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赤腳醫生”的活化石:
張玉生,78歲老鄉醫,有56年赤腳醫生艱辛的歷程,子承父業成為二代赤腳醫生。如今張玉生落得老伴去世,疾病纏身,還要經常出外打工以維持生存。
另一位85歲老鄉醫,郝繼臣,1961年,在老家山東膠縣開始從事赤腳醫生工作,1971年落戶吉林省撫松縣東崗鎮二大隊繼續從事赤腳醫生工作,截止到2018年,累計赤腳醫生工作58年,身體尚好,雖然85歲了,還是日出而作,以種地來維持生存。
他們現住吉林省長白山保護開發區池西區東參村。
國家發給65歲老人每個月120元養老金,他們說還不夠半個月買藥吃,怎么能養老?開玩笑,靠120元養老早餓死了。如果沒有子女提供養老金,幫助交物業費、取暖費將流浪街頭凍餓而死。
這是我在本地考察三農問題認識還健在最老的赤腳醫生。
公主嶺老家雙龍鎮,馮桂賢,是新中國最早的赤腳醫生,1970年去世。她的女兒文革下鄉榆樹縣插隊是二代赤腳醫生,改開后,赤腳醫生地位江河日下,生活無以為繼,為求生存到城里打工去了。
二.輝煌的足跡。
張玉生老人出生于1946年的舊中國,新中國建立后翻身得解放,才有機會上學讀書,1963年初中畢業回鄉務農(回鄉知青),1964年加入共青團,1965年8月經公社和縣文化考核與政審被推薦到解放軍白求恩一大正規學習一年半(后來又脫產進修兩年),1966年底學成結業回到大隊,在撫松縣衛生局、在東崗公社衛生院和公社黨委支持下,由他竭盡全力白手起家創辦一大隊衛生所,他被公社衛生院任命為首任也是連任衛生所所長,從此開始了他一生最輝煌的赤腳醫生生涯,他把青春、壯年和老年都奉獻給了最邊遠最底層最貧苦的老百姓。為徹底改變家鄉“缺醫少藥”落后面貌,嘔心瀝血一干就是五十多年。在他的帶領下衛生所與生產大隊一起努力創辦了“土藥場”,自采藥材自種藥材自制中藥,開展針灸療法,大搞愛國衛生運動,積極開展“三管五改”(管飲食、飲水、糞便,改水井、廁所、畜圈、爐灶、環境)工作,全面貫徹毛主席“預防為主”的方針,一個人全面承擔起大隊全體社員和家人醫療衛生保健工作,逐戶登門全員登記造冊,承擔起兒童接種疫苗、計劃生育、婦幼保健、家庭衛生和整個大隊環境衛生的重任。他和他的同事為大隊全體社員和家屬服務不辭辛苦,有求必應,夏天風雨不誤,冬天頂風冒雪,送醫送藥上門,走街串戶,全心全意為大隊每一個人服務到家,五十年如一日兢兢業業,不辭千辛萬苦,徹底改變了長白山高寒山區“缺醫少藥”的現狀,也徹底消滅了上千年的克山病、大骨節和甲狀腺三大地方病。
他和他的同事們醫術高超,中西醫結合,臨床診斷準確率與拍片CT和B超總是很接近,老百姓花最少的錢跑最短的路就可以得到較好的醫治療效。他和他的醫大同學們從二十歲起一直干到七十多歲,歷經毛主席、華國鋒、胡耀邦、趙紫陽、江澤民、胡錦濤和習主席七屆領導人時代,贏得了廣大群眾的衷心愛戴,也獲得各級黨委和各級政府的高度認可。1972年張玉生被批準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并先后幾十次獲得公社、鎮政府、縣政府、省政府和國家級先進個人、優秀共產黨員的稱號,衛生所也獲得各級先進的稱號。張玉生也曾經是撫松縣第七屆人大代表,還長期擔任大隊(村)團書記和黨支部組宣委員,也有多次轉干和醫生轉正的機會,作為衛生所所長和黨團干部模范黨員主動放棄讓他人先走一步,最后自己失去了轉干轉正的機會。1993年張玉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授予首批“全國優秀鄉村醫生”稱號,并被錄入《中國民間名醫大全》“優秀名醫專輯卷”。
