也便只好打開網頁,聊以自娛了。雖然XBB1.5毒株已然入侵中國,對于我這個早已“陽了”的人而言,更令我覺得如鯁在喉的,不是這個我們誰都沒有見識過的新毒株,反而是發生在廣西自治區南寧市的另一件事。 2022年12月28日,當地一位姓黎的老婆婆,在新年鐘聲即將敲響前4天,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享年73歲。“人生七十古來稀”,活到70歲以上去世,
2023-01-07
互動:33
這個話題比較沉重,但還是想簡單地寫一寫。 雖然每年的寒冬,對于一些有較嚴重基礎疾病的老人來講,都是一道坎,但今年這個冬天,疊加了大家都深有感觸的羊羊羊,這道坎更添了一些難處。 筆者沒有去做實際的調研,但從網絡上看到一些信息,以及身邊的同事朋友所反映的農村老家的一些情況,還是可以看到今年這種消息比往常的確多了。 比如,前天有朋友轉發了一則消息,有人粗略地統計了一
2023-01-06
互動:196
目前,北方一些城市已經度過感染高峰,正在應對即將到來的重癥高峰。很多“陽過”擔心自己或家人會發展成重癥,而那些還未中招的人們,對于未知的重癥高峰充滿擔憂,各種疑問接踵而來。 “高燒不退是重癥嗎” “咳嗽不停是病情在加重嗎” “陽康后還會轉重癥嗎” …… 對于大部分居家康復的人 如何判斷自己到
2023-01-04
互動:94
世事變幻莫能測,風月同天情不同,有人煙火迎新歲,有人悲哭尋舊人。 2023年元旦,開年第一天,也是江西鉛山高中生胡鑫宇失蹤第整整80天。 據報道,當天上午9點左右,當地警方和胡鑫宇親屬就最新的調查情況進行了會面溝通。 雙方持續談了兩個小時,警方給出的案件實質性進展不多,總結起來就帶來了兩個消息: 一是警方進行了大量走訪詢問,認為小胡可能有厭學情緒,所以自行出走了。但
2023-01-04
互動:190
不知道為何,今天對高中生胡鑫宇失蹤事件特別好奇。這件事發生八十多天了,第一次聊。 一 胡鑫宇是江西上饒鉛山縣致遠中學高一的學生,2022年10月14日從宿舍去上晚自習的路上失蹤,而宿舍和教學樓之間,僅僅只有不到100米的距離。 11月16日,新聞報道稱“抽干學校湖水、化糞池都沒找到。” 當時胡鑫宇失蹤一個月,我看到新聞的第一反應是“再給警察一點時間,應
2023-01-04
互動:168
2022年12月31日,一張“關于XBB1.5毒株在美國登頂”的朋友圈截圖,在各社交平臺廣泛蔓延。 這名身份可疑的“打印機修理工”,除了以“過來人”的口吻,告訴大家“這玩意主攻心腦血管和拉肚子”,同時建議大家要囤積“蒙脫石散、整腸生、諾氟沙星”。 “腹瀉株”之名,不脛而走。 2023年1月1日,元旦當天,各地藥店蒙
2023-01-04
互動:42
2023年1月2日晚,河南某縣發生因燃放煙花打砸警車的事件,引發網絡關注。有理哥作為吃瓜群眾,本以為這是一起再也普通不過的一般案件,沒有太過在意,但看著看著,有理哥發現了一些不同尋常之處。 首先,我們來看看奇怪在哪里。 根據警方通報,“2023年1月2日晚23時許,在鹿邑縣城區紫氣大道弘道苑廣場,少數人員對停放在路邊的執勤警車進行故意破壞,引起群眾圍觀,導致現場混亂,造成惡
2023-01-04
互動:90
各位晚上好,今天搬運一篇略老的paper, 來自于英國焦慮制造中心——皇家理工學院。 上邊兒截圖是皇家理工官網的新聞通稿。 標題翻譯成人話: 《不同變異株導致的益生菌19癥狀是如何變化的?》 ——請再品鑒: ↑ 這個則是論文本身的標題,繼續翻譯成人話: 《變異株特異的益生菌19癥狀:英格蘭一項150萬成年人的研究》 剪斷截說,上面這項
2023-01-04
互動:69
18歲的小巖就讀于東北某中專院校,在小巖同學中,流行購買一種止咳糖漿。“我有些失眠,買了這個藥。”小巖說,有的同學沒有失眠,也會買來喝。 小巖反映的情況在部分青少年群體中并不鮮見。少數青少年出于非醫療目的,反復大量使用某些依賴性藥物,有的甚至將止咳糖漿當做提神飲料,嚴重威脅自己的身心健康安全。 文 | 黃筱 鄧楠 武江民 張逸飛 本文轉
2023-01-04
互動:20
