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等我也墜入深淵,還有誰為我傷悲?
每當看到爛尾樓的新聞,烏鴉心中都會泛起這般感慨。
這樣的悲劇已經在各大城市無數次上演,甚至包括了烏鴉的同事。
想想看吧,當你掏空了兩家人的六個錢包,不惜砸鍋賣鐵降低生活品質,就為求得一棲身之所!
可結果呢?無限憧憬的新房中途爛尾,希望化為絕望!
無數爛尾樓業主面臨著妻離子散的危機,本已困頓的生活雪上加霜。
只是,隨著這類的新聞不斷增多,令人逐漸麻木。
直到今年五月份,烏鴉在B站看到一個叫“環華十年”的旅行博主上傳的視頻后,內心再度如刀口劃過!
1
視頻談及的爛尾樓盤位于西安灞橋區,名為“易合坊”!
該樓盤位于紡渭路上,南鄰紡北路,北接310國道,華清東路,10分鐘可抵達浐灞生態區,周邊2公里(直線距離)內有2個地鐵站和51個公交站,可以說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更關鍵一點,易合坊周邊3公里范圍(直線距離)內有超過71所幼兒園,14個小學及11個中學,屬于教育資源高配小區,且入學便利,其本身的保值率也很高。而當時易合坊的開盤售價相較于其他同類樓盤均價低了好幾百!
這讓易合坊在10余年前開盤之初即成當地火熱樓盤,大量剛需群體紛紛被吸引。
易合坊開盤廣告圖
很快,易合坊在短時間內全部售罄,購房者們懷揣對未來的美好憧憬期待著自己的新家,其中大多為剛需。
但誰能想到,危機隱患早在他們走進售樓處那一刻就已埋下。
易合坊的開發商——西安四德置業有限公司從一開始就對購房者進行了欺騙,他們先是隱瞞了自己相關資質不全的事實。
從2012年開始,四德置業的對外售房都是在沒有相關手續的情況下進行的,這種情況一直到他們2014年摘地后補辦了手續方才終止,但更大的噩夢也隨即降臨——工地卻突然停工,施工隊連夜撤走,至此,易合坊工地開始了長達八年多的沉寂。
1287戶家庭的喬遷夢也在那一刻破碎了。
這些住戶絕大多數不是什么大富大貴之家,他們的愿望很簡單:在偌大的繁華現代都市中擁有一個屬于自己,遮風擋雨的家!
為了這平凡而簡單的夢想,每家每戶竭盡全力,甚至砸鍋賣鐵勉強湊上,將一家人,甚至幾家人數代的努力積蓄掏空,天下雖大,僅有這座容身之所。
如今唯一的新家變成了一座冷冰冰的爛尾樓,這誰能接受呢?雪上加霜的是,房住不了,貸卻不能停。
易合坊的業主們
于是,近1300戶家庭被迫一邊艱難維權,一邊更加辛苦地勞動還貸、糊口,同時還有額外一筆租金要付,一個月下來,幾無盈余,唯一支撐他們的動力唯有等待交房的希望。
怎奈,三年之后又三年,一晃又等了八年,如果從簽訂購房款時間來算,十年了!
十年之間,物是人非,許多曾經幸福的家庭為此鬧到離婚,更多的有情人也因此分道揚鑣,更有甚者,有的家庭購房時,孩子尚在腹中,如今已經小學三四年級卻還是擠在狹小的出租屋內。
易合坊的維權業主
但是,苦難卻并未打算遠離,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又給了這些家庭致命一擊。
面臨如此絕境,部分易合坊業主做出了艱難的抉擇:搬進爛尾樓。
于是,當有第一戶人家入住,并將自己的決定發到業主維權群后,立刻有人響應,最終,有300戶經濟極端困難的家庭選擇了集體搬進爛尾樓,以便相互有個照應,抱團取暖。
爛尾樓沒通任何水電燃氣,好在基本已經封頂,房間大體上裝好了窗戶,雖然家徒四壁,但好歹也是個家呀!
