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白馬鎮,招商引資了一個養殖基地,占用了村里300多畝地。這種事一般上新聞,無非3個問題:
1,對地強取豪奪;
2,對農民補償價格談不攏;
3,影響村民生活。
但此次“燕趙都市報”的消息顯示,還有第4種問題,面對提出質疑不合理的村民,副鎮長霸氣側漏“解決問題”,對提出質疑的農民呵斥道:有多遠滾多遠。
看標題就知道,村民“不同意土地流轉”,但是沒辦法,他們斗不過村委。媒體采訪的當事人說:村委會未獲他家同意就私自將他家土地流轉給了企業,然后自己提出質疑反被白馬鎮副鎮長戴小飛呵斥“有多遠滾多遠”。
并且現在那個投資13億的“養殖基地項目”已經停工荒廢了,這代表村民們既拿不到租金,也無法重新復耕。
燕趙都市報聯系白馬鎮副鎮長戴小飛,自報身份后對方當即掛斷電話;記者又聯系了該村的村支書朱書記,意圖還沒說完,電話又被掛了;最后記者無奈只能撥打白馬鎮政府的電話,直接無人接聽……
只能說,離譜至極。國家機關人員,可以這樣明目張膽的拒絕記者采訪嗎?只要對方是有記者證的真實記者,那么各級人民政府應為持本證進行采訪的新聞工作者提供便利和必要保障,不得拒絕和阻礙記者采訪。
記者采訪,本身就是為了對官方的監督。尤其是這種直接涉及到底層農民利益的問題,更是“不得拒絕”。結果大家看看,他們找到了避開記者監督和調查的最好辦法,拒接電話。
前幾天,另一個地方還鼓搗出了更厲害的手段:直接讓派出所副所長暴打記者。
毫無疑問,此事與前兩天記者畢節被打一樣,當地方上“理虧”之際,他們就會選擇把頭埋進沙子里,然后默念“看不見看不見。”如果你已經看見了,他們會說:有多遠滾多遠。
為什么?
因為有些東西難以公開示眾啊,萬一你記者問了怎么辦?電話里什么都不敢說,想給記者泡杯20萬一斤的茶好好解釋解釋都不行。比如、
什么吊詭的養殖基地要投資13億?
既然都投資這么多錢了,農民土地流轉補償還能搞出問題來,鬧得人心不滿?本該賠給村民的錢進誰的口袋了?
最關鍵的是,此事之中似乎所有人都在虧本,完全不符合相對論。養殖基地停工,投資的錢不知道去哪了;農民地沒了,租金也沒了,賠了夫人又折兵,找個地方說理吧還要被罵……
就算是做生意也沒這個理吧?我把房子租給你,你特么突然說“我要出去旅游3個月,這3個月的租金就不付了。”有這種道理嗎?你不付錢倒是把房子還給別人,把行李帶走啊!
占著別人的地,又不給錢,還要囂張的讓別人滾,這副鎮長當起來,竟然有一股子滅霸的氣勢。你們再忍忍,說不定過兩年,這位副鎮長打個響指,直接讓一半的人消失。
盜亦有道,何況人呼?地方政府賣地賺錢,不予置評。但是你不能完全癡迷于招商引資,卻不顧國家生態保護和糧食安全的禁令,不顧世代耕種土地的農民利益吧?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等一個后續,看看是陰影遍地,還是從窟窿里灑下清光。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