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了一套買兩套,買了兩套買三套,買了三套買四套。”
聽上去是賣煎餅卷大蔥的,其實是賣房子的。
印象中是在夜幕降臨煙霧脹氣的小吃街,其實是在光天化日富麗堂皇的主席臺。
依稀間是滿頭大汗的煎餅大媽,其實是衣冠楚楚的縣委書記。
記憶里圍觀的是走過路過行色匆匆的食客,其實在場的是畢恭畢敬笑容可掬的領導。
相同的是他們都很賣力喊叫,聲嘶力竭。
相同的是他們都在傾情兜售,不遺余力。
相同的是他們都不打草稿,張嘴就說。
不同的是一則賣的是自家產品,一則為他人叫賣。
不同是是一則為養家糊口為生活所迫,一則為資本站臺,另有所謀。
不同的是一則為人間煙火,一則為模擬現實。
由此想到三句俗話:
“言由心生”。所謂什么人說什么話,什么鳥唱什么歌。老百姓為了一套住房的首付,鏟干三個家庭的家底,搜盡四個人的口袋,還要為公攤面積斤斤計較精打細算。領導們卻可以如此的風淡云輕,三套四套的買,把買房真的當成買煎餅。盡管我知道他們屬于“先富起來”的階層,他們早已實現了財富自由,但我確實沒有想到他們已經發展到如此豪橫的地步。難怪人家說世界的邊際是宇宙,宇宙的邊際的領導,領導的邊際是收入,領導收入的邊際是沒有邊際。就是那個書記的前任不是貪污一個多億嗎?莫不說在石門縣買房,即便到北上廣深也是隨便買了,區區的三套四套,毛毛雨啦。我們的領導喜歡說一句話:“錢能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因為對他們而言,錢本來就不是問題。只要坐鎮一方,就等于擁有了金礦,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要多少有多少。這樣的思維定式下,出此豪言壯語也就順理成章了。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本來不是一句俗話,因為原本說這個話的絕不是俗人,但是幾年下來,硬生生的被大小領導們玩得庸俗不堪。一個人買四五套房,端的不是自己用來住的。領導們日理萬機已經夠累的了,晚上再倒騰著睡覺,身子骨豈能經受得了。多余出來的房子,若非是安排情人居住,金屋藏嬌。決計是用來炒的,一天天的坐等增值,即使增不了值,也可以倒手轉給“有關人員”,讓來歷不明的資產洗洗更健康。他們是這樣做的,也是這樣說的,上面的政策充耳不聞,領導講話如同兒戲,我的地盤我做主。
“無利不起早”。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我們的領導被資本家買斷了腿,買斷了屁股,也買斷了嘴,他們變成了資本家的店小二,保護傘,傳聲筒,擴音器。他們不再密切聯系群眾,轉而密切聯系老板,他們不再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轉而從會所中出來,到風月場中去,他們不再批判與自我批評,轉而捧場和相互捧場。他們胸前雖然戴著“為人民服務”,僅僅是為了忘卻的紀念。他們手里雖然舉著“人民就是江山”,僅僅是為了裝點門面。處于底層的老百姓生不起,養不起,病不起,住不起,死不起,他們假裝沒有看見,轉而樂不可支地為“先富起來的人”代言。
把如此廉價的干部放到領導的位置,將會把我們帶到什么地方?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