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看見一段話,把我雷的不輕:
中航基金副總經理兼首席投資官鄧海清在接受采訪時,談到一些年輕人抱怨收入太低不敢消費。
鄧海清表示,現在很多年輕人真的很不像話,沒有錢花了就覺得是父母給的太少,或者覺得企業、老板給的工資太低。
其實很少有年輕人去反思,可能是因為自己的專業素質、能力水平不夠,那么所以才有那么低的工資。
重點是這句結論——鄧海清表示:
“對國內的很多的年輕人來講,其實你干的這點活,可能在泰國或者在越南,人家只要你的一半的工資就能干和你一樣的活。”
他要是只說年輕人想提升工資需要努力學習,這我還能理解,但是他前面無端就開炮批評年輕人這么多以后,最后話鋒一轉,露出了真面目!
潛臺詞就是,你年輕人別想著要太多工資,你敢說提升綜合待遇,信不信我老板把工廠轉移到泰國和越南去?一副說的好像經濟問題,全是因為年輕人不夠努力、吃苦耐勞導致的樣子!
——這就是典型的PUA了。
經濟發展的目的是為了大家生活越來越好,而不是為了大家可以長期吃苦耐勞的。
如果發展起步之前,是讓年輕人去吃苦耐勞。
然后發展起來以后,還是讓年輕人去吃苦耐勞。
——那我就好奇你這公司發展了個錘子?
現在國內國家政策天天講產業升級,什么是產業升級?就是你不能只是一個靠廉價勞動力的血汗工廠,永遠就賺那點人工的差價。這種企業是非常脆弱的,也是不可能穩定、持久的,所以國家強調產業升級。
從改革開放到現在,已經過了40多年了,如果說我們都發展了這么久了,你還跟我說,我們必須依賴血汗工廠,這不就是扯淡嗎?!
02
之前國內某些企業曾經引發了老百姓的質疑,認為他們純粹沒有自己技術,內部都是美國核心,自己幾乎就是一個組裝廠,而被全國輿論痛罵,我不評論這種質疑是不是對的。
我就是想說清楚,為什么老百姓會有這種反應?!說白了我們不就是想看見有屬于自己核心技術的企業嗎?
美國厲害吧?是目前的全球第一大經濟體,難道美國靠的是廉價勞動力優勢?
就算我國現在勞動力再廉價,也不能有清朝時期的老百姓,或者印度人的“命賤”吧?!這不是我詆毀這些人,而是說在清朝時期,封建社會是完全沒人權的,地主老爺想怎么對你,就怎么對你!
那清朝難不成后期很強大?!
工業革命以后,英國人可比清朝人過的好多了!難道當時英國人就打不贏我們了?如果按照某些專家說的,真的是勞動力越廉價,國家經濟越騰飛的潛在邏輯。那清朝應該分分鐘虐殺大英帝國啊!
再比如說印度吧!2003年,印度空軍僅在一年內就墜毀了52架飛機,“摔”機率穩坐世界頭把交椅。現在也還在摔,之前還把自己對華強硬的鷹派高層給摔沒了。
就是說這樣的印度,我不說他有多弱!至少沒人會覺得這種印度是可以比得上我國軍人的吧?畢竟當年就打過一次,他們被我國“血虐”!
那究竟是我國人均綜合生活水平高,還是印度人均綜合生活水平高?
——肯定是我國啊。
那既然我國人生活水平高于印度,為什么還是我國戰斗力比印度強?
因為生產力從來就和老百姓能不能吃苦沒有關系!新中國解放老百姓以后,老百姓過的更好了,國家反而才能更強大。
科技強國和藏富于民,就是這個道理。
清朝時期老百姓能不餓死就是幸福了,全國都是非常能吃苦的勞動力!結果清朝后期弱的要死,真正和經濟發展、國家綜合實力有關系的,是科技、是生產力,并不是勞動力能多廉價。
而且今天我國為什么強大?
因為在2023年的今天,我國已經是一個天眼”探空、神舟飛天、墨子“傳信”、高鐵奔馳、北斗組網、超算“發威”、大飛機首飛等等,現實中本身就在產業升級、科技蓬勃發展的國家。
——這叫我國發展經濟是靠廉價勞動力?!很明顯,趨勢反而是在脫離廉價勞動力模式!再比如說個典型的例子,就說京東的搬貨。
最早的搬貨,都是靠廉價勞動力的人工來搬運。
但早在2018年5月24日,京東物流首次公布了無人倉庫的“世界級標準”。由咱中國物流人自主研發的無人倉庫智能控制系統。
參考下圖,每日包裹量可達20萬個,實現無人化后,效率是傳統倉庫的10倍。
過去干這些事情,需要300人去做,現在一個人都不需要,完全脫離了廉價勞動力,但生產效率反而大幅提升。
從宏觀整體看,今天我國的科技發展,是什么樣的存在?
2022年11月21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世界知識產權指標》報告顯示,中國2021年提交的專利申請量達159萬件,約占全球申請總量的一半,連續11年位居世界首位!
