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崗因白菜價的房子而紅,也因白菜價的房子而引發諸多爭議。在此之前,鶴崗是個默默無聞的東北城市,資源枯竭,人口流失,已經很多年。從最初的驚喜,到現在的質疑,默默無聞的鶴崗預定了好幾年的熱搜。它反映的并不是鶴崗這座城市有什么特別,而是其它一二線大城市的畸形和壓抑,讓普通城市鶴崗成為了卸下壓力的地方。
隨著鶴崗買房成為一種現象,房產投資博主也終于關注到了這個地方,潑冷水的論調隨之而來,譬如鶴崗沒有經濟、沒有就業、沒有教育、沒有醫療,房子不值得買,也不會升值……這就有些滑稽了,來鶴崗買房的青年心已經夠涼了,還需要再冷卻嗎?有誰是沖著鶴崗有騰訊京東總部來的,有誰是為了孩子高考移民的,有誰是為了治療疑難雜癥來的?最初來鶴崗的一群人,本來就是打算平躺的,你還給念上投資邏輯了。
房產博主是拿傭金的,他們只是擔心基本盤不穩,他們又不會來鶴崗開業,當然要鄙視一番。對于受眾,有錢的跟著他們買房,沒錢的順著他們吆喝,總之都團結在他們主理的大城市周邊,最好不要亂了隊形。所以真正打開鶴崗安居客的青年,就是打算出列的人群,最怕的就是人都跑了沒人排隊了。
白菜價的房子,有什么值不值的?你幾萬塊買個包,值嗎?大城市打工十幾年也買不下一個廁所,值嗎?
都說大城市容不下肉體,小城市容不下靈魂,然而其實,靈魂也需要一個居所。常年蝸居在租來的狹窄昂貴的空間里,靈魂是很疲憊的。很多人鶴崗買房并不急于去住,他們通過遠程看房、下定、甚至請中介代裝修、房產證還包郵,身在廣州就把房子給買了,買了就踏實了。這間在遠方靜靜等著自己的房子,暫時并不為盛放肉體,而是給游蕩的靈魂安居的,甚至可以稱之為家了。
只有經歷過大城市的漂泊和擁擠,才能體會到獨立空間的珍貴,僅僅這種舒心的感覺也是無價的,買個鉆石不一定有它踏實,為什么不值呢?
一直以來,大城市的樓市販賣的不是安居,而是焦慮。買不上房怕它漲,買上了房怕它降。就算幸運上車的,先掏空上輩六個錢包,再抵押這輩三十年時光,你不會有那種“終于有家了,從此放心了”的感覺,你只會更緊張自己每月的入賬,時刻擔憂著失業,房子會不會爛尾,資產會不會貶值,真貶值了是斷供還是咬牙堅持,真爛尾了是打12345還是跳樓……如今,所有擔憂的事情都在次第出現。在這樣的房子里,靈魂也睡不著覺。
閉眼買房跑贏工資躺贏通脹的時代過去了。從前搭著經濟騰飛的快車,二三十年貸款意外地幾年就還完了,但今天,說三十年就得扎扎實實當三十年牛馬,不會有驚喜了。在簽下賣身契之前,一定要想清楚。
買鶴崗房子不用想,它真正買的是一處居住空間而不是無盡的焦慮了,睡進去你就可以安眠,不用想著明天一睜眼要面對多少房貸了,這樣的空間才能稱之為家,不管它多小或者多老。而背著貸款的嶄新三居,那不過是關押你三十年的牢房。
鶴崗沒有做什么,只不過是還原了房子的居住本質,就讓很多人坐不住了,這個真相有那么可怕嗎?
第一批去鶴崗的人,是真的萬念俱灰打算去躺平的,沒想到卸下了都市的壓力之后,疲憊的靈魂這么快就活了過來。一座對你無所要求的純粹居所,就是有這樣的力量。他們居然又找到了創業的機會和創業的激情,有人做畫師、有人直播帶貨、有人當起了中介……當地確實缺乏就業機會,但互聯網沒有省界。我們早就生活在互聯網上了,有一半的人都可以遠程工作,今天才發現何必困在大城市的水泥森林?
買房投資的理念把大家都迷惑了,所有人都在盯著那一點點地方,鉆入了地產經濟的圈套。很多不可復制的稀缺借口譬如產業、教育、醫療,可它們真的值你的三十年青春嗎?你住在騰訊、阿里總部十公里內的地方,就能成為它們的員工和高管嗎?你買在能看見東方明珠的地方,觀光電梯的門票能分你一毛錢嗎?
教育和醫療真的有那么昂貴嗎?北京上海和成都的大醫院里,也都擠滿了外地就醫的患者,房子比高鐵票便宜嗎?另外關于教育內卷的真相,越是大城市孩子負擔越重,不用爭辯,你去北京上海看看。在各地高考錄取率排行榜中,你們只看到了高居榜首的北京、上海,卻沒看到緊隨其后的西藏、青海等欠發達省區,然后就是東北三省,并沒那么難,也沒那么卷,教育質量還不低,畢竟原來老工業基地的底子。
今天新上的熱搜是#鶴崗被確定為中等城市#,它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小,不是縣城,而是地級市,擁有完善的生活和商業配套,擁有三甲醫院和省重點中學,這個配套半徑如果放在北上廣,能把房價炒到天上。鶴崗什么也沒做,僅僅是還原了居住的本質,僅僅是剝離了所謂教育和醫療資源的要挾,它們沒有那么值錢。在投資客遠離之后,它讓樓市浮出了真相,這才是鶴崗現象的本質,有誰在害怕真相?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