“赤腳醫生”和民辦教師是新中國堅守鄉村最長久最基本的知識分子隊伍,正是他們千辛萬苦半個多世紀的努力,為新中國崛起壯大奠定了深厚的基礎,使新中國鄉村醫療衛生保健和教育事業贏得世界聲譽,被聯合國高度贊揚并推廣全世界,載入共和國和人類發展史的光輝史冊。
三.晚景凄涼:
張玉生老人回憶,1965年,吉林省靖宇縣和撫松縣在軍醫大進修的兩個班同學結業后都奮戰在長白山邊防鄉醫第一線,把一生貢獻給黑土地的鄉親們,現在有些同學已謝世了,在世的大部分晚景凄涼。六七十年代是“赤腳醫生”最好的時代,東崗公社很多大隊日平均收入兩三塊錢,在吉林省乃至全國農村也是收入最好的地方之一。林業局招工有的社員不愿去,學徒工一個月18.5元,一學三年。當時赤腳醫生與大隊干部工資待遇差不多。改開后鄉鎮干部工資待遇越來越高,而“赤腳醫生”(鄉醫)的收入和社會地位一落千丈。深化改革“赤腳醫生”成為弱勢群體被歧視被遺忘。“通過調研發現,給人看病的村醫不如獸醫。因為獸醫都有‘戶口’,屬于國家正式編制,而村醫卻是三無人員:沒編制、沒學歷、收入低。”(上海鄉村醫生待遇最新消息。上海鄉村醫生退休待遇及養老保險規定。2018年12月18日高考升學網)
1.被長白山開發區歧視——辭退:
撫松縣東崗鎮衛生院由于連年入不敷出,1999年便把各村村衛生所的老鄉醫(都是當地名醫)全部收編鎮政府衛生院增加創收。2012年東崗衛生院被長白山管委會接收,更名為池西區人民醫院,之前被鎮衛生院收編在衛生院工作十三年老鄉醫也理應被接收,但是殘酷的現實是被開發區集體辭退了。為維持生存他們只好自辦衛生所或打工。
最早的“赤腳醫生” 很多人已經過世了,健在的都七八十歲了,本應該退休頤養天年,但是說到底,他們還是農民,農民就如勞改犯(精英和當權者曰:農村是“牛棚”和“勞改”地),活著干死了算(池西區西參村89歲老黨員董國忠的話)。
長白山管委會就是空架子,是大貪官王珉的政績工程。開發區主要靠省財政維持所謂的開發,長白山管委會及下轄池北、池西、池南三個區,每個區只管轄原鄉鎮幾個村,但是每個區都是縣團級單位,機關大樓供養的人比原鄉鎮政府多幾倍,儼然就是一個準縣政府的規模,七大姑八大姨里里外外有多少裙帶關系?幾個老鄉醫奉獻了一生的血汗,余生茍延殘喘,已成為開發區的負擔,也就是幾個累贅的農民而已,被冷酷地掃地出門。
2. 被吉林省政府歧視——拋棄:
吉衛聯發[2016]80號文件附件《吉林省鄉村醫生養老補助發放管理暫行辦法》第三條:“對全省目前在村衛生室村醫崗位工作、在農村連續服務滿10年且年滿60周歲的鄉村醫生,在退出村醫崗位后按月予以發放養老補助。”
這個文件問題很多,是衣食無憂的高官們挖空心思刁難歧視老鄉醫的自供狀,千方百計搞掉老鄉醫依照黨中央國務院政策精神應得的福利。
問題一:只有“目前”在崗者才可以享受。而五六十年代開始的赤腳醫生,有的老人去世了, 有的年事已高離開崗位了,無法享受這僅有的微博的待遇。
新中國的政策歷來有連續性,老紅軍老八路建國前老革命,退伍老兵老工人歷來調資發放福利都是優先優厚,絕對沒有一筆勾銷不算數。
普查全國各省市區都沒有吉林省割斷歷史的先例,本人在井岡山地區考察,農民將軍甘祖昌家鄉沿背村老鄉醫劉虎林已退休十幾年,享受的唯一待遇就是十九年的鄉醫經歷。
問題二:“未離崗”老鄉醫無論是七老還是八十均無法享受退休待遇。很多鄉醫六七十歲還在崗位,未退出鄉醫崗位(沒有退休金,退了就失去一切生活來源),依然不能享受。多干工作有罪,不干又無法存活。
問題三:所謂失去“連續服務”又有意設一道關卡。張玉生等人2012年被長白山池西區掃地出門,自辦村診所,仍然是老鄉醫,卻被認為失去工作“連續”性也不得享受待遇。對此長白山管委會衛計委《關于對吉林省鄉村醫生養老補助發放工作中有關問題的答復》再次明確“提前離崗老鄉村醫生補助相關政策正在研究商討中,不在此次統計之列。”馬拉松式“特色”研究,至今毫無結果。