眾人都自覺選擇了自己購置的房屋,哪怕處在三十多樓的高層,也沒有想過暫時住進低樓層房屋,畢竟,那里是自己的家,再難也住得安心。
業主們自行購置裝配了防盜門,在光禿禿的毛坯房里搭建了簡易的灶臺,沒有燃氣,就自行搬運沉重的煤氣罐,沒水只能一趟趟下樓提水,勉強可以維持幾天的基本洗漱和洗菜,至于洗澡更是奢求,每個月能找地方洗一次已屬“幸福”。
用電的問題則有點棘手,照明尚能用太陽燈充電燈勉力維持,可手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則只能靠充電寶以及平時在外借用電源補充。
但這個屋子畢竟可以遮風擋雨,再搬進來一張床,好歹有個可以睡覺的地方了,只是,由于屋內墻壁、天花板上沒有刷粉導致掉灰嚴重,這使得床、沙發等器物從來就沒干凈過。
易合坊小區之外,滿是各色高樓大廈閃爍的萬家燈火與霓虹璀璨,小區之內,是業主們如難民般的生活,這種強烈的反差簡直堪稱魔幻。
當然,如果不是處在網絡時代,人們可能就看不到這些魔幻卻令人無限辛酸的場景。
2
“雖然是毛坯房,沒水沒電,但最起碼住在自己屋,心里踏實!”住在13樓的曹大姐一邊包著餃子,一邊用平淡的語氣向來訪的自媒體大V敘述著。
環顧四周,曹大姐屋里堆放著一堆塑料水桶,里邊是一家四口一點點從樓下工地水源處提來的水,可以勉強夠幾日的飲用和洗菜。
但上廁所則面臨著諸多麻煩,由于公廁在馬路另一邊,如廁的話,往返一趟至少半個小時。因此,一家人都盡量少喝水,上廁所大多在白天搞定,夜里需要解手就用夜壺,早晨再倒掉。
此外,生活中的一切都得精打細算著用,在飯店做零工的曹大姐每天早上只能倒一點點水,沾濕毛巾擦個臉,去飯店里刷牙,一個月里,唯有躲在飯店衛生間里洗了三次頭,洗澡不敢奢求。
由于沒電,一日三餐只能用小煤氣灶現吃現做,盡量不留剩菜。晚上屋子只有一盞太陽能燈取亮,為的是讓孩子們晚上寫作業時,能照明使用。
回想起這自己如今的慘淡生活,曹大姐思緒回到了11年前:那會她將12摞鈔票拿出來,當時年僅1歲的小兒子將其緊緊抱著,瞇著眼笑,曹大姐瞅準時機來了一張抓拍。如今,當她拿出這張11年前的照片時,兒子發出疑問:“媽,那些錢都去哪了?”
