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認為,無論國產HPV疫苗,還是進口HPV疫苗,均應以國家統一采購,消費者自愿、自費為原則。
HPV疫苗:這是不是醫保陷阱?
作者:新時代雷鋒-強國青年隊
近年來,免費接種新冠疫苗和核酸檢測,成為中國向世界彰顯“人民至上”的中國抗疫模式,惠民利民,功在千秋。但也發現一些國產疫苗的獲利方其實在境外,有個別核酸檢測機構套取國家社保醫保的問題也浮出水面。我們長期關注的另一項宮頸癌疫苗(HPV),也正在全國各地廣泛接種,這種免費接種,是否醫保的大陷阱?
在新冠疫情對中國經濟嚴重影響的背景下,2022年上半年,中央財政完成了1.55萬億元人民幣的留抵退稅,預計全年減退稅達2.65萬億;防疫抗疫支出使財政額外支出超支達3500億-4500億元。國內經常性財政赤字率將有可能達8%,約為9.7萬億元,比2021年上升3.8萬億元,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絕無僅有。國家與地方財政的困境正是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各類企業與人民共同面對的真實情況。為此,我們更加關注HPV疫苗是否必須之要務,以及是否符合公共倫理所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是否有更好的解決方案,是誰在推動,又是誰在獲利。
第一,女性是否會罹患宮頸癌,與女性的生活方式有關。
宮頸癌是成年女性中僅次于乳腺癌的癌癥, HPV疫苗是預防這種疾病的一種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正常的婚姻生活、固定的配偶關系、注重衛生、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感染上HPV病毒,并非容易之事。可見,有效避免宮頸癌的最佳方式,不是注射HPV疫苗,而是在于女性和其婚姻配偶的彼此珍愛和共同努力。
公共倫理有當然的責任與義務,為社會中的個體樹立良好的規范,以減低社會的運行成本,減輕國家和人民的整體負重。在國家財政緊張、已推出的33項民政策亟需時間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之時,必須量入為出。HPV屬于人類乳頭瘤病毒,即無必要,也非緊急,更非常規,與公共衛生安全,特別是公共安全的緊急狀態無關,與新冠疫情這樣一場大規模的生物戰完全不同性質,且不是一個量級,完全可由個人支付,而非加劇財政困境。
第二,由醫保免費注射HPV疫苗,存在由國家為女性個人倫理與道德行為承擔責任與后果的問題。
伴隨改革開放,宮頸癌低齡化與性解放的觀念由西方傳入我國有關。西方生活方式伴隨著西方價值觀長驅直入,缺失理想信仰,崇尚個性自由,兩性關系與生物學上的動物沒有太大的區別,正如艾蘭·布魯姆(Allan Bloom)——一位罕見的敢勇于直視和批判美國大學生存在的問題思想家在其著作《美國精神的封閉》[1]所言,這樣的男女“不比沒發情的畜牲強多少”。根本的問題是要女性和全社會對西方性解放保持高度警惕,而不是用國家的醫保資金,為女性的性解放行為買單,為西方的性解放導致的生活惡習,如吸煙、生活不檢點、濫交、多伴侶非婚同居、恐婚不恐交等個人不負責任的行為,本質是要國家和人民為一小部分個人不負責任的私生活負100%或以上的無限責任。
第三,由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聯合在華推動同性戀亂倫性交,正以平等、自由、人權的名義,要求提供由國家負責任的醫保和財政支持。
