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段時間看了太多疫*情之下就醫難的問題,心情很是沉重。
2022年初西安封城的時候,出過幾件事,西安承受了全國人民的罵聲。
但到了最近的上海,在疫*情的沖擊下,仍然出現了不少類似的事情,只是沒怎么上熱搜,但發生了的事,掩蓋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3月17日下午,一位晚期癌癥病人的家屬跪在居委會門前求助的視頻在網絡上傳開,他們是外地到上海看病的癌癥患者,就住在腫瘤醫院附近,因小區封閉、醫院停診而無法就醫。3月19日,這位晚期癌癥病人不治離世。
3月23日,上海東方醫院一名護士突發哮喘,在家用藥后無法緩解,其家屬駕車送其去就職醫院就診,但醫院急診部因疫*情防控需要處于停診狀態,最終這名護士因未得到及時救治身亡。
3月25日,有一位上海母親非常生氣且感到后怕地講述了她家孩子腸套疊卻差點耽誤救治的事情。孩子3月21日突然發燒,吃美林退了燒,但后來出現間歇性的腹痛。3月22日,孩子仍有間歇性腹痛且痛的時候會蜷縮,于是孩子爸爸帶著孩子去了同仁醫院就診,但同仁醫院說沒有兒科讓去兒童醫院。當他們到兒童醫院后又因孩子在72小時內有過發燒但兒童醫院沒有發熱門診而拒收。經家屬力爭,后要求孩子再做一個核酸等結果出來才給看。就這樣耽擱到晚上7點半仍沒有出核酸結果,但孩子又腹痛并伴有發燒了,他們又趕到兒童醫院,此時核酸結果已出為陰性,但兒童醫院又以孩子發燒了拒診。孩子媽媽急了大鬧了一場,最后才看上病。檢查下來,結果讓人后怕,孩子是腸套疊!如果耽誤下去是可能會腸壞死的。
孩子媽媽痛訴:自己是配合上海防疫的,但普通民眾難道就不能生病不能看病了嗎?!
3月30日,上海浦東瑞祥苑一位老人哮喘發作,使用哮喘噴劑之后沒有好轉,家屬撥打了1個多小時急救電話,仍沒有等到救護車。后來來了一輛救護車,卻不是來接家里老人的,而是樓下鄰居叫的。家屬和鄰居協商后,鄰居愿意把120讓給他們。但救護車卻不同意提供救護和設備,理由是不能更改病人。(曝出的視頻中,家屬在哭求借用除顫儀,但被拒絕了。)家屬求助小區門口的警察也沒有獲得實質性的幫助。當屬于這位老人的救護車趕到時,老人已經不治離世。
老人的女兒哭訴:難道他們不知道救治病人的輕重緩急嗎?
今天,上海浦東新區衛健委發布了對該事件的調查情況,稱當事醫生當時雖然有緊急救治任務在身,但處置實屬不當,已作出停職處理。
因為哮喘突發而離世,這已經有兩起了,那位護士才49歲,這位老人才62歲,如果放在平時,能夠及時送醫,不至于會是這么慘痛的結果。
這一樁樁一件件,早已經有前車之鑒,卻仍在發生著。
除此之外,在上海抗疫求助信息中,有很多都是需要就醫的患者或患者家屬發出的求助信息,有需要透析的尿毒癥患者(這種還比較多,一周需要2-3次透析);有視網膜脫落有失明風險需要盡快手術的患者;有罹患癌癥需要化療的患者等等。
對于這些患者,疫*情封控期間,都需要提前做好預案,要防止非新冠病人因得不到及時救治而出現意外。
看了那么多的信息后,我們赫然發現,相比曾在罵聲中煎熬的西安,上海這一次出現的問題更多。疫*情之下就醫難啊,不管是哮喘發作的護士、老人,還是腸套疊的孩子,或是需要透析的尿毒癥患者、需要化療的癌癥病人等等,他們是急需要救治的病人,是不應耽誤的病人。
疫*情之下就醫難——并不是只有新冠。
怎樣才能真正做到“為人民健康服務”?這道題要做好不簡單。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