是呀,曹大姐沒辦法回答,如今要供養3個孩子上學,可自己由于學歷不高,只能依靠在包子店、食堂干著晚7朝5的夜班,月薪僅2800,而在疫情下這樣的工作崗位也并不穩固。
這種情況下,自己真的無力負擔額外的房租,只能搬進爛尾樓,而她至今都還欠著房東好幾萬塊。
“真的沒辦法了,如果有辦法,誰愿意住著爛樓。”曹大姐說完,包完了最后的餃子。
面對如此局面,大姐沒有任何的情緒波動,因為她明白,抱怨于事無補。
實際上,早在2011年初易合坊開售時,曹大姐就已經被折騰得心力交瘁。當時,因為看好易合坊價格和地理位置的優勢,再加上銷售巧舌如簧的宣傳,自己就咬牙購買了一套。
結果,當她捧著好容易積攢的12萬去售樓處時,卻被告知:樓盤五證還不齊,不能簽合同。結果,12萬只換回來一份《內部購房合同》和一張收據。
結果,在2015年,房子徹底停工前夕,曹大姐卻被告知:自己原本選購的97平房子居然被私自賣了。
曹大姐一家當時不同意,也和房產商鬧過,甚至發生過肢體沖突,可最后只能無奈接受開發商的所謂“解決方案”——改買更大的120平戶型,價格不變,但需要再補4萬首付。
于是,曹大姐東拼西湊的4萬補足了首付后,才拿到購房合同,接著,房子爛尾。
13號樓的李娜,67歲了,前些年出了場車禍,背上和腰上至今有鋼釘;還有老人爬不上樓,在小區的乒乓球臺上躺了一夜。
經歷如此多的悲傷劫難后,曹大姐看似心如止水,反倒寬慰采訪的博主:“心里又高興又傷悲,苦要去跟誰說呢,誰都不會理解自己,只要自己理解自己。但無論如何要喜氣一點,這樣心情也好一點,咱中國人喜歡喜氣!”說著,曹大姐露出了樂觀且心酸的笑容。
曹大姐頓了頓,沉默了片刻,又補充道:“只是,咱這農村人,半輩子一輩子的血汗都在這了,我就擔心,這個房子沒有了,這輩子也都住不上新房子了”!
說完,曹大姐輕輕撫了撫窗戶上貼著的春聯。
像曹大姐這樣的歷經,不是個例。
同樣是易合坊業主的簽哥夫婦雖然沒有入住爛尾樓,可他們如今的生活也舉步維艱。
當初這個房子的兩家父母共同出資的,原本是新婚夫妻倆的婚房,卻因為爛尾,二人一直只能租房居住。
如今,他們已經有了一個6歲的可愛女兒,但女兒卻因為戶口沒法錄入,導致上學困難。
夫妻二人的生活暫時還能勉強維持基本生存,加上他們也不想讓女兒受太多苦,還在堅持租房。
但女兒很懂事,面對生活的艱辛,她自記事起就懂得幫父母分憂,簽哥說,自己女兒知道這座沒建好的爛尾樓是她本該擁有的新房子。
因此,女兒很喜歡跟著他時不時來一趟易合坊看看,萬一能看到恢復動工呢!
此外,小女孩也很喜歡這類的氛圍,因為這里的叔叔阿姨、爺爺奶奶都很親切。簽哥一家有時候也會在自家的毛坯房內停留,墻上貼著小女孩親手畫的畫。
采訪那天,小女孩在屋內彈著電子琴,一家三口一起唱著歌謠:我是一個粉刷匠,粉刷本領強,我要把那新房子刷得很漂亮!
簽哥的妻子邊唱邊抹著眼淚,他們還是懷著希望,期待真正住進寬敞明亮的房間。
而住在13樓的李奶奶的故事更令人唏噓落淚。
這套房子是李奶奶的兒子、媳婦兩家人購買的,原本這里“上乘”的居住、教育環境令一家人開心了很久,李奶奶和老伴還有親家公都覺得:苦了一輩子,總算熬到頭了。
結果,更大的苦難接踵而至,2015年房屋斷供后,一家人的生活陷入困頓,彼時,李奶奶剛過60歲,孩子也還“年輕”。面對爛尾,他們咬咬牙,邊還房貸、邊維權、邊在外面租房子過活。
可到了2020年后,由于疫情的不斷反復,奶奶一家狀況急轉直下。
