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攜程董事長梁建章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中國目前正經歷著嚴重的人口老齡化趨勢。現在50、60歲的老人可以領到不錯的養老金,但這肯定是不可持續的。三十年后的老人要不養老金減半,要不延遲到七八十歲退休。”
現在的年輕人,三十年后好不容易才熬到退休,結果卻要延退,甚至要養老金減半,為什么?
因為社保告急。
養老金轉移支付同比增速遠高于養老金漲幅,說明養老金逐步枯竭,必須靠不斷的財政補貼才能維持。實際上不僅僅是養老金,整個社保都是這樣。
這篇帖子,我大致講一下我國社保的情況。
我國社保基金收入主要由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失業保險四大部分構成,其中養老保險分為企業職工部分、城鄉居民部分、機關事業單位員工部分,醫療保險分為職工醫保和城鄉居民醫保。下表是2021年社保決算情況,在此列出來,供大家有個感性認識。
上述的每一項,又都可能拆分為保費收入、財政補貼、利息收入、委托投資收益和其他項構成。以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收入為例,2021年該項收入為44,454億元,但是直接的保費收入僅為35,080億元,余下部分為財政補貼6,613億元、利息收入1,012億元、委托投資收益554億元。注意,子項相加略少于總數,這可能是還有其他構成項。
因此,加總之后的社保基金,我們也可以將其拆分為保費收入、財政補貼、利息收入和委托投資收益四大類。下表顯示,2021年社保基金收入合計96,877億元,其中保費收入僅69,101億元,而財政補貼高達22,606億元。這不禁讓我們擔憂,如果沒有財政補貼,社保基金會是什么情況。
首先,我們看一下社保資金的支出情況。我們以2021年為例。該年社保資金支出決算數為86,693億元,而該年社保收入為96,877,從數據看社保資金該年盈余10,184億元。然而,社保資金之所以盈余,是因為在該年獲得了22,606億元的財政補貼。如果刨去財政補助不算,社保資金在該年實際虧損12,422億元。
其他年份事實上也有類似情況,為了說明這個問題,我們做一個歷年的數據測算。下表中,我們用社保總收入減去財政補貼的數,來衡量社保真實收入,即社保真實收入=社保總收入-財政補貼。同時,我們用社保總支出減去社保真實收入,來衡量社保真實缺口(刨去補貼后的缺口),即社保真實缺口=社保總支出-社保真實收入。然后,我們用社保真實缺口與社保真實收入的比值,來衡量社保缺口率。
通過測算發現,除去財政補貼后,2016-2021年間,6年中有4年的缺口占比在10%以上,且2019年以來,缺口金額每年都超過萬億。目前社保基金滾存結余大致在10萬億左右,如果沒有補貼,預計數年后就將耗盡。因此,延遲退休,或者通過其他方式保持財政補貼的可持續性,有可能是將來的某種趨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