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都知道,如果一個人光吃不胖,甚至越吃越瘦,那他的肚子里面一定有了蛔蟲吸食人體營養。
所以,一個社會,百姓辛苦勤勞卻不能致富,那社會一定有了大量蛔蟲存在。
較之過往,我們已擺脫貧困,溫飽得以解決,并且收入也有所提升。然而奇怪的是,許多人仍舊感到貧窮,為何如此?這是因為,我們遭到了資本的掠奪。讓大眾沒有儲蓄,甚至背負巨額債務,成為了社會運轉的驅動力。
對資本而言,你意圖儲蓄,難道是意圖造反?不論你身居一線城市,還是邊遠的四五線小縣城,當地的物價水平,會自動調節至讓大多數人僅夠維持基本生活,還清房貸之后,囊中羞澀。
社會的運作,需要大量勤勉的窮人。而人一旦擁有存款和余糧,便開始向往陽春白雪。若非生活所迫,無人愿意從事打螺絲、跑滴滴、送外賣等勞作,懶散實為人之本性。但社會的運轉又離不開這些勞作。
在不能公然搶奪的當下,如何令他們傾盡囊中,最好是耗盡整個家庭的所有積蓄,他們才會賣力工作,這正是資本冥思苦想的問題。該如何是好?
于是,資本炮制的消費主義便成了收割大眾的利器。他們不會直接要求你去買這買那,而是通過精心包裝和宣傳,讓你認為消費即代表你的身份。他們不會直接鼓吹你多消費,而是告訴你應善待自己,追尋詩和遠方。他們不會直接誘導你借貸消費,而是灌輸給你金錢非省出而是花出的觀念。資本實在是狡猾至極。
通過預支你目前及未來的財富,一方面資本既能從你現有的和未來的收入中獲利,另一方面也能進一步阻斷普通民眾實現社會階層躍遷的可能性。
在消費主義的典型案例中,有一個故事是某國的老婦人和某國的老婦人在天堂相遇,某國老婦人說,終于攢夠了買房的錢,但已無福享受,而某國老婦人說,我終于在去世前還清了房貸,因此得出的教訓是早點享受為好。
這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但現實卻完全相反,因為人的欲望無窮,而負債的極限卻是有限的。沒有人出生的夢想是沉迷于瘋狂消費。
最初,我們所需的不過是一個棲息之地、一頓飽飯、一件保暖的衣物。直到資本告訴你,你應該擁有城市的繁華,享受尊貴的生活;告訴你愛情是永恒的,值得永遠追求;告訴你只有帶有他們標志的商品才能體現你的品味和地位。
商品已不僅僅是物品,它們變成了一種信仰。
資本最殘酷的剝削手段是將消費與階層地位聯系起來。資本只需將商品定價分為不同的等級,消費者便會自覺地按照這些等級來劃分自己。
駕駛勞斯萊斯的看不起開保時捷的,開保時捷的看不起開寶馬的,開寶馬的又瞧不起開大眾的,開大眾的則認為10萬元以下的車不算是車。普通人誤以為通過消費這些奢侈品就能與勞動人民劃清界限,仿佛拿到了進入上層社會的門票。實際上,他們是用自己一生的積蓄去追逐富人的零花錢游戲。
年輕人其實早已被資本牢牢控制,只是他們沒有意識到,他們無法分辨什么是必需,什么是欲望。資本操縱的正是我們無盡的欲望,而我們卻誤以為這是理性的選擇。
然而悲哀的是,即使你看透了這一切,也很難獨善其身。即使你知道鉆石不過是資本設下的騙局,但當有人說:“一個男人愿意為你花錢不一定愛你,但一個男人不愿意為你花錢一定不愛你。” 這時,鉆石本身的重要性已不再,而是通過購買鉆石這個看似愚蠢的行為來證明你對她的愛。
這就是資本們最偉大的發明創造之一···········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