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七月份實行電動車新規,網上一片吐槽聲。因為根據新規,很多老百姓騎個電動車也會膽戰心驚,騎著不符合新國標的電動自行車要罰款,戴的不是3C認證的頭盔也要罰款,于是乎碰到交警如遇蛇蝎,全都遠遠地避著走。對于一些靠電動車謀生的小商小販來說,或者依靠騎電動車接送孩子的老年家長來說,新規很可怕,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莫名其妙地被截住罰款。
本來是為了群眾的安全著想,為何會遭到這么大的反彈呢?網民的回答令人心酸:
其一,連飯都吃不上了,基本生活解決不了,哪里還顧得上安全;
其二,電動車或頭盔達不達標,為什么不是從廠家源頭查起,卻拿使用者開刀;
其三,查扣電動車是為了安全嗎?難道不罰款不安全,罰了款就安全了?到底是為了安全,還是想從老百姓口袋里搶錢?
……
從網民的反饋中,可以看出當今時代民生有多艱難。淄博燒烤為什么那么火爆,因為淄博市市長首要抓的是民生,讓老百姓有條活路,老百姓自然支持政府。如果老百姓過得好不好政府不管,卻制定林林總總的罰款政策,即便這些罰款政策有些道理,老百姓也會口出怨言。因為老百姓日子過不下去了,他就要找一些發泄的渠道,借酒消愁也好,找人訴說也好,到底轉轉也好。這個時候如果有人找他的茬,罰他的款,這就是“火上澆油”了,這會點燃他的沖天怒火,不可預測的事件就會發生。
有個網民說,如果他當上“人大代表”,他就要提出一個建議,凡是涉及國計民生的政策,便先讓那些制定政策的“專家”,在“取消所有職稱及待遇,凍結一切資產”的前提下丟到社會上體驗一年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如果一年后僥幸還活著,再讓他參與制定政策。這樣的辦法,三年循環一次,就像外國的“大選”一樣。其實這個網民的提議,情緒上是“恨鐵不成鋼”,主觀上認為制定政策的“專家”,是“何不食肉糜”的晉惠帝型的,太不接地氣,不知老百姓心中想的是什么。想當年毛主席號召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或許這位網民是從這個活動中得到的啟示。
密切聯系群眾,理論聯系實際,這些黨和政府執政的“法寶”,目前被很多“專家”丟棄了,如果這些“專家”只是發表他個人的想法,那他有他的言論自由,如果他的想法被用于制定涉及國計民生的政策,老百姓就有權利要求他“閉嘴”。我認為,制定一個政策,需要反復論證,需要開“聽證會”先聽取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的意見再正式頒布吧,而不能任由幾個“專家”和領導在開著空調的屋子里拍腦袋做決策,不聽群眾的意見就實施。如果政策得不到群眾的積極配合與響應,執行起來無法落地,甚至遭到大多數群眾抵制,這樣的政策制定出來有什么價值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