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案件起因是一個樹枝。李姓鄰居家樹枝長出墻外,影響王某三輛車出行,王某多次到李姓鄰居家交涉,鄰居不但不解決,還說我家的樹枝礙你什么事,明顯有欺壓人,無奈王某自行砍掉樹枝。李姓家人辱罵一整夜,要求賠兩萬元,派出所調解,說雙方都有錯,賠一千元,王某不服,派出所找鄰里了解情況,王某認為鄰居拉偏架,調解過程中,李姓家人再次毆罵王某,王某憤怒殺人。王某是一個困難貧窮家庭,為人老實。這個案件與歐金中(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平海鎮上林村人)案件、張扣扣案件有性質相同之處,都是發生在一個村里,都是一件小事,都是老實人被惡鄰欺壓憤怒殺人。
鄰里之間的事情,不禁讓我想起三尺巷的故事。清代開國狀元傅以漸,在京城為秘書院大學士,家中因為宅基糾紛,修書一封,希望他能為家中撐腰。收到家人來書,遂修一紙家書:“千里修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看后,自感慚愧,主動讓出三尺,鄰居知道后,也深感慚愧,讓出三尺來,于是就形成了今天的六尺巷。
封建社會鄰里之間尚能有如此美德,而今社會主義鄰里卻因一個樹枝拔刀相見。
這都是不該發生的事件,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成為多人被殺的惡性案件,讓人痛心。為什么?為什么?為什么?
殺人者都是村里的貧窮人家,都是老實人,都是受到了富裕人家明顯的欺負,都是沒有得到公平的解決,心中有怨氣。老實人要么是隱忍不發,要么就是火山爆發。老實人不是任人擺布的泥團;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老實人有著巨大能量,在戰場上會成為英雄;在工作中會是勞動模范:在社會中是善良人;在受到不公平時,會奮起反抗。欺壓老實人的人一定是惡人,難到它們的死不是罪有應得嗎?
人性何以成為惡性?富者何以為富不仁?金錢至上的拜金主義把金錢置于善良至上、置于社會公平至上、置于道義至上,當善良受到凌辱,公平被踐踏,道義被蔑視,社會必然混亂。
《論語》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而今天在拜金主義至上的風氣中,富人為富不仁,窮人也無法忍受、無法獲得改變的機會,于是社會怨氣增加,人與人之間戾氣增加。
三個案件,十幾條人命,本是不該發生的事,卻成為重大社會悲劇,讓人痛心、發人深思。
一條樹枝,七條人命,當然是當事人的悲劇,但根本上是我們社會的悲劇啊!
《論語》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而今天在拜金主義至上的風氣中,富人為富不仁,窮人也無法忍受、無法獲得改變的機會,于是社會怨氣增加,人與人之間戾氣增加。
毛主席建立的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人與人之間發展的是集體主義精神,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熱愛勞動等社會主義美德,而非金錢才是衡量一個人貢獻、成功大小,甚至品德高低的唯一。悲矣!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