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2月24日凌晨,江蘇省南京市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南京雨花臺區“2·23”火災事故有關情況。截至23日24時,事故共造成15人遇難,44人在院治療,其中,1人危重,1人重癥,42人傷情較輕。南京市消防救援支隊支隊長梁軍介紹,經初步分析,火災為6棟建筑地面架空層停放電動自行車處起火引發,具體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
高樓變火場,家園變墓園,節日變喪日。月圓人圓、家庭和美、歡樂祥和的元宵節卻變成了家毀人亡、親人永別的傷痛、傷悲,南京的痛,讓人傷心不已、痛心不已。
南京雨花臺區“2·23”火災事故發生后,全國網民非常關心,但許多網友第一時間把罪魁禍首鎖定到了私停亂放的電動車上,把怨氣撒到了亂充電的電動車主身上。
網友們的心情可以理解,私停亂放胡充電,可能是此次火災的主要原因、直接原因。但把板子打在電動車上,把氣全撒到車主身上,似乎也難以服眾。如果買得起轎車、新能源電動車,誰也不想開電動車、電動自行車;如果小區內外充電方便經濟,誰也不想飛線充電,把電動車推到樓上;如果外面放車安全,沒有小偷車盜電瓶,誰也不想把電動車推到家里。
坦率地說,我認為,南京“2·23”這把大火,燒出了現代城市的“現代短板”,不光南京如此,其它城市未嘗不如此。
進了城、住了樓,安了家,欠有債貸有款沒有,好不好就業,收入穩定不穩定,工資高不高,生起孩子,養起養不起娃,買得起電動車,充起充不起電。買電動車不買小轎車不買新能源汽車,不就是收入低,沒有錢買,買不起嘛!把電動車搬到樓上,搬到自己家里,不就是舍不得錢嘛,不就是害怕小偷偷車盜電瓶嘛。
小區有花有草,有器械健身,有廣場跳舞,就是沒地兒停車,沒地兒充電,此外物業的收費、充電樁的收費是不是存在偏高的問題。我去過許多小區,許多小區都有電動車、自行車的停放區、停放棚,但沒有一個小區的電動車停放區夠用。一些小區有新能源汽車的充電樁,但沒有電動車的充電樁,大街上隨便都能找到新能源汽車的充電樁,卻不好找到電動車充電的地方。
政府管理部門、交通公安,都待見小轎車、喜愛新能源汽車,卻討厭電動車、電動車自行車。城市建設、管理考慮大車,不考慮普通百姓的小車,充電樁大都是為電動汽車設計的考慮的服務的,少有為電動車、電動自行車考慮服務的,政府部門甚至從限制禁止電動車的角度考慮城市的建設和管理。
沒有辦法,許多時候,為了生活、為了工作、為了生意,許多居民不得不自己想辦法找地方放車,找地方充電,不得不私停亂放。但另一方面,人成了市民,心還是農民,城市現代化了,人的素質還沒有現代化。許多市民城市意識淡漠,公民精神缺乏,不遵守法規,不遵守秩序,不服從管理,隨性而為,給城市管理增加難度,給公眾安全造成隱患。
居民樓院小區,安全工程設計了,施工了、設備安裝了,檢驗合格了,但如何使用,小區物業不知道,居民不清楚,火災來了,誰也不用,誰也不會用。你看這事大不大,所以,安全教育,消防普及十分滯后,城市居民的安全素養亟待提高。
我們支持科技創新,鼓勵居民消費,大力發展經濟,但我們的技術是不是成熟,企業是不是把不成熟的技術推向了市場,商家是不是把不過關的產品推銷給了客戶,我們的質監、市場監管是不是存在管理漏洞。
重效益,輕質量,重發展,輕管理。不僅是我們經濟發展的一個大問題,也是我們城市發展面臨的一個嚴重的問題。
多年來,我們重視城市的發展、重視城市的建設,鼓勵建房,鼓勵買樓,重視城市經濟城市發展城市規模,考慮城市綠化美化亮化,但考慮了群眾的收入沒有,考慮居民就業夠不夠,考慮城市的安全多不多,這是需要我們反思的。實際上,這些方面我們面臨諸多的“現代短板”,我們城市管理城市治理嚴重滯后城市的發展。
事實上,城市的安全、人民群眾的安全是最大的發展、高質量的發展,是最大的經濟效益。城市的管理、治理和城市的發展同等重要。
我國城市化步伐越來越快,城市規模越來越大,城市設施越來越復雜,城市人口越來越多,管理難度越來越大。城市多、城市大,城市群多,大城市特大城市多是現階段我國的重要特征。
現代城市動輒上百萬、上千萬人口,人口多、密度大,失不起,傷不起、燒不起,任何疏忽造成的事故災難,不僅損失巨大,涉及面廣,而且影響惡劣。城市的建設和管理必須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要以人民為中心,把城市治理上升到黨和政府治國理政的高度,綜合考慮,全面施治,不能就事論事,就火災談火災,就電動車說電動車,否則就會陷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怪圈,頭好了,腳病出來了。
我們的城市更不能一味地“高大上”,不顧普通群眾的需要,不切實際地禁止限制電動車,而要借鑒南京雨花臺區“2·23”火災事故的教訓,以人民為中心,盡快補齊現代城市的現代短板,真正實現“人民城市為人民”。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