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一詞,最早見于南梁沈約的《到著作省表》:”臣藝不博古,學謝專家。"
清朝薛福成的《應詔陳言疏》亦有云:“中國則不然,凡百工技藝,視為鄙事,聰明之士不肯留意於其間,此所以少專家也。"
專家的字面意思,是指特別精通某一學科或某一項技藝的專業人士。
現在的中國,專家特多,尤其是醫院,那掛在網上、墻上的都是專家。掛上網掛上墻的專家是否醫術精湛,能否手到病除不得而知,但他們的門診號卻一定是昂貴的。
這不,湖南省長沙市的張先生因為自己才11個月大的孩子哭鬧不止,才發現孩子口腔上顎有一塊黑色不明物,他先是帶著孩子去省兒童醫院檢查,由于醫院沒有找到原因,他就在網上花302元掛了湘雅醫院的特需專家門診。
張先生通過網上查詢,自己所掛的湘雅醫院口腔科專家翦新春既是教授,又是長者。他以為,翦教授一定是一位醫術高明、醫德高尚、態度和藹可親、能夠手到病除、值得患者信任的健康“守護神"。
8月31日,張先生夫婦帶著孩子來到湘雅醫院,直奔翦教授門診室。
可是,張先生萬萬沒想到,現實中的翦教授完全超乎他的想象。在給孩子看病的過程中,這位翦教授不僅態度冷漠,而且對孩子動作十分粗暴,弄得孩子哇哇直哭。
張先生夫婦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因為對面這個人是專家,孩子還指望他看病,所以對這個人的冷漠和粗暴只好忍氣吞聲,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孩子受委屈。
翦專家經過一系列檢查后,給出的診斷結論是,孩子口腔上顎的黑色物體屬于先天性腫瘤待排,需要預交30000元費用,全身麻醉后手術,并要求張先生夫婦馬上帶著孩子去辦理住院手續,說他會立即安排手術。
聽到這樣的診斷結果,張先生夫婦如五雷轟頂,怔在那里半晌都說不出話來。在翦專家的催促下,他們抱著孩子心急火燎地來到住院部,卻被告知暫時沒有床位。
沒有床位,辦不了住院,孩子手術的事情只能向后延期。
走出湘雅醫院后,帶著對檢查結果既壓抑又懷疑的心情,張先生夫婦連家都沒有回,又帶著孩子來到省人民醫院,掛了一個普通醫生的號。
這位普通醫生態度非常好,檢查也非常仔細,他借助棉簽試探了一下孩子口腔里的黑色異物,異物居然掉了下來。
經過仔細辨認,確定異物是一片蓮子殼。
這時,張先生的妻子突然恍然大悟,之前確實給孩子吃過蓮子,想必一定是當時不慎,蓮子殼被孩子吃到嘴里,卡在了口腔上。
在回家的路上,張先生越想越怕,越想越氣。
怕的是,耍不是湘雅醫院住院部暫時沒有床位,在辦了住院后,翦專家肯定會把孩子弄上手術臺手術,11月大好端端的孩子被全麻被手術,后果不堪想象。
氣的是,像湘雅這樣全國知名的大醫院,里面的專家居然如此不專業,把一片蓮子殼診斷為先天性腫瘤,還要求交3萬費用立即住院立即手術,這哪是治病救人,簡單就是謀財害命。
張先生氣不過,便在9月6日把自己的就醫經過曝光到了網上。
看到這里,大家肯定特吃驚:怎么又是湘雅?
沒錯,又是湘雅。
湘雅醫院跟湘雅二院一樣,都是國家衛健委直管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教育部直屬高校中南大學的附屬醫院。
上個月,湘雅二院創傷中心副主任劉翔峰被曝"在醫療過程中發現病人有異物傾向就直按腫瘤來處理"。
這個月,湘雅醫院口腔專家翦新春僅憑看兩眼就診斷孩子患了先天性腫瘤,這跟"一有異物傾向就直接按腫瘤來處理"的劉翔峰不是如出一轍嗎?
劉翔峰事件,引起國人共憤,湘雅二院網上回應一份情況說明書就再無下文。
面對公眾的憤怒和不滿,湘雅醫院醫務科一名工作人員在9月8日接受媒體采訪時稱,醫院已經收到這一情況,后續會給家屬一個解釋。
這位工作人員還表示,關于異物到底是不是蓮子殼,他們醫院會組織討論。
"醫院已經收到這一情況,后續會給家屬一個解釋。"
大牌不?
"異物到底是不是蓮子殼,醫院會組織討論。"
荒唐不?
如此惡劣的醫療事件,醫院想的不是調查事發經過和涉事醫生,而是調查異物究竟為何物,這算什么回應?
難道異物不是蓮子殼一定是腫瘤不成?
那腫瘤用棉簽動一下就會掉下來么?
公開信息顯示,涉事醫生翦新春出生于1951年,今年已經71歲高齡。此人1975年畢業于武漢大學口腔醫學院,1986年畢業于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研究生院,獲醫學碩士學位。目前擔任湘雅醫院教授、一級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是知名口腔醫學專家。
老教授、老主任、老導師、老專家還會把異物蓮子殼診斷為先天性腫瘤,這到底是誤診呢?還是故意誤診呢?
劉翔峰事件,湘雅二院至今還沒給國人一個明確交待。
翦新春事件,湘雅醫院派一名醫務人員出面接受媒體采訪說一番避而不談的話,就算是對國人的交待么?
難道在湘雅的某些主任、教授、專家眼里,本來每一位患者就是可以肆意開發的金礦?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