這種不對等的、基于非正常倫理的、沒有法理依據,從根本上破壞法律及道德底線的責權關系,全社會都不應該,也不可以接受。我國是一個不承認同性戀合法化的國家,但在美西方長達近三十年在華以支持、包容、價值多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名義,推動同性戀傳播,并擴展為所謂LGBTQ(L——lesbian指女同性戀者、G—gay指男同性戀者、B—bisexual指雙性向者、T—transgender指跨性別者,Q—queer不認同自己自然性別的人)的彩虹行動以來,性少數群體,即“彩虹族”,將其從真正的極少數人的性取向,變成沒有真正特異及怪癖性取向的人群也接受“彩虹族”,因追求新潮而慕時尚的廣大中青年群體支持與參與的“亞文化現象”。這些人群甚至要求全社會要為他們非正常的、怪癖的、不潔凈的性愛好和性交往買單,讓國家和人民承擔無限責任。如果今天中國無限推廣HPV疫苗,這些外部勢力推動的彩虹族和亞文化群體,也一定而且必然將進一步打著“平等、人權”的旗幟和口號,要求向有的西方國家一樣,給這類不潔的性人群提供免費注射HPV疫苗的權利。這即無法理依據,也無法律規范,但卻可導致HPV的財政支出沒有邊界。
當“亞文化現象”出現,意味著中國社會出現了一種與主流價值、主流文化、主流社會倫理傳統相悖離的廣泛人群。美西方的用意,是以個人主義的價值觀下的性取向,以及這種“亞文化現象”的傳播,分裂整個社會,裂解中華傳統文明的家庭觀念和集體主義精神,為我們的文明重新定義它們所謂的美德與倫理秩序,將有道德缺陷的自私自利變為美德,將亂性亂倫的個人行為強迫社會和家庭“正常”包容與接納。我們必須看清這一點,象保護我們的家庭血脈一樣,保護我們倫理文明的傳承。我們可以準確地預見,美西方下一步一定會利用平等、平權的名義,要求給一部分男性也免費注射HPV疫苗,掏空社保、醫保,打竊的中國財政體系。
第四,超低齡女童是否適合接種HPV疫苗,也令人質疑。
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的官方文件,指明12歲以下的超低齡女童可以接種HPV疫苗。英國為12歲,澳大利亞官方規定最低接種年齡為16歲。反觀我國,中國出現HPV疫苗超低齡化的情況,最低年齡甚至低至9歲。考慮到中國各地有不少學齡兒童年齡登記有提前或延后的情況,不排除還有低于實際年齡9歲的女童已經接種。例如前述的我國寧夏回族自治區的接種范圍降至9歲的在校女童。根據央視新聞報道, “國家衛健委建議首要接種的目標人群為13-14歲的女孩”。為何寧夏回族自治區出現超低齡接種?國家衛健委和中國婦聯的相關下屬機構是否對相關疫苗接種的適用對象、適用范圍、可能的副作用及其危害作出說明。
第五,聯合國世衛組織建議,以12歲及以上女性為HPV接種對象。
可是,中國兒童發育年齡與西方不完全同步,這是一個基本的事實,特別是那些經濟還不很發達的廣大農村地區。中國是否要完全按照世衛組織建議的12歲為最低起點,為什么沒有象其他國家一樣根據本國國情來規定適用的最代年齡,對沒有進入發育階段(排除個別情況)的9歲女童作出強制接種HPV疫苗的決定,是否得到國家部門的認可,還是由地方政府部門單方面的決定。
防患女性宮頸癌,我們應立足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觀、戀愛觀、婚姻觀,而不是仰仗美西方推廣它的價值觀,為我們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保駕護航,不可以HPV疫苗來為美西方價值觀引發的個人主義的性觀念及性行動擔保,更不可以慷國家和人民的醫保與財政之慨,為自私自利的濫情亂性行為買單。簡言之,HPV就是一個醫保與財政的大陷阱!
基于以上理由,我們認為,無論國產HPV疫苗,還是進口HPV疫苗,均應以國家統一采購,消費者自愿、自費為原則。
2022年6月12-7月4日(第四稿)
注 釋:
[1] 艾蘭·布魯姆:《美國精神的封閉》,(Allan Bloom, The Closing of the American Mind),戰旭英譯,譯文出版社,2007年10月
(作者系新時代雷鋒-強國青年隊;來源:昆侖策網【作者來稿】,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