李奶奶和老伴以及親家公此前因為看病、還房貸幾乎將積蓄耗盡,加上自己的兩個孫兒也有供養,最終,作為頂梁柱的兒子兒媳再也扛不住了,全家人最終搬進了13樓自己的“新家”。
李奶奶和兒媳
李奶奶因為遭遇過意外事故,身受重傷,經過手術治療,身上留下了12顆釘子,右腿更是經過多次手術才保住,花去了家里十幾二十萬的積蓄。
在這種極端困苦下,李奶奶每天都拖著傷腿在13樓間不斷攀爬提水和如廁。
這段路程并不好走,連身強力壯的采訪博主都累得氣喘吁吁,更遑論一個有著嚴重腿傷后遺癥的67歲老人。
尤其是天黑時,李奶奶需要打著手電筒小心挪步,別人一次就能提完的水她得再分好幾次,中途還要歇息,以免出意外。
終于,進到了屋子,映入眼簾的是空蕩又破敗的土坯房, 唯一亮眼的是在窗戶上那幾面鮮紅的五星紅旗映襯下的遠處萬家燈火。
采訪時由于正值冬末,斷水斷電屋子內是透骨的寒冷。
“睡覺時,這衣裳不敢脫,都連身滾。”奶奶無奈地說道。
為了減輕兒子負擔,多存些錢給孫子們讀書,奶奶的生活亦是能省即省。 一日三餐除了掛面就是饅頭,最多只是加點蔬菜。
對于自己的苦難生活,奶奶同樣沒有怨言,只是用濃重的鄉音說道:“咱現在也就這樣的條件,又買不起好的,家常便飯能搞點吃都不錯了,病當然也是不敢病的,每天自覺督促自己吃降壓藥,希望能走能動不拖累孩子!”
她的語氣很平靜,仿佛只是在和他人講述一個和自己沒關系的悲慘故事。
而對于未來的生活,李奶奶的希望很“卑微”:“有咱老百姓也沒有要求,你說給水給電,給這些老百姓供上老百姓都高興了!”
這樣的小小愿望,奶奶吃了大半輩子的苦,期許了整整十年,依然沒有著落。 只能坐在一所家徒四壁的爛尾房里,繼續消磨著等待。
奶奶說到自己來自延安農村地區。當年教員領導中國革命勝利老區延安的老人,如今遭逢橫禍,直得讓人感嘆:今日歡呼孫大圣,只緣妖霧又重來!
在易合坊,還有拼盡全家之力置業,最后卻導致“家破人亡”的農村大姐;因為居無定所,別無選擇只能入住的環衛工人……
大家的想法很一致:住爛尾房我也不嫌爛尾,最起碼不用掏房租了,錢真是不夠用了!
讓人欣慰的是,易合坊之后陸續得到不少自媒體和專業媒體的曝光,項目也在當地有關部門的介入下迎來了重啟,房子確定在2022年11月下旬交付。
本以為這件事能迎來一個難得的歡喜結局,也給廣大受累于爛尾樓的老百姓們探索出路和希望,誰成想,卻再出波折。
3
11月18日,許多易合坊業主都接到了這樣一個通知:立刻前往項目現場收房。
眾人先是感到吃驚,進而疑惑,然后就是憤怒。
有業主在咨詢律師后,發現通知中所謂的流程完全不合理:居然是要求業主先收房再驗房,但正常來說應該是先驗房才收房,不僅如此,還要求業主要先繳納大修基金和3個月的物業費后才能收房。
更讓廣大業主不可接受的是,這建好的新房竟然存在諸多明顯弊病。
烏鴉通過朋友聯系到了一名易合坊的業主林先生得知:
樓房雖已通水通電,但這只是“臨水、臨電”,沒有接入西安市水網和電網,在沒有水電表的情況下,電費居然要按平方收費,比正式的電費貴一倍以上,并且暖氣也沒通。
至于房子內部依然處在毛坯狀態,這種著急趕工建成的房子要是嚴格去驗收,大概率是不及格的。
9月,易合坊初步通電
此外,在收房前,業主竟然還需簽署一份條件頗為苛刻的補充協議,其中第一條竟然就是“乙方同意按照房屋現狀接收房屋”,而且補充協議里的房屋面積僅為預測面積,尚未有實測面積。
