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什么奇事都會發生。
被主流媒體官方網站《東北網》公開報道的“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國戰略新興產業研究院院長助理兼辦公室副主任(副處級)王家偉等一行專家團隊,對阿榮旗沙棘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深入調研。”
有網友發現,據網上資料介紹,這位副處級的王家偉是1996年出生,已經是副處級了,由此引發輿論關注。
報道中所說的王家偉所在單位,也就是“中國戰略新興產業研究院”卻于8月11日發表嚴正聲明,否認他們單位有王家偉此人。
這不成了一個奇聞嗎?
原來,主流媒體的明明公開報道王家偉有單位、有職務,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怎么他所在的單位否認有王家偉此人呢?
到底是誰搞錯了?
此事還得從東北的一家主流媒體的報道說起:
《東北網》7月31日報道:日前,應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阿榮旗政府邀請,由中國新興產業金融創新研究院副院長蘭曉琳,原國家質檢總局通關業務司司長康玉燕,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國戰略新興產業研究院院長助理兼辦公室副主任(副處級)王家偉等一行專家團隊,對阿榮旗沙棘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深入調研。
有網友在網上相關材料中發現:
“王家偉,男,1996年生于內蒙古呼倫貝爾阿榮旗,畢業于齊齊哈爾職業學院,2024年7月任中國戰略新興產業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長助理兼辦公室副主任(副處級)”。澎湃新聞注意到,這份簡歷來自于百度百科詞條。
有人將王家偉的身份、職務和年齡等問題反映到報道中所稱的王家偉的單位中國戰略新興產業研究院。
8月11日,《中國戰略新興產業》雜志社發布聲明稱:
近期,《中國戰略新興產業》雜志社收到社會方面舉報,稱王家偉其人,打著中國戰略新興產業研究院(以下簡稱“戰新院”)院長助理的名義在謀取非法利益。此舉不僅嚴重損害我社及戰新院商譽,更是涉嫌經濟刑事犯罪,我們對冒用我社及戰新院名義進行欺詐的非法行為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雜志社及戰新院從未有王家偉其人登記在冊。
這不就奇了怪了嗎?
《東北網》明明報道:1996年出生的王家偉已是“副處級”,還作為專家參與調研。
而涉事單位卻堅稱:查無此人!還稱王家偉其人,打著中國戰略新興產業研究院院長助理的名義在謀取非法利益。
到底是《東北網》這家主流媒體報道有假?還是這位副處級的王家偉就是一名騙子?還是這其中另有隱情?
據百度百科介紹:《東北網》作為黑龍江省影響力最強、訪問量最大的官方綜合性網站,成立于2001年7月,是省直四家主要新聞媒體之一,是黑龍江省委“黨網”,是黑龍江省唯一重點新聞網站,也是黑龍江網絡文化建設的領頭軍。
這家黑龍江省主流媒體的官方網站,其報道的新聞應該是經過嚴格審查把關的,應該是具有權威性和可信度的。
但是,涉事單位卻一口認定:查無此人。
由此,那就只有兩種可能了:一種是王家偉就是一名騙子。冒充干部或專家混吃混喝、騙取好處的,這種騙子案例已經發生不少了。
另一種情況可能是這其中另有隱情。有些手中有職權的人將自己的孩子暗中任命、提拔、吃空餉的案例也時有報道。
另據《瀟湘晨報》報道:在中國戰略新興產業雜志社官網4月12日發布的一則研究院動態顯示,今年4月9日至11日,研究院曾到阿榮旗當地進行沙棘調研,但其中并未提及王家偉。
據中國戰略新興產業研究院的一位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該院為中國戰略新興產業雜志社的平臺,并無固定辦公室,沒聽說過所謂辦公室副主任,但也不排除是雜志社的人。
另一位工作人員則表示,4月份確實舉辦過該調研活動,自己曾參與該活動。經查,王家偉并非中國戰略新興產業雜志社工作人員,“壓根沒有這號人”。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戰略新興產業研究院是中國戰略新興產業雜志社的研究平臺;而中國戰略新興產業雜志社由中國發展改革報社主辦,后者是國家發展改革委直屬的事業單位。
如此以來,中國戰略新興產業研究院就不要“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這種官樣的空話了。既然有人冒充是你們單位的人,你們需要做的應該向有關部門報告,將王家偉此人的身份徹底調查清楚。
此事并不難搞清楚,《東北網》所報道的專家團成員都是有名有姓的,找有關當事人了解一下,王家偉此人到底是什么身份?是哪個單位的?他又是如何混入專家調研團隊的?不就搞清楚了嗎?
對此,我們也呼吁有關部門徹底將此人、此事調查清楚,決不能僅將此人此事當成一件奇聞異事聽一下就過去了,應該盡快給廣大網友一個負責任地交待。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