在吳彪60年的人生中,他已至少三次掀起社會影響的漣漪。 第一次是在1995年。那年2月,吳彪為總裁的寧波金鷹集團總公司以1380萬元“天價”在北京拍下兩只從天安門城樓上換下的舊宮燈,而事前拍賣單位預期的最高拍賣價不過250萬元,隨著媒體報道,這場處心積慮謀劃的商業營銷事件使原本在全國范圍沒什么名氣的吳彪及其金鷹集團“名噪一時”。 第二次是在1998
2023-01-03
互動:82
我自覺得自己算一個有思考的人,對很多問題都能看清其本質,無論說得多么的花里胡哨,根本就在于是自己利益優先還是公眾利益優先,這也是區別一個人善良與否的分水嶺,接受資本主義思維理念的無一不是把個人利益凌駕于公眾利益之上的人,否則就絕不會認同資本主義那套邏輯,尤其是對一個社會而言!看看那些資本主義擁躉的口號吧,表現他們大腦只有短暫思考能力的“活在當下”,表現他
2023-01-02
互動:225
對中國人來說,逢五逢十是重要的年頭,2022年就是這樣一個重要的年頭,今年是清朝滅亡110周年。 1912年,清帝發布退位詔書,我們高興的宣布推翻了獨裁,從此告別帝制。 在讀者群里搞了個投票,讓朋友們選擇年度話題,悲劇的發現主題還是官與民。我們這樣一個古老的帝國,雖告別了帝制,皇帝總能復生。 我們何以有今天,我們將走向什么樣的未來。 常常有朋友跟我說未來會越來越好,但現
2023-01-01
互動:546
2022年12月26日,在偉大領袖毛主席誕辰129周年到來之際,寶雞熱愛毛主席的群眾懷著滿腔熱忱,聚在寶雞秦川機床廠毛主席銅像前,一起來為毛主席慶生!(點擊圖片觀看視頻) 毛主席是全國人民共同的親人,為毛主席獻上一碗他老人家最愛吃的紅燒肉,以寄托我們的懷念: 首先,現場群眾高唱《東方紅》: 東方紅 太陽升 中國出了個毛澤東 他為人民謀幸福 他是人民大救星 在2022
2022-12-31
互動:254
毛主席誕辰129周年
管控放開的一個月來,許多人都親身經歷了新冠的來勢洶洶,也都聽聞了許多重癥、死亡的消息。 這其中大家都知道,新冠的高風險人群是患有基礎疾病的人群。 而在各類基礎病中,波及3億多人的心腦血管疾病最普遍,也最為兇險,因為心臟和大腦兩個器官一旦失能,人的生命瞬間就岌岌可危。 在所有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見的病癥就是高血壓。 前幾天,四川建院32歲博士王騰因感染新冠病毒
2022-12-31
互動:86
2022年12月28日,曾經轟動一時的包工頭“敲詐”法官夫婦案塵埃落定—— 當事人易真武經歷了1325天的羈押和近一年的持續等待,終于被判無罪。 我愿稱這是近年來最值得一看的奇案之一,看不見的天道正義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埋下奇巧伏筆,人性的貪婪詭詐也在各方謀定中交織淋漓。 真實的人類名利場,再精彩的小說也要甘拜下風。 2016年夏天,海南省高級人
2022-12-29
互動:313
近日 “白肺”相關話題 頻頻登上熱搜 引發廣泛關注 70多歲老人感染后沒高燒也不咳嗽 雙肺卻已經白化 近日,湖北武漢70多歲的吳婆婆被查出感染了新冠,不過,老人病情似乎并不嚴重。 可四五天后,吳婆婆突然出現神志不清癥狀。家人還以為老人心臟病犯了,經送醫檢查,老人的血氧只有70多,CT胸片情況更是不樂觀:雙肺都已經白化。 武漢市第四醫院武勝路院
2022-12-29
互動:67
“我只做法官,一貫不關注生意場上的事情。除非單位有公務,否則我一般都不愿意出門。做人做事一定要有底線,只要突破了底線,我相信遲早會遭到正義的報應。” ——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原副院長、中國最富法官、百億商業帝國掌舵人,張家慧 1 200萬的“敲詐勒索案”,卻不想,最終變成了200億的貪腐案。 張家慧,原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
2022-12-29
互動:139
