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對我國的房地產市場了解一點,就能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有的時候講市場規律,有的時候不講。突出表現為,房價上漲的時候,講市場規律,說上漲似乎是合理的,需求似乎是存在的。
等房價下跌的時候,就不讓跌了。
許多企業的經營中出現了一些問題,這些企業的主要產品是一種不動產。隨便去大學里面學一點經濟學,就能知道一件事,商品的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也就是說,商品只要價值放在這里,價格一定要上下波動,上下波動的幅度,取決于供需關系。
供不應求的時候,商品就會漲價,不管漲的多么離譜,就像是過去的郁金香風波,都符合市場規律。
市場上出現了這件事,有人說他不符合市場規律,他算老幾。自然界出現了這個現象,有人說自然界是錯的,這事情不符合規律,那只能說明是總結的理論有問題,不是人家自然界出了問題。
價格在需求大的時候就會漲,在需求下降的時候就會降,總而言之,是有一個錨定物的,那就是商品的價值。商品的需求越小,市場的供給越大,就越容易出現降價風潮。
這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但是,有的人不讓降價。一定要和市場規律頂著辦事,事情就逐漸離譜了起來。有一些經濟學家,上漲的時候說市場,下降的時候說風險,電視劇里諸葛亮說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主要是因為諸葛亮不買房,隨便買點房子,就能知道如此厚顏無恥的人,一抓一大把。
原來房子漲價,就是市場問題,房子降價,就是市場出了問題。就差把我要土地出讓金這幾個字寫在臉上了。
既要,又要,也要,有的人要完還要。既要又要,結果一定是既沒有又沒有,如果也要還要,最后就要一無所有。
我看這房子的問題是解決不了的。講刺激樓市,首先是居民手里要有錢。
我的讀者朋友可能大富大貴,早飯要吃豪華套餐,加兩片雞肉都有,但是對我來說,過了食堂的飯店,一頓早飯就5塊,多一塊都沒有。當然,我比很多讀者朋友要幸福一點,我起碼有個食堂吃。
沒有食堂吃的,又該怎么辦呢?
工資一個月幾千塊,打車都舍不得打,畢竟這里十幾塊,那里十幾塊,錢很快就沒了。十幾塊的錢,按我的標準,夠一個人吃三天的早飯,有的讀者朋友甚至只敢買一張一塊或者兩塊的焙子或者大餅吃。
但是房子一平米,便宜的都要好幾千。手里沒有存款,怎么又買得起?
漲工資不給漲,落實勞動法不給落實,存款已經通過幾波房價上漲套的差不多了,房屋自有率平均下來,已經接近一戶一套了,人的遷移和城市化也差不多了,現在各地都開始搶人了。
就又開始了既要又要,既要刺激消費,又要人買房,還要為了營商環境不落實勞動法,最后為了保出口,控制人工成本,也要保證工資的漲幅低一點。
調低利率可以,延長貸款可以,就是不可以降降房價或者漲漲工資,還要人買房,我看是做夢嘛。
我們的地方政府,夢都做到不愿意醒了。
但是沒有關系,市場始終會教育人,起碼會讓人知道,幾張A4紙解決不了物質世界的問題。往大了說,搞不好就會教育人,既要又要,最后一無所有。
你以為鶴崗是懷舊服,其實人家是測試服。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