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經濟 > 社會民生

有多少壞逼在騙中國人斷子絕孫?

酷玩實驗室 · 2022-03-27 · 來源:酷玩實驗室公眾號
收藏( 評論() 字體: / /
而當整個互聯網陷入一場妖魔化結婚、妖魔化生育的狂歡,當整個公共輿論場上只剩一種聲音,那么,這屆年輕人真的還能“獨立思考”嗎?

  “你個 ‘斷子絕孫’的東西”!

  ——

  一直以來,國人習慣把這句話當成一種最惡毒的詛咒。

  但如今,這句話已經快要失去作用了。

  “斷子絕孫”,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中國人當做一種人生追求。

  數據顯示:

  2021年,全中國人口凈增長48萬,總和生育率更是已經降低到1.1左右。

圖片

  即使如此,還有很大的下降空間。

圖片

  中國的生育率,怎么就變成了現在這樣?

  這就要研究一下國人的生育觀了。

  大家發現沒?

  不孕不育,已經快成這屆年輕人的“政治正確”了。

  也難怪,夫妻矛盾、親子矛盾、家庭困擾、婆媳矛盾 ......

  關于婚育的負面新聞,鋪天蓋地;

圖片

  (一個容易被忽視的事實是,只有極端案件才會上新聞 | @南風窗 綜合整理)

  “不婚不育保平安”、身體力行踐行“斷子絕孫”的呼聲,也一浪高過一浪。

  如果哪個95后、00后在網上說自己的人生計劃里有結婚、生娃這兩項,反而會顯得有點兒不正常,幾乎馬上就會被“善意勸解”的口水聲所淹沒。

1648348514(1).jpg

  (“婚育除了痛苦,到底能給人帶來什么?”網上類似的討論非常多)

  而在這種看似沸沸揚揚、但實際只有一種方向的定性討論時,人很難不動搖。

  說白了,人是從眾的。

  大多數時候,都是看大家怎么做,我也就這么做 ——

  完事兒了,還以為是忠于自己內心做出的自由選擇。

圖片

  (只是看了幾篇文章,就恐婚恐育?)

  而一輩子不生孩子,到底會怎么樣呢?

  鑒于中國進入少子老齡化階段還太短,讓我們先把視角轉向鄰居,日本。

  01

  “死了3周后,他被人發現”

  死了2個多月,他才被發現。

  尸體已成了一具骷髏。

  他的肉喂飽了蛆蟲,蛆蟲再變成蠅。

圖片

  (圖源:NHK:《老年公寓清理隊》)

  蒼蠅在屋里到處亂飛,撞在窗上,留下黃白的星星點點 ——

  那是他身體里的油脂。

  曾經,他是這座房子的主人。

  但如今,蛆蟲和蒼蠅才是。

  倒是他,像有害物一般,被清理了出去。

圖片

  邊縫的蟲,紗窗上的油脂,滲透進榻榻米的烏黑體液,是他曾在這里活過的證據。

圖片

  以上,就是一個普通的高齡孤獨死者,最真實的狀況。

  在今日的日本,每年大約有32000人,是這樣一個人,一間房子,孤獨斷氣,無人知曉。

  這種情況,被稱為“孤獨死”——

  他們往往沒有配偶,沒有兒女,失去工作,也不回家鄉。

圖片

  而孤零零地死去,還不是最糟的。

  更可怕的是,因為沒有穩固的聯系人,遺體被發現的平均日數,是20天

  在歷經長達3周左右的時間后,一副曾經鮮活的肉體,最終留給世界的,往往是已經極度腐爛的狀態。

圖片

  (孤獨死尸體被發現天數男女比例 | 圖源:《第三次孤獨死現狀報告》)

  如果不幸死在天氣炎熱、且門窗沒關閉的夏日,免不了各類腐蛆滿地亂爬。

  更不幸的,是那些猝死在浴缸里的人。

  “巨人觀”的死相,極為恐怖。

圖片

  而尸體散發的臭味 和 喂養出的蛆蟲,成了他們和人類社會的最后關聯。

  房東、鄰居,因此發現他們。

  盡管在幾周時間里,他們可能就在只有一墻之隔、幾米開外的地方。

圖片

  為了處理這些死者的尸體以及清潔房間,清理人員往往需要使用殺蟲劑,有時還會用到 電鋸 等工具。

  作家菅野久美子說:“日本是一個有著1000萬預備軍的孤獨死大國。”

  但生而為人,有誰真的想在晚年以這種極其不堪的狀態,和世界做最后的告別呢?