問題四:老鄉醫就是鄉村的老黃牛。老鄉醫是堅守農村最基本的知識分子,他們吃的是草擠出的是甘甜的乳汁。他們與最底層老百姓相依為命 ,得到人民群眾的愛戴和尊重,但是就是得不到官員們的憐憫和尊重。每個月連最基本的保命錢都得不到,甚至如張玉生、郝繼臣老人等在老鄉醫崗位上奮斗了五十多年也得不到一分錢的福利待遇。
某些高官把“執政為民”喊破天,自己的工資待遇每個月一兩萬,而貢獻五十多年的老鄉醫一輩子也可望不可及。這天上人間的差別,恰恰說明某些官員“執政為民”是謊言,“執政為私”“執政為己”才是真話。
問題五:老鄉醫受歧視吉林省更甚。
隨便在百度上查一下就發現全國各省區鄉醫退休金發放起點早(1949年起)額度大,吉林省都望塵莫及。
吉林省也是退休職工退休金最低的省份,更是下崗職工福利待遇被一筆勾銷的省份,還是職工醫療費報銷最低的省份。
安徽:2015年起鄉醫工作30年每月不低于330元。
河北:只要截至2016年1月1日年滿60周歲退休鄉醫最高每月400元。
內蒙:鄂爾多斯從2013年起退休鄉醫每月1200元 。
山西:從2014年起,對全省老年鄉村醫生在享受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基礎上,給予每人每月100元的生活補助。
山西大寨:村集體給全村60歲以上的每月720元,70歲以上每月1200元,村民只要出5萬元,就能住上163平米的大房子,醫療費全部報銷,全村醫療保險站服務到家。(搜狐網 曾經紅遍全國的大寨村,如今現狀到底如何? 2023.3.22)
河南南街村:村民實行的是供給制,從由最初的水、電免費發展到現在的水、電、氣、免費、教育、醫療、住房等20多項共公福利全部免費。
河南竹林鎮:鎮政府統一負擔了全鎮居民的合作醫療費用,居民參合率達到100%。集體還購買了養老保險,鎮政府還出資建成了標準醫院和兩個大公園。
河北周家莊:周家莊的所有鄉民享受免費醫療、教育、住宅等10多項福利或補貼。
深圳南嶺村:村民享受免費醫療、免費入園入學,學生有獎學金,老人有退休金,村內還建有先進的醫院。
青海:年滿60周歲后每月領取生活補貼300元,直至去世。
山東:“工作年限的計算,以鄉村醫生于1949年10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期間的實際工作時間確定。 ”“如果按照60歲退休的話,所以最高的月補助能夠達到每月1200元的。”(《山東省對2017年退休鄉村醫生漲工資了嗎?》2018年8月24日袁聾子)
青島萊西市南墅鎮 :“退休”鄉醫從2014年9月平均每月領取養老金1265元。(赤腳醫生領到了“退休金”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4.09.18 )
江西:養老生活補貼標準從2016年1月1日起提高到每人每月300元;死后還有喪葬費。
云南:從2013年起補助標準從每人每月200元提高到300元。
海南:2014年起 每人每月補助300元,對已故和現崗鄉村醫生,發放一次性補助6000元。
北京:退休鄉醫每月770元以上。(北京鄉村醫生新政策,退休金及養老新政策解讀 2019.2.14高考升學網)
天津:目前大邱莊本地村民仍然享受著(禹作敏時期)每人每年500元的糧食補貼、免費的醫療保險和財產保險,60歲以上的退休老人每月發200元。(天津大邱莊三十年風雨變遷2008年05月04日 大河網-大河報)
大連:2016年標準為每滿1年,月發放30元補助,滿三十年1000元左右。(2019年,各地村醫養老補助能領多少錢? 附各省村醫養老政策匯總2019.3.8 鄉村白大褂整理自基層醫師公社)
