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澎湃新聞,李大媽在一家新開不久的健康管理中心陸續充值了10余萬元;今年年初,董某某稱公司新研制成功一款“防癌針”,對外零售價120萬,可以給她38萬一針的內部價;于是李大媽東拼西湊陸續支付董某某21萬;后來,李大媽家人發現情況不對追問資金用途,李大媽據實以告,家人立即向杭州蕭山區警方報案;最后,騙子被抓獲后,稱是用可樂冒充“防癌藥物”,并且因害怕出事,并沒有給李大媽注射,只是扎了一下假裝打針。
騙子的如意算盤打得很好,反正人得癌癥的幾率不高,只要沒得就可以糊弄過去。
當然了,120萬的抗癌針也是有的。
然而,這120萬元一針的抗癌針并不是如宣傳所言的“抗癌神藥”。這個藥叫做CAR-T療法,全稱叫做“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簡單說,就是應用患者自身的T淋巴細胞,經過基因技術重新改造,讓它從一個普通戰士變成‘超級戰神’的方法。但是,目前而言,這種技術面對適應癥范圍并不高,僅僅針對血液腫瘤有一定效果,對肺癌、肝癌、大腸癌、乳腺癌等患者更多的癌癥,都沒有被成功運用過。并且,哪怕是適應癥型,患者在接受CAR-T治療后,仍有較大部分患者面臨治療緩解后的再次復發風險。
再有,最近幾年輿論上吵得比較火熱、甚至官方背書的HVP苗,從宣傳上來說,主打就是可以有效降低女性宮頸癌的發病(主要是防病毒),從最終效果來說,就是“防癌”(關于其爭議,筆者在《自帶熱搜體質的HPV疫苗,打還是不打?》一文中略有論述)。
李大媽要是有心,日常生活中關注HPV苗的廣告(反正已經打到很多小區里面了),或者網上一搜,看到那兩個案例,還真會感覺是那么回事。
騙子在這里利用的就是信息差,用真假摻半的信息來糊弄老年人。
除了類似的信息之外,他們還會ps和“大人物”的合影,造假公章、造假國家重點專項工程等等。對于許多老年人而言,他們并不清楚,類似的造假,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是輕而易舉的事。
再加上,如果這家健康管理公司的服務態度比較好,日常的保健還多少有點效果,那么,老年人想不上當都難。
還有,最最重要的是,老年人隨著身體機能的下降,會出現花錢買健康的心理需求。出于對死亡的恐懼,許多老年人會尤其關注與健康相關的信息。其中一些老年人會變得固執和小心,哪怕子女對其很好,也會偷偷摸摸的,一點都不讓年輕人們知道,或者干脆我的事不要你管。
而一些不法分子就抓住他們的這種心理需求,采用免費義診、免費旅游、免費雞蛋等方式吸引一直節儉過來的老年人參加,再通過噓寒問暖等方式與老人家們套近乎,最后結合那些半真半假的材料,忽悠老年人購買他們那些沒有什么療效的保健品/藥品。
這里又涉及到另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老人家們同樣有社交的需求,他們希望能和人交往,希望能被人關心,然而,目前的大環境下,在高節奏高強度的工作中,子女往往都忙得分不開身,且不與老人住在一起,匆匆一見甚至還有很多家庭瑣事中的爭吵。相比之下,子女和老人見面往往都是不要干這個那個干不得,但是騙子們基本都是順毛捋,還一口一個叔叔阿姨,叫得比誰都甜,跑腿跑得還勤——誰更討喜,一目了然。
這種心理需求的空白,不是被宗教所填補就是被騙子所填補。
在家庭和基層缺位的前提下,想要防范,真的很難。
但是,家里有老人的,要說如何防,也不是一點辦法都沒有。唯一的辦法就是多關心老人,多和他們聊聊天,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了解他們每天在忙什么擔心什么關心什么。
只有情感建立起緊密的紐帶,才有可能進行下一步,就是和老人約法三章,重大決定包括治病/保健/大額支出之類的,一定要向親人征求意見。至于看病,那一定要多找幾個專業醫生進行比對。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