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七月正是大學生的畢業季。這個時候,青年失業率一般都會出現上升。過去幾年來的數據也印證了這一點,每到6月份,青年失業率就開始上漲。 但是,今年6月份青年失業率卻下降了,5月份是14.2%, 6月份降為了13.2%。
這和很多大學畢業生的實際感受是不同的。
根據智聯招聘發布的大學生就業力的數據,2024年4月中旬,只有48%的求職畢業生獲得了offer,比去年同期的50.4%還要低。即便考慮到統計誤差,這個數字也不足以說明就業在改善。而且,今年的畢業生們更加勤奮了——實習經歷更豐富,投遞的簡歷也更多。
那為什么統計局的數據出現了改善呢?
其實官方的解釋已經暗示了背后的原因。國家統計局是這樣評價上半年就業形勢的:“在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的同時,穩就業政策持續發力,【。。。】重點群體就業支持著力強化,困難群體就業幫扶和兜底保障精準有效,有力確保了就業形勢穩定。”
我們都知道,就業的更本改善,來源于經濟的發展,只有經濟擴展,才能創造出新的崗位。但統計局的解釋背后的潛臺詞是,目前就業的改善并不是來源于經濟發展(經濟運行總體平穩),而是來源于政策的持續發力。
那是什么神奇的政策可以解決就業呢?
很多時候,政策的執行都可以化約為幾個數字,而數字背后實際的情況是沒有人關心的。比如,靈活就業也可以算就業,大學生創業也可以算是就業。總之,話只能說到這里了。基層官員在面對必須完成的數字考核的時候,是非常有創造力的。
大學生們似乎也在適應這種新常態。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自由職業"或"慢就業"。只有10.2%的學生認為必須一開始就找到好工作。看來,年輕人已經學會了在統計數字和現實之間尋找平衡。
當然,我們也不能否認一些積極的變化。2024年,全球需求的復蘇帶動了出口增長,服務業也在慢慢恢復元氣。上半年,我國出口增長了6.95%, 而越南的出口更是增長了14.5%。出口的復蘇肯定會帶來一部分崗位。統計局也提到,第二季度服務業就業明顯增長。尤其是今年以來,我國放開了很多國家的免簽政策,也有利于服務業的發展。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