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局發布《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里面寫道:中國大陸人均國民總收入為12608美元,屬于中等偏高收入國家。
這是真正的官方數據,準確性肯定是有的。而按照美元匯率,這個12608換成人民幣就是86753元,分到12個月,人均每個月工資7230塊。
有人說這個數據太假,我恰恰認為該數據非常真實。人均收入8.6萬并不奇怪,奇怪的是為什么要這么算。
我記得早在總理說6億人月收入僅1000元的時候,我查過各階層收入占比。總理是2020年說的,而我當時查到的數據自然是前一年2019。也是統計局發布的“統計年鑒”,其中顯示,月收入1000以下的有5.6億人;月收入1000到2000的有3.1億人;月收入2000到5000的,則有3.8億人……
至于月收入在5000和1萬之間,那已經是中等收入,才0.8億人。并且越往后越少,1萬到10萬的才0.4億……可見真正達標的,可能連5%的人都沒有。
除非用上陳平不等式,月收入2000人民幣大于3000美元,否則很難讓人產生什么驕傲的表現。
所以,現在這個人均月收入7000多,大家看看就好,意義不大。舉個例子,你跟馬云兩個人的平均年薪為200億,除了能解釋你跟馬云之間的收入差距太過離譜之外,不能證明任何問題。
因此這種統計年鑒,需要換種方式去統計。比方說“收入最低的那50%的群眾平均收入是多少,收入最低的80%又是多少?”
這樣一來,數據對比之下就能看得清現在的貧富差距了。看得清問題,才好解決問題。連正式的勇氣都沒有,窮開心是自欺欺人的表現。你以為這樣的報道會讓所有人自豪起來?實際上大家不過撇撇嘴就忘了……
這兩天中國電科的聊天記錄很火,有人就說了:這是咆哮一驚雷,憤慨第一槍,是996的末日。
聽著是挺動人的,其實就是在搞笑,如果問題這般好解決,那早就解決了。在昨天的文章里我就提過,之后不會有任何變化,咆哮的人會被開除,甚至會被同類企業拉黑,往后該怎樣還是怎樣,這件事便如泥牛入海,帶不來半點波瀾。
原因很簡單,過度加班、甚至違規加班出現的原因,從來不是某幾個領導單獨出現的問題。加班猝死的事件也發生過多起了,你們看后續帶來什么效應了嗎?并沒有。當人均薪資提高,崗位增加,可供人們的選擇越來越多之后,這樣的離譜加班現象會自然而然消失,否則吼出來的“萬眾一心”,也就是圖個嘴上一時爽罷了。
同理,當你看到我們接近高收入國家標準,人均月收入7000多的時候,真的自豪了、興奮了嗎?很少會有吧,因為你很清楚,這數據說明不了任何問題。甚至還會因此產生點煩躁感:臥槽,是不是物價又要漲的意思?
反之,當那6億月收入1000以下的人真正意義上能夠月收入5000以上時,不需要統計任何數據來證明或者表達什么,人們的幸福指數、驕傲感都會蹭蹭蹭飆升。當然,我指的是物價不要同樣飆的太離譜的前提條件下。哪怕月收入10萬,你要是連房都買不起,那還是扯淡。
北大某院院長林毅夫專家說,如果今年中國經濟能實現6%的增長,2025年中國肯定能夠變成高收入國家,完成人類歷史的一個里程碑。
我覺得,定大目標前不防先定個小目標?比如讓那6億人月收入超過5000塊。還是說在專家看來,后者才是大目標?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