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一珠海發生汽車撞人事件,致35人離世,我先疊個甲,這肇事司機其作案動機、緣由我毫不關心;說破大天,退一萬步,要報復也不能報復老百姓。
想當初10年前最極端的昆明恐襲案,還是有人專門策劃,8人拿刀行兇,最多31死,今天這1人1車屬實逆天。
觸目驚心之余我在想,這種事在今天還算個例,但30年后呢?30年后治安成本會跟今日一樣么?
現在網上隨意一搜基本都是新聞;今年3月1號,山東德州撞人2人死亡6人重傷,3月19號浙江一學生校內撞人,致3死16傷,7月27號,湖南長沙汽車撞人8死5傷,最近就是珠海這次。
此類現象在今天還算是新聞,可隨時間推移到30年后就有點頭皮發麻了。
我們假設1個人,上無父母下無軟肋,關鍵這貨也受過高等教育。某1天他告訴你,他活得不耐煩了,噶之前想來一發大的,當然你也沒錄音。
已知這人征信記錄良好,無任何犯罪記錄,精神正常,但每天就愛開車到處瞎溜達,提問:你該如何阻止他?
答:幾乎不太可能,因為這人乃“無敵之人”。何謂“無敵”?經濟上無產、情感上無牽掛。人類所謂約定俗成的“道德感”之胚芽母胎就源于經濟和情感,這一虛一實,2大“生存資料”。
這種人跟治安離譜的80年代車匪路霸還不一樣,惡霸只圖財,槍桿子掏出來開2槍,劉華強也得低頭遞煙。但“無敵之人”不一樣,你看看今日這些報復社會的當事人,人家當場自殺,法律跟道德這倆保險同時失靈,好了,他無敵了。
這種人你防不勝防。
不管是最近珠海撞車還是其他事件,無數惡性案件你獨立去看,各有恩怨,但放一起看,就可看出大趨勢。
今年前3季度結婚同比減少了16.6%,創近40年新低。但另一邊離婚率又創新高;今年前3季度全國結婚登記474.7萬對,離婚登記196.7萬對,離結率為41.4%。
目前總和生育率僅為1.0,不足維持人口更替標準2.1的一半,世界排名倒數第2。生育率還不到人口更替一半,也就是隔一代人人口會減一半,兩代人后只剩1/4了。
今年1-10月新建商品房銷售額 76855 億元,同比下降 20.9%,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22%。
大趨勢是不結婚不生子不買房。
而這樣一批人30年-40年老了以后,父母離世、無家庭伴侶、又沒錢,這幫人渾身上下沒有破綻,滿大街都是50-60老大哥老大姐,這不個個都是霸體?其社會治安成本能跟今日一樣?
這類人還有1個特點:高智商、身體差(吃這么多年外賣,又經常加班缺少鍛煉),逼急眼了真給你玩高素質犯罪,讓你明知道是我干的但你就是干不死我那種。
你怎么搞?
有些地方安檢不知道你們注意到沒?比如杭州、廈門這種;你要是帶水進地鐵站或火車站,開了蓋的你得喝一口,沒開蓋的拿到儀器上測,比如廈門這么搞是因為之前出過公交車縱火案。
有些人在“長一智”上面那家伙迭代奇快,進步神速,但怎么才能不用“吃一塹”,好像從沒想過。
極端暴力事件在理論上講,是低福利社會常態,但這只是錢,輿論上現在又怎么引導的?你知道那些“無敵之人”在想什么嗎?寧肯雙輸也不要單贏。
這種思維固然局限,但我還是那句話,催生出這種社會氛圍的社會土壤難道不更畸形嗎?
一天到晚宣揚“弱者該被踐踏”、“窮人就該拿命換錢”這種社達思維,表面喊和諧實則讓整個社會充滿張力,人跟人之間競爭內卷大于合作互助,說白一點,就是一個“相互吃人”的世界,不是一個“人與人共存”的世界。
細品確實懵逼,現在忽悠人們要跟病毒共存,要跟LGBT共存,要跟大麻共存,要跟所謂身體自由共存,要大家跟所有不合理、反人性、反自然的鬼東西共存,卻唯獨不讓正常人跟正常人之間真正和諧共存,這尼瑪都癲成啥樣了?
現在這輿論引導不就是嗎?實質就是讓人與社會缺乏理解,甚至是對立,你危害社會反而是在治療你自己。
預防大于治療。我之前反復說過,要用“房產換產房”,不要再走極端城鎮化路線(現在就已經近70%)。
既然城市既得利益群體板結,我們就走“農村包圍城市”路線,建設新農村,催生新崗位,拉動就業,各種類型“以工代賑”或“凱恩斯”思路,通過就業把人從城市往農村、沿海向內地轉移分散。
在分散基礎上用實際行動刺激結婚。如憑結婚證分公租房,租金僅市場價1/10;憑娃娃出生證明,1個娃娃分1套,2個娃娃分2套,3套最多。
要讓絕大部分人有房住有飯吃,當然是不是有人覺得這很扯淡不現實?10年前你說10年后生育率會腰斬一樣會覺得不現實,彼時可是一派“欣欣向榮”。
即使分房分工作也一樣會有“無敵之人”,這些人要“定期監控”,“監控”起來干嘛?多送福利,多送關懷,多搞活動聯誼,給人家排憂解難;家里電器都還好使嗎?下水道容不容易堵啊?合理范圍內有需要組織上幫你做點啥的嗎?要真正關心這些人,向他們投入一定社會管理成本。
不管是現在預防成本,還是將來治療成本,這筆錢總歸要掏,而且建議要早掏。否則如此大體量“無敵之人”不消化掉,30年后治安管理必不復今日這般有序。
今日這篇內容可簡單看做1個低配版策論,遵循“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路徑,目的就是希望有關組織警醒此事,不要讓今天新聞事件演變為將來普遍事件,因為這是隨機性、無差別殺傷攻擊,會傷害我們每1個人。
你說經濟基礎改不了,那輿論引導、社會氛圍可不可以友善一點?多宣傳點“毫不利己專門利人”、“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哪怕當口號喊倆嗓子也聊勝于無啊!
道德跟法律,是約束人犯罪的2道保險。相比法律,道德是第一道護城河,讓絕大多數人有產、有家庭、有牽掛,那么道德自塑,畢竟倉稟足而知禮節。
有些人讓無產者去恒定保持道德,甚至憑空自有道德,這種思路本身就不太道德。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