這無疑是霸王條款。
而根據灞橋區法院的公告,此次交房實行分批交付,未接到四德公司清償手續通知的人員,不得進入管理人辦公室、四德公司售樓部和項目現場。
但上述情況還只是“開胃菜”,真正令廣大業主無法接受的是所謂的“續建費”。
林先生反映稱,早在2022年7月下旬,也就是易合坊工程續建工程啟動不久,灞橋區法院組織召開債權人會議,對重整計劃草案進行了分組表決。
經表決,職工債權組、稅款債權組通過了重整計劃草案,購房債權組、工程款債權組、小額債權組和普通債權組未通過重整計劃草案;7月28日,灞橋區法院組織未通過的購房債權組、工程款債權組、小額債權組、普通債權組再次表決,其中小額債權組表決通過重整計劃草案,其他債權組仍未通過重整計劃草案。
但最令業主們不能接受的就是所謂的續建費,據傳是1800元/平方,但具體的數額目前暫時未知。
易合坊破產重整管理人在8月曾向媒體透露稱:具體的續建非要得等債權人同意,確定后由法院對外公布。
易合坊的大多數業主們都表示不能接受。
維權的業主們
林先生表示:易合坊近1300戶家庭中,絕大多數都是剛需,且全部的身家就是易合坊這套房了,擁有一套房產以上的“富人”基本沒有,大多數業主根本無力負擔所謂的“續建費”。
要知道,即便是按照易合坊的較小戶型去計算,這筆錢也得有20萬左右。
這筆錢對于如今艱難生存的易合坊業主們來說,簡直是把人往絕路逼!
易合坊業主群截圖(林先生提供)
更有許多業主憤怒地表示:10年時間就這么耽誤了,我們業主沒有按期收房獲得賠償就算了,如今反倒要求我們再交錢,這種不合理的訴求不能接受,我們會抗爭到底,更何況,這抗爭不僅僅是我們易合坊,假如這一次就遂了這幫無良開發商的愿,那以后全國其他的爛尾樓都得這樣處理,這得逼死多少窮苦的百姓。
維權中的易合坊業主們
林先生還告訴烏鴉,9月份,曾有相關部門的領導來視察安撫——無條件原價交房,水電氣暖一應俱全——如今卻是這樣的結局,令人不解。
于是,廣大業主們一直向信訪部門反映這個問題,希望可以得到解決。
根據今年11月16日西安市灞橋區人民法院的(2018)陜0111破1-7號《民事裁定書》,批準西安四德置業有限公司重整計劃草案,終止西安四德置業有限公司重整程序,對購房債權進行債權清償。清償方式主要包括房屋清償和貨幣清償。
雖然一般情況下,原則上是采取房屋交付方式清償,但裁定書上也明確了另一種清償方式貨幣清償,則是在扣除銀行主張的相關費用后才能獲得清償。
由于目前易合坊的房價相較于開盤時已經翻了一倍,如果再讓業主們拿著以前的首付款來買房肯定是買不起了,所以業主們基本都選擇以房屋清償為主。
但灞橋區法院的裁定書是這樣說明的:選擇以房屋交付方式清償有一定條件,那就是“因四德公司資不抵債,導致項目爛尾,進入重整程序后,需投入資金進行續建,選擇房屋交付清償的債權人,需在辦理不動產權證書時補繳重整受理后發生的續建成本”。
雖然購房債權組、工程款債權組和普通債權組表決未通過重整計劃草案,但重整計劃草案中對購房債權人所享有的購房債權將以交付其所購房屋的方式獲得全額清償,不選擇交付房屋的購房債權,其購房款將獲得全額貨幣清償,購房債權組債權未受到實質性損害。
同時,因選擇交付房屋方式清償債權的購房債權人需在辦理不動產權證時補繳續建成本,承擔了破產重整受理后所添附在該特定房屋上的成本,因此向購房債權人以交付房屋方式清償債權,并未損害其他債權組債權人的權益。