我也不知道能不能說,但實在太諷刺了點,所以還是決定說說。 山東臨邑警方發了一份通報,沒想到卻引得無數網友嘲諷。他們在通報里是這樣說的:依法拘留5名尋釁滋事違法行為人。 原因:廖某等5人拒不通過正常途徑索要工程款,到省、市有關部門非訪,以訪施壓,滋事擾序,分別予以5人行拘5天的處罰。 錢沒要到,人還被抓了。所以看完他們這份通報,我甚至不知道這種不解決問題,只解決提出問
2022-12-23
互動:133
一 “東頭姓劉的那個老頭,在家燒了幾天了,到衛生院一測,也是陽了。” “衛生院里都是發熱嘞,下不去腳,都是在輸液。” 這是豫東一個鄉鎮衛生院這幾天最常見的一個畫面。 12月20日,在老家的本家大伯因為爺爺發燒,身體出現不適,去衛生院給爺爺開藥,看到這一幕也是百感交集。 就在這一周里,大伯、大娘和將近90歲高齡的爺爺先后出現發熱、頭疼等癥狀。
2022-12-23
互動:238
一個叫鄭偉明的男子走了。 他不是名人,沒有訃告、沒有新聞,鮮有人知。 在這個疫情肆虐的冬天里,在2022年最后幾天,他走了,走的悄無聲息,隱入塵煙。 鄭偉明是吉林省伊通縣靠山鎮戶山村人,今年35歲,他是一位單親爸爸,家里的頂梁柱。 吉林伊通縣,靠近長春,是吉林省唯一一個滿族自治縣,鄭偉明在此生活了35年,一切平淡如故。 鄭偉明靠自己的雙手撐起整個家庭,上有老父母,下有10歲
2022-12-23
互動:212
作為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首個開工重大項目,中線引江補漢工程實施后,將把南水北調工程和三峽工程兩大戰略水源緊密相連,進一步打通長江向北方的輸水通道,增加中線一期工程北調水量,提高中線工程供水保證率,加快構建國家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 如何做好引江補漢工程建設科技攻關,有效應對工程建設中的各項風險挑戰,從而確保工程質量、安全、進度和投資控制,就相關話題,庫叔專訪了引江補漢
2022-12-12
互動:53
我們常說,風起于青萍之末,但狂風暴雨有時卻來得悄無聲息。 11月11日,“二十條”發布,強調三個“堅定不移”,即堅定不移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定不移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堅定不移貫徹“動態清零”總方針,并強調按照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
2022-12-12
互動:233
原編者按:醫療衛生事業是國家發展道路、執政理念、社會文化的集中反映。57年前的6月26日,毛主席發出了“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的號召。1965年9月起,中共中央又連續發出文件,部署城市醫務人員下鄉,加強農村醫療衛生建設,這些措施顯著地改善了農村缺醫少藥的面貌。農村合作醫療和赤腳醫生,成為中國醫療衛生保障模式的重要內容,也在國際上獲得了廣泛贊譽。本文主
2022-12-10
互動:128
全網都在找的葉婷出現了,精神也失常了 12月8日深夜,在某社交平臺實名舉報之后消失多日的女大學生葉婷重新出現了,只不過從曝光的視頻來看,其精神也失常了。 我們先來看一下事件脈絡: 12月5日,大學生葉婷在社交平臺實名舉報,其父葉洪青于2021年6月28日在村頭參加宴席時被多人毆打致死; 12月6日,大學生葉婷失聯,從其二姐的發聲來看,女孩是被七八名不明身份的壯漢搶走手機,在學
2022-12-10
互動:475
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還是戴口罩! 為什么要戴口罩? 因為這是目前已知的能夠保護自己和家人晚點感染的最好工具,沒有之一,畢竟專家反復跟我們強調過,疫苗并不防感染,只是防重癥和死亡。 而口罩戴好,確實可以防感染。 至于為什么要晚點感染? 因為專家還說了:病毒一般是向著毒性減弱的方向進化。 如果病毒越來越弱,我們為什么要趕在第一波感染呢?