此外,中國在2021年擁有的有效專利數量也達到360萬件,首度超越美國、成世界第一!
這么多高科技產業蓬勃發展,全部都在帶動中、高端就業,說明我國現在的發展,絕對不是單純靠的人力成本廉價。
說白了,在歷史上,就沒有一個大國的持久崛起,靠的是人力成本廉價!
03
最新情況,我看見美國又準備制裁華為了:
1 月 30 日,據路透社報道,三位知情人士透露,拜登政府已停止批準美國公司向中國華為公司出口大部分產品的許可證。
為什么美國這么恨我國高科技企業?
還是因為科技才是強國核心。
之前3G、4G時代都是美國領先的,但是5G方面我國對美國實現了彎道超車。這方面我國聲明1.8萬項專利,全球占比近40%,排名第一。我國累計建成并開通5G基站231.2萬個,基站總量占全球60%以上。
很多人可能會說,這5G有啥用啊!我壓根感覺不到啊!
幾方面因素吧,一方面是因為現在全國5G的基站還沒有全面鋪開,另一方面是因為5G真正改變,是在工業生產層面方面的。有了5G可以達到同步傳輸的速度,那AI化、智慧城市、智慧工廠等等人工智能產業,將在我國全面鋪開。
這些全部都是會大幅提升年輕人工作環境的。
換句話說,我們工作可以比過去更輕松了,按照某專家的話就是,咱的年輕人就又會變的“更懶”了!
其實說白了,科技進步就是這樣的,本來就是為了提升人的生活質量啊,如果是越科技進步,我們越得吃苦耐勞,那咱這發展了個錘子的科技?!
記住,發展本來就是為了讓你過的更好的。
當然,大家也不用擔心這些人工智能化會造成大規模失業。
過去汽車發明出來的時候,很多人也曾經擔心車夫會失業。結果最后是黃包車車夫考了駕照,變成出租車司機了。而汽車漫長的生產線和零配件,又帶動了無數產業工人的就業崗位。
就好像:
過去傳統人工搬運的倉庫,提供的是搬貨的底層勞動力崗位,拼的就是人力成本!所以又辛苦,也工資不高。
現在搞成智慧倉庫,所有的機械性生產有機器人來完成。而機器、程序、人工智能算法都是需要工程師、程序員的,這些人收入遠遠高于搬貨師傅。
你就想想看智慧倉庫這些設備和軟件,得需要多少供應商、零配件、軟件工程師啊!絕對產業鏈就業數量多于傳統,這樣瞬間了一目了然了。
產業升級以后,并不是就業崗位被人工智能消滅了,而是由低端就業崗位變成了中、高端就業崗位。
而中、高端就業崗位的收入更高,消費能力更強。就可以帶動更多服務業的發展,服務業擴大以后,又可以吸引更多就業了。
最終算下來,每一輪科技進步、產業升級,實際上都是創造了比原來更多的就業崗位、消費能力、生產效率的。
說以上這些就是告訴大家,產業升級這個事是實實在在的,是正在我國飛速發展的,并不是什么虛構的事情!
現在國家也在進一步支持我們加快產業升級的步伐,如果說產業升級帶來的人工智能、科技進步,真的只是消滅就業崗位,讓更多人找不到工作的話!那你以為咱國家傻啊?
之所以咱現在這樣拼命搞產業升級,那當然是產業升級以后,更能滿足大量人口的優質就業!
就在華為被美國準備制裁的時候,我看見一個內容在微博上刷屏了:
完全一模一樣的通稿,這說明拜登又撒“狗糧”了!
如果沒有華為這種高科技企業,我國哪來的大量高薪就業崗位?難道真和某“磚家”說的一樣,去回到最初窮的時候,去靠廉價勞動力賺錢?算了吧!
我國在5G層面,絕對是完全領先美國的,美國打壓只會加速我們自己研發的速度罷了~說白了,美國害怕我們的高科技公司!商業競爭不贏才玩手段的!
在這種情況下,我看見某“磚家”說什么,還要咱還是繼續去依賴廉價勞動力的“優勢”,我都不知道他在站哪一邊了!你難道是美國人嗎?希望我國永遠被鎖死在產業底層?!
難道未來我國經濟發展,不去靠華為這種高科技,而是和大清國時代一樣,去靠人力廉價?!
以上說這些,就是想告訴大家一個真相,現在都2023年了!如果還有“磚家”跑出來告訴你說:
“咱國家經濟發展慢了,就是因為你不夠吃苦耐勞,你不夠能忍受996加班!如果你不愿意吃苦,他們就威脅你,說要把公司和場子搬去泰國、越南......”
我建議你就回懟一句話:
“——趁早走吧!快點去潤越南去!我們絕對不攔著!”
——“中國人產業升級的決心,勢在必行!我們就是要過上更好、更輕松、更不用吃苦的生活,就是要比美國人過的更舒服!這才是發展的意義!”
也只有這樣,我國才能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
現代人比原來過得好,這絕不是變懶了,恰恰是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偉大證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