根據裁決書,林先生等業主通過律師了解到:這裁決的意思是,如果不繳納續建費,就辦不了房產證,包括以后的落戶或者子女上學問題,都跟房產證有關系。
交房日當天,沒有業主來收房(林先生提供)
易合坊附近的灞橋區東城第六小學屬于區重點學校,相當一部分業主就是沖著這才咬牙買了易合坊,如果孩子不能入學,那等于一切都白費。
一般而言,爛尾樓續建費用主要有四大來源,即建設方墊資、投資人融資、購房人集資和破產財產清償(債權人承擔)。
其中,由購房人承擔續建費用存在較大的爭議。
而林先生等業主也和法律相關的親友了解到更多相關律法,其中關鍵的一條是:在購房人已經足額繳納房款的情況下,購房人已經盡到了自己的付款義務,如果房屋尚未建好,后續續建費用應當由開發商來承擔。
這聽著似乎對業主很有利,但灞橋法院的裁決卻給廣大業主們迎頭潑了冷水,如果拒絕繳納,就不能按照重整方案享有對應的權利。
易合坊業主們自安防盜門的鑰匙(目前門鎖全部被開發商更換,無法打開)
假如業主們不得已選擇以貨幣進行清償,所造成的原購買價與現在市場價之間的差價,導致以原有價格買不到現在的房屋,屬于間接損失,在法律上是不予以賠償的,當初合同中明確標明開發商原因造成爛尾的除外。
現在易合坊的業主們都面臨著一個艱難的抉擇……
在臨時居所寫作業的易合坊業主孩子
尾聲
截至烏鴉發稿時,從林先生那邊獲悉,已經有幾十戶經濟條件相對好的業主無奈選擇了收房,因為許多人家都有子女結婚、上學以及老人進城居住的剛需,再也沒有精力去耗費在這里了。
無奈收房的業主沒有笑容
林先生最后專門和烏鴉說道:“總之,我們先住進再說,畢竟現在的臨時居所條件惡劣,已經難以為繼,但是,續建費這個事情,我們大多數人都會繼續抗爭下去,從搬進爛尾樓開始到現在的所有的苦難斗爭都會被寫入我們的家譜,成為家族的榮耀,被后代傳唱。
現在,看到孩子們臉上終于出現了無憂無慮的笑容,一切終歸會好起來的。
6歲的小女孩期待搬進新家
況且,我們易合坊終歸是幸運的,起碼還能看到自己的家建好,可其他城市還有無數和我們一樣,甚至處境更糟的爛尾樓受害者,他們是人財兩空,既拿不到錢也拿不到房,他們何以為家呢?”
烏鴉校尉整理編輯
首發于微信公眾號:烏鴉校尉(ID:CaptainWuya)
如需轉載,請后臺留言。
分享給朋友或朋友圈請隨意
參考資料:
文中部分資料及圖片由易合坊業主:林先生、簽哥、李奶奶、曹大姐等提供(收集BY 烏鴉校尉、知乎:狼天行VVL)
B站、抖音:環華十年、西安老字號易合坊、安得廣廈易合坊、峰哥亡命天涯、爛尾十年、賽博情報站
鳳凰網:《買房十年爛尾8年,復工在即卻讓業主交20萬續建費,相關回應來了》
每日經濟新聞:《爛尾8年終復工,續建費1800元/平?官方回復:按計劃在進行重整復建》
澎湃新聞:《買房11年,300名業主住進西安灞橋區爛尾樓》
海報新聞:《西安易合坊爛尾8年迎交房 業主:未達驗收標準,還要再交續建費》
陜西廣播電視臺:《居易合坊不易,“爛尾”八年,購房者住進毛坯房》
北京青年報:《買房11年,300名業主住進爛尾樓......》
西安房哥:《易合坊1800/平米續建費合理嗎?》
Thomas看看世界:《爛尾樓里的微光》
創意鋪子:《救救他們:被疫情時代「逼上絕路」的一群人》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