圖片

  幸運的是,當我們把視角轉回到國內,中國人目前的養老模式,還稱得上樂觀:

  90%的老人,能夠居家養老,享受幾世同堂的天倫之樂;

  至于社區養老 、機構養老,分別占比7%、3%

  現如今,這種“9073”的養老結構,足以托起大多數中國老人的幸福晚年。

  但不幸的是,這也讓大多數中國年輕人無法想象:

  “孤獨死”,究竟是怎樣一副情形。

圖片

  (圖源:《無人知曉》)

  而大肆鼓吹不孕不育的壞人,同樣不會告訴這屆年輕人的是:

  除了少子化、老齡化嚴重,日本之所以廣泛出現“孤獨死”這種社會現象,究其根本,還是因為這些人和社會的連接斷掉了

  在如今的日本社會,人們親緣(家庭、親屬網絡)、地緣(社區互助)、業緣(職業往來)關系往往極度缺乏,被日本人自稱為“無緣社會”

圖片

 

  而這種情況,并非日本的單一現象。

  在未來幾十年,中國社會的孤立程度,將和日本不相上下,甚至,還要嚴重的多。

圖片

  (圖源:NHK:《老年公寓清理隊》)

  早在上世紀中后期,出于產業升級的需要,我國的主要勞動人口就開始從第一產業向第二、三產業轉移,農業人口在建國之后減少了近5成(農村人口占比從90% → 41.48%)。

  直到2020年,只剩約5.6億。

  在不久的未來,農村社會將會進一步解體,農業人口的占比會下降到20%左右。

圖片

  不難想象,和相互依靠、彼此扶持的農業生產相比,第二、三產業自然更不容易保持社會聯系。

  而與產業優化升級的進程同步的,是中國城鄉人口的流動大潮。

  七普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共有流動人口3.76億

  也就是說,我國如今每4人中便有1人是背井離鄉。

  沒有了家族聚集的環境,以往親人之間打斷骨頭連著筋的情感不免逐漸淡漠,國人不得不割舍掉過去千絲萬縷的人際關系。

  而根據聯合國預測,到 2030年,中國的城鎮化率預計將達到 71% 左右,屆時,將有超10 億人生活在城市。

圖片

  而城市規模越大,人際關系就越趨向淡化。

  這一切,注定會構成一個越發冷淡、疏離的社會。

  相信我不說,大家也已經深有感觸:

  我們幾乎無法知道鄰居是什么人,因為連自己都是平均1年搬一次家、甚至換一座城市。

  搭乘公共交通,途中玩手機、睡覺或發呆,除非必要,絕不和陌生人講話。

  KPI、績效壓力,無論和異性還是同性同事,很難產生除工作以外的深刻交集。

  每個人都渴望交流,但實際上,每個人幾乎都只是/能各掃門前雪。

  孤獨,是現代社會的一個悲哀現實。

  而這樣的世界,對于獨身老人來說,注定格外殘酷。

圖片

 

  孤獨死頻發的日本,已經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人至晚年,除了和自己有親緣關系的親人、子女,真的沒有太多人能夠指望。

  如果只是獨身一人,想要晚年體面,死得有尊嚴,其實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

圖片

  (有人計算,養一個孩子總花費錢,在 62 萬到 198 萬之間)

  當然,我也非常能夠理解,在生、養孩子的賬單被不斷細化、分享的今天,才剛剛回過神來的中國年輕人,往往對生育持負面態度,把孩子和“碎鈔機”、“吞金獸”直接畫上了等號 —— 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圖片

  (這位日本市民,應該也說出了現在不少中國年輕人的心聲)

  不少人樂觀地認為,不孕不育,會攢下一大筆錢,再利用從生養后代中解脫出來的時間,足夠前半生去縱情享受。

圖片

  不過,這屆年輕人們,倒也不是沒有考慮過養老,以及如何避免“孤獨死”。

  去年3月,一條熱門微博發出疑問:“你心中的理想養老地點在哪里?”

  評論區有數千人談及了自己具體的理想的養老構想和城市。

  其中,“高端養老院”成為高頻詞匯。

圖片

  不少人覺得,不想老無所依、無人收尸的話,其實有很多種選擇 ,不一定非要結婚生子不可。

  言以至此。

  養老院的遮羞布,也是時候揭下來了。

  02

  養老院:

  老年人天堂 ?

  老年人地獄 ?

