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尾樓斷送的是什么
因買到爛尾樓而出名的“亮亮麗君夫婦”,前幾天因向開發商要賬被打又上了一次熱搜,今天后續來了——當地派出所稱已經依法依規處罰了打人者,而亮亮麗君夫婦在感謝警方、感謝網友之后,宣布要離開鄭州回老家了,他們這些年在鄭州的打拼自此告一段落。
他們曾經是托起一個大城市高速發展的主要動力。沒錯,就是這樣一批又一批的年輕人,來到大城市開創自己的生活,在這里工作、納稅、買房、結婚、生養……數以百萬計的他們組成了這個城市飛速增長的人口和GDP等一切亮眼的數據,讓一個省會跑步邁入了二線城市的行列。
在暴雷之前,一切正常,一切輝煌,暴雷之后,將會怎樣?作為城市發展最典型的一個人群樣本,亮亮麗君在極力掙扎之后,認輸還鄉。他們離開了鄭州,鄭州也失去了他們。或許在鏈式反應開啟之前,不覺得個別案例會有多么大的影響,但是想想,有多少年輕人跟他們的命運相仿。
奮斗曾經是改變命運的力量,而今天,奮斗變成了詛咒。有網友質疑,如果他們當初不買房將會怎樣?其實亮亮和麗君也何曾不這樣回想。雖然打工的收入不算太高,但也足夠他們每天吃肉,而不是豆腐,只要他們不買房、不結婚、不生娃,這樣的人生之前被稱為“躺平”——假如他們真選擇了躺平的話,可能今天還不至于絕望。雖然不會有太多積累,起碼不會負債累累。盡管樓盤交付遙遙無期,欠銀行的貸款卻不會停止計息。因為這場平凡的奮斗,他們輸掉了過去,也輸掉了未來。
這條奮斗的路徑是過去伴隨二十年經濟騰飛的腳步踩出來的,每一屆年輕人都獲得了豐厚的回報,整個社會也充滿了欣欣向榮的力量。年輕人相信奮斗、相信雞湯、努力加班、勇敢創業。他們節衣縮食買下的房子漲了,增加的薪水很快覆蓋了房貸,他們的孩子獲得了優質的教育……一切都在證明著奮斗的價值,今天沒有任何理由批評他們的選擇是錯的。走到今天這一步,我們先不去談根源在哪里,但肯定不在一對平凡的年輕人身上。
雖然過去二十年的很多屆年輕人都賭對了,但也不必因為什么“認知”而沾沾自喜。亮亮麗君夫婦和他們的認知完全一樣,行為完全一樣,或許前后就差了一兩年,結果就完全兩樣。所謂的認知,不過是事后諸葛亮。其實在房價暴漲的那些年,也總有大批的人懊悔未能掏空六個錢包早點上車,今天你們所批評的激進,當時都是勇敢。當時覺得未來的發展之路很長,北上永遠漲,回頭看才發現很短,20年就榨干喝盡,還需要很多年去還賬。
所有人都覺得靠房地產致富太容易了,包括地方政府也這么想,也這么做,令地產發展遠遠超越了實體經濟。泡沫總是要還的,只不過,所有的操盤者都跑了,現在承擔后果的只剩下購房的老百姓。
爛尾樓崩掉的是什么?是信心。亮亮麗君在網友圍觀之下,做了各種自救和掙扎,試圖挽救自己的奮斗成果,他們失敗了。沒有人會贏。他們接受了失敗,退回了老家。他們之后的下一屆年輕人,很可能不會再選擇他們的路,這條二十年來被認可的奮斗之路。大城市也不會再擁有像他們那樣的年輕人,售樓處不會再有充滿憧憬的看房情侶,很多年輕人眼里的光也會次第熄滅。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