湖北省鄂州葛店開發區:從2018年起,退休鄉村醫生每月可領取1242元工資。(一步到位退休鄉醫每月可領取千元工資 2018-02-04 )
湖北洪林村:在八十年代就實現了吃水、用電、醫療、理發等“十不要錢”的福利政策。
四.國務院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問題在下面,根子在國務院。
1. 八千萬回城知青工齡、工資待遇問題八十年代就落實了。
2. 民辦教師在胡溫時代已經全部轉正。民辦教師與鄉村醫生是一對難兄難弟,現在一個在九天之上一個在九地之下。
3. 城鎮的“五七工”和十九個行業的“家屬工”基本養老問題在胡溫時期也全部解決。
4.退轉軍人老兵的福利待遇不斷提升,2018年退役軍人事務部的設置,說明幾千萬退役軍人的政治地位大大提高。
八億農民在人大和國家機關卻沒有一席之地,階層的固話,農民在各級政府、人大政協都“缺乏自己的代言人。”(財經 蕭十一郎1993 《杜潤生:給農民國民待遇不是那么可怕 》 2019-12-21)
5.官員們的工資福利待遇為什么最高?官本位大行其道。高官們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把自己的工資待遇明火執仗制定的奇高無比,可以不交養老金但可以享受最高的退休金,他們的顯性收入和隱性收入從不敢公布于眾,見不得人嗎!這本身就是違憲違法行為。也最不得人心,是故意制造官民對立。
憲法規定:人人平等同工同酬按勞取酬,任何人任何階層不能有特權。發達國家都是工程技術人員知識分子工資最高,官員只能取其平均數,毛澤東時代官員的工資也不高,堅持巴黎公社的偉大創舉,而今天我們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為什么倒行逆施?失去民心,咄咄怪事。
億萬農民在改開年代淪落為弱勢群體,備受剝削壓迫,當年豪氣萬丈的“赤腳醫生”如今健在的很多人一貧如洗,改革對于他們就是空前的浩劫。
6.國務院“口惠而實不至”,一大堆假大空文件。
(1)2004年1月1日起施行《鄉村醫生從業管理條例》。
(2) 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
(3)2018年國務院下發《“十三五”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
(4)國家衛計委下發《2018年衛生計生工作要點》,明確2018年將持續深化醫改,加快形成基本醫藥衛生制度框架。
國務院、衛生部和后來的衛計委,經常頒布一些假大空的文件,忽悠全國百萬鄉醫,就如國務院每年發一個一號文件,而三農問題越來越嚴重一樣。
國務院就沒有想從根本上解決老鄉醫的問題。前列1——5,尤其是官員工資福利待遇最高,都是國務院的作為,朱镕基五年總理給官員漲四次工資,朱镕基曾定下三年內公務員工資翻一番的目標,也真的都辦到了。(《公務員職務工資月增30-300元不等》 2003年12月5日)而三農問題突出,也更沒有讓共和國的基石——老鄉醫漲一點點福利待遇,空話倒是連篇累牘。
五.最后的建議:
1. 給五十到八十年代“赤腳醫生”一定的政治地位,相當于同時期退轉老兵的政治榮譽。
2.給五十到八十年代還在世的“赤腳醫生”(全國約15萬人?)略高于“五七工”退休養老待遇,從2011年“五七工”享受待遇開始。
3.給予已經離世的“赤腳醫生”發放榮譽證書和撫恤金。
4.黨中央國務院決策,財政部統一核查、承擔落實。
(1)天文數字的八千萬回城知青工齡和福利待遇八十年代就已解決了。
(2)五十到八十年代"赤腳醫生"(回鄉知青)全國不過約百萬人左右何其難!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