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人社部公布的數據,2025年一至二月失業保險參保人數為24,311萬人,基金收入321.2億元,基金支出317.5億元。2024年前兩個月相對應的數字則為24,011萬人,307.4億元,246.2億元。相比之下,2025年失業保險參保人數增長了1.25%,基金收入增長4.49%,而基金支出的增長則顯著達到28.96%。而在2024年前兩個月,失業基金的支出增長率僅為4.28%。
(來源:人社部官網)
需要明確的是,失業保險基金并不是全部用于支付失業保險金。根據官方的定義,“失業保險基金支出指報告期內為保障失業人員基本生活、預防失業、促進再就業等支出的基金總額,包括失業保險金支出、基本醫療補保險費支出、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支出、職業培訓和職業介紹補貼支出、農民合同制工人一次性生活補助支出、技能提升補貼和穩崗返還等其他促進就業支出,以及其他支出。”
因此,失業保險基金中只有一部分是用于向失業人員支付失業保險金的。雖然人社部尚未公布月度的失業保險金支出數據,但根據年度數據可以進行推算。2023年全年失業保險基金支出為1,485億元,其中向失業人員發放失業保險金729億元,約占總支出的49%。另一項主要支出是企業穩崗返還,2023年共發放231億元,占基金總支出的大約15.6%。
從這一點可以推斷,如果2025年前兩個月失業保險基金支出出現顯著增長,極有可能是因為向失業人員發放金額的增加。除非出現穩崗返還或其他類別支出的顯著上升,而近期并未有顯著政策變化或新增大額支出的相關消息。
那么有沒有可能是每人每月發放的金額標準提高了呢?這種可能性基本可以排除。雖然地方政府可能因調整最低工資標準造成少量提高,但總體增幅有限。原因在于,失業金發放標準普遍與當地最低工資或失業人員原工資掛鉤。盡管近期一些地區調整了最低工資標準,但增幅非常有限,且許多地區尚未進行調整。因此,即使發放標準有所上升,整體增幅也不可能超過20%以上。
綜合分析,2025年前兩個月失業保險基金支出的顯著增加,最可能的原因是失業人數的上升,導致失業保險金的整體發放金額增長。但由于目前的數據尚不完整,具體原因尚需進一步觀察和分析。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