2022-12-09
互動:89
隨著20條的公布和落實,這次政策的變化最終是否能執行下去,還是又會有怎樣的變化,我不知道,也不想去猜測。我所能做到的,就是和大家一起,用科學的態度去看待疫情,做好準備。這里我們總結了以下四點建議: 1、加強個人防護 毛主席說過,“從戰略上藐視敵人,從戰術上重視敵人”,心理上做好準備的同時,對于疫情的防護知識,也要做好準備。 建議疫情之下,還是應該做好長期做好
2022-12-08
互動:118
12月1日上午,寧波日報報業集團旗下公司起訴紅歌會網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一案,在寧波余姚市人民法院正式開庭,擇日宣判。 國慶前夕,紅歌會網發表了《紅歌會網因轉載人民日報高干文章遭起訴,原告又是一黨媒》,對該案做了較為詳細的介紹。這是我們因轉載人民日報原副總編梁衡的文章,寧波智碼科技有限公司以侵犯其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為由起訴,索賠5.2萬元。 紅歌會網于2013年-2
2022-12-07
互動:201
基層防疫被罵的時候,筆者算了筆數據。 鄭州常住人口有1274.2萬人,976個社區。 平均分的話,就是每個社區13055人。 每個社區的街道辦事人員在106-140人之間,假定是最大值140人。 那么每人要負責的人數是93人,按照三人一戶來計算,大概是31戶。 這31戶人只是平均下來的數據,如果是人口多的大數據,每個人負責幾十上百戶也很正常。 每個人都要負責好這三十戶人家的核酸
2022-12-07
互動:85
今天,小兵終于看到期盼已久的消息! 大連人民通過敬立毛主席塑像的方式,紀念毛主席誕辰129周年! 這幾天,小兵一直擔心,會不會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2022年的紀念活動就很少了。 沒有想到,廣大人民群眾還是能克服重重困難,在這個特殊的月份,通過一些特殊的活動,來表達人民對毛主席的深情懷念! 小兵更加相信,每年在12月26日前后,紀念毛主席誕辰的活動都會有,因為我們世世代代永遠都
2022-12-06
互動:194
毛主席誕辰129周年
大家好,我是無雙! 古人膜拜“天地君親師”,老師是僅排在父母之后的長者。 從古至今,老師都是一個令人尊重的職業。 老師肩負教書育人的重任,培養學生成才,家長把孩子交給學校,寄托著無限信任。 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一生的幸運。 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 絕大多數的老師都敬重學問、關愛學生、嚴于律己、為人師表,受到學生尊敬和愛戴。 但是,有
2022-12-06
互動:154
遷陵以郵行洞庭(圖源:“里耶秦簡博物館”官方微博) 長期以來,學界對秦漢時代的里是“行政村”還是“自然村”存在相當的爭論,由此在民眾的居住形態問題上,也各持其見。這一爭論也就涉及當時“國家”與“社會”的關系問題,即國家最下層的民眾生活空間,究竟是國家權力主導還是民間自發形成,以及兩者的關系如何。但無可否認的是,在
2022-12-05
互動:22
如果戰疫是一場戰爭,那么有進攻就有撤退,最近戰疫的防線可以說是岌岌可危了。有時候形勢的急轉直下,超出了大家的想象。 戰疫急轉直下的原因,我認為主要是士氣的崩塌。士氣為什么崩塌,一方面有些地方的層層加碼,弄得兵疲民怨;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和部門不實事求是。 不實事求是,那么就不可能做到精準科學。如果以錯誤的數據作為依據制定防控政策,那必然是南轅北轍,得出與初衷截然相
2022-12-05
互動:425
2017年11月18日18時,正值下班回家吃飯的時間,北京市大興區西紅門鎮一棟“三合一”公寓,由于地下冷庫電線起火,導致二層公寓發生嚴重火災。 盡管救援人員及時趕到,救出73名被困租戶。這場火災最終還是導致19名租戶死亡,8人受傷。 按理說,這個時間點,并不是睡覺時間,況且樓房僅兩三層,再者說地下室起火,為什么二層的公寓會造成如此嚴重的事故? 如果你了解了這種兼具儲
2022-12-05
互動:67
最近受多個事件的影響,防疫政策來了一個180度的大轉彎,令人喜憂參半。喜的是終于可以不用10多億人天天排隊做核酸了,這種做法原本就屬于過度防疫,沒有必要,只是喂了核酸利益集團的腰包。恢復自由的感覺很美妙,到處都是讓人心曠神怡的招牌“非必要不做核酸”。 北京這一波全員強制做核酸,一直從五一持續到了今天,七個多月,210多天的時間,真的非常折騰人,可以說是達到了老百
2022-12-05
互動:96
來源:新鄉土(武漢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官方公眾號) 農村正在承壓。 近日,城市疫情防控政策如同過山車,不僅很多城市居民感到不適應,也連帶讓農村被迫進入臨戰狀態。目前,疫情高發地的大量務工人員開始返鄉,學生也提前回家(繼續上網課、網上期末考試),農村疫情防控將面臨嚴峻形勢。 農村醫療資源有限,公共衛生服務資源更是有限,而相較于城市,農村的脆弱人群更多。切忌疫情防控
2022-12-05
互動:39
從新冠疫情政策出現調整后,也許是為了區別于之前的嚴格清零政策,又或許是為了新政策中出現的一些松動做指導性的說明,出現了一句直點主題的語句-----“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如今這句話被媒體反復的宣揚,而網絡上各色人等為了佐證自己的觀點符合所謂的“主流”精神,也在反復的引用,使這句話一下就成了流行語。而我卻從中看到了一種莫名的隱憂。
2022-12-05
互動: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