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老百姓的日子過得好不好?
1月2號我寫了一篇文章,說現在老百姓只是活著,遭到不少人的反對。
其中有這么一條留言:
農民真的很苦嗎,我幾乎走遍了全中國。以前我們以為很落后很貧窮的很多農村,現在我都有點羨慕他們農民的生活。農民勞動是辛苦了點,但是有田有地有家園,且農民家里家家戶戶家電家具一樣不缺,糧食堆成小山,這不幸福嗎?
這位朋友的的其他留言,看過那篇文章的,應該都有所了解。
說來說去一句話,他認為老百姓應該幸福,或者應該感到幸福。
類似的觀點,邏輯很簡單,那就是現在形勢那么好,大多數人的日子過得很好了。
可這個世界很大,陽光再強,也總是有一些照射不到的地方。
有些微小但具體的苦難,再宏大再美好的場景都無法掩蓋。
我不想去跟這些人爭辯什么,老百姓過得很苦,不是“總體上”“大多數”這種詞匯就可以輕描淡寫敷衍過去的。
今天只想聊一個問題,為什么形勢那么好,底層的日子仍然過得很艱難?
講不來什么大道理,說點具體的事例吧。
這兩天有句話很火,來自濟南市原市長孫述濤的“懺悔”。他是這樣說的:
為了提拔,為了追求政績,GDP突然弄那么高,這個我是很后悔的。
看見沒,GDP也是可以“弄”高的。
那么問題來了,究竟怎么“弄”呢?常用的手法要么注水造假,要么瞎折騰。
江蘇省原副書記張敬華,湖南懷化市原書記彭國甫,等等,都曾經為了所謂的“政績”而造假。
其實造假對普通人倒沒什么直接危害,畢竟對那些數據早就不感興趣了。
最可惡的,就是為了政績瞎折騰。
比如孫志剛在貴州一年“消滅”近800萬畝玉米,李再勇舉債1500多億鋪攤子上項目。
如此勞民傷財,最終買單的是誰?
當然了,肯定還是有人會說,這是少數,大部分,總體上還是好的……
去年的通報,僅去年1-9月份,就查處了老虎蒼蠅、蛇蟲鼠蟻幾十萬人。
而且,這還只是去年9個月的數據,去年一年有多少?前年呢?今年還會不會有呢?
這些牲口直接也好,間接也罷,有多少人在“弄”GDP?
那些看起來很漂亮的數據背后,有多少“弄”的成分在里面?。
除了官,還有商。
垃圾桶的剩菜倒出來給學生吃,把劣質米摻進學生的營養餐,羽絨服絨子含量基本為0……
這樣的臟事,簡直不勝枚舉。
有些企業,對待自家員工一副黃世仁的嘴臉,居然也好意思標榜民族品牌、國貨之光。
到外面去開廠還搞黃世仁那一套,結果把臉都丟到大洋彼岸去了。
做生意的不是研究如何優化產品、提升服務質量,而是整天輸出所謂的概念、情懷、價值觀。
只要噱頭足夠好,韭菜們自己把腦袋伸出來,還抱怨鐮刀不夠長。
到處都是坑,碰到就要錢。
比如這幾天全網熱議的大鵝商品店,割走了多少鵝粉的智商稅?
官的確是官,商也的確是商,都是本來的面目,還是當初的模樣。
除了這兩者,還有底層的互害。
有些人天生就見不得別人好,整天一門心思琢磨怎么整人怎么害人。
一個女生走投無路網上跳點舞搞點直播,明明不違法,偏偏要被他們指責有傷風化。
于是他們想盡各種惡毒的詞匯攻擊她,使盡各種下作的手段對付她。
底層的互害,上層喜聞樂見。
出了事大家都忙著你踩我、我踩你,往往就把真正的壞人給忘了。
到頭來誰都沒辦法掙脫命運的泥沼,結局只能是集體淪陷。
以上這些,也只不過是冰山一角的一角而已,壞人太多、問題不少。
形勢再好,總有一些苦難不容忽視。
我關注了一個短視頻博主,他的鏡頭,記錄了很多為了溫飽辛苦掙扎的底層人。
有的90歲高齡腿都變形了,還要在大冬天冒著寒風翻垃圾桶撿塑料瓶。
有的70多歲滿頭白發,連腰都直不起來了,還要佝僂著身子到集市上撿別人丟掉的菜葉子。
面對這樣的苦難,再談什么“大多數”“總體上”“大方向”,難道不覺得虧心嗎?
老百姓已經夠苦了,就不要再說那些冠冕堂皇的話來自欺欺人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