  一個不得不直面的事實是 ——

  在養老機構和服務方面,如今中國人能做的選擇,其實并不多:

圖片

  (民營養老產業平均月收費7000元以上,京津翼地區的養老地產收費最高能達到30750元/月 | 數據來源:中國養老網 | 圖源:時代數據)

  直到2020年,中國養老機構和服務,還存在巨大缺口。

  公共養老院,“十年等一床”的現狀,絕不是聳人聽聞。

  截止至2020年底,全中國各類養老機構和設施還只有32.9萬個,養老床位合計821.0萬張。

  算下來,每1000名老年人,僅擁有養老床位31.1張。

圖片

  也正是在這一年,中國65歲及以上的失能老人人口數量已達2628萬。

  其中,還有中、重度失能老人680萬 ——

  如果按照國際公認的“3名失能老人配備1名護理人員(3:1)的標準”計算:

  包含從事居家養老的護理員在內,我國需要至少876萬養老護理人員。

  但實際上,截止2020年年底,全國養老機構從業人員加起來也不過只有61.5萬。

  其中,護理員更是只有32.2萬。

圖片

 

  而在這30多萬的護理員中,本地的下崗女工、半文盲的中年女性就占了一大半;

  真正經過專業訓練、持證上崗的護理人員連13%都不到 ......

圖片

  看到這兒,或許有人會提出質疑:

  如果目前養老配套設施和服務缺口如此之大 ——

  那么,政府難道不應該承擔起完善公共政策、發展老齡護理市場、關懷老人精神狀態的責任嗎?

  一個成熟的社會,難道不應該是讓沒有子女的老人也能幸福生活下去的社會嗎?

圖片

  然而,凡事都要講求個實事求是。

  我們常說,中國用幾十年的時間走完了西方國家幾百年的歷史進程。

  這句話,放在人口老齡化上,也同樣適用:

  如果按國際通行劃分標準,中國早在2001年的時候,就已經進入了人口老齡化階段(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超過7%)

  從成年型轉變為老年型社會,中國耗時僅僅20年。

  而一個可以用來對比的數據是:發達國家的老齡化進程耗時幾十年至100多年。(比如美國,進入老齡化社會用了71年。

圖片

  更何況,中國的老齡化速度仍在不斷加快。

  七普數據顯示,2020年末,65歲及其以上人口占比已達13.5%

  到2060年,這個數據將快速上升到35%左右 ——

  這意味著,屆時每3個人中就有1名65歲以上的老人。

圖片

 

  并且,由于人口基數實在巨大,中國老年人口規模同樣為世界所罕見——

  我國是全世界唯一一個老年人口超過1個億的國家;

  65歲及以上人口數量,比 美、日、德、法、英、韓 6國老人的總和 還多。

  光是從2020年至2035年,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 就將以平均 每年1000萬左右 的速度增加。

圖片

  (圖源:畢馬威分析)

  說白了,中國養老機構和服務完善的速度,遠遠落后于 中國人老去的速度。

  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中國養老行業都要面對供給和需求嚴重不匹配的尷尬情境。

圖片

  落到現實生活中,那些歷經百千劫難進入養老院的人,將會發現一個更為尷尬的事實:

  養老院,其實就是個半封閉的小社會。

  而沒有子女的老人,處在這個社會金字塔的最底層。

圖片

 

  大家發現了沒,養老院和幼兒園,其實本質上很相像 ——

  幼兒園真正的服務對象,是家長;

  養老院真正的服務對象,是子女。

  有人說,能把老人送進養老院的子女,大概率也談不上有多孝順。

  但問題的關鍵在于,無論孝不孝順,子女的存在,就是老人的最大靠山。

  正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攀比。

圖片

  大半截入土的老年人,甚至會仗著自己“外面有人”,理直氣壯地欺負一些無子女的老人。

  而對于大多數以“不死”為第一要義的養老院來說,綁約束帶 和 打鎮定劑早已是公開的秘密了。

  如果缺失子女威懾力,可以說,老人會一點點被黑暗的叢林法則所吞噬。

圖片

  可能有人會說,你說的這些我都知道。

  但是,我還是覺得用60歲之后的悲慘人生,來換25  - 60歲的快樂,非常劃算。

圖片

  更何況,難道生一大堆孩子,我死了就能復活嗎?

圖片

 

  還有人認為,死亡也是一種權利,不到60歲就自殺,一了百了,也挺好。

  而在知乎上,甚至有人覺得一到60歲,自己的生命就會“自動”戛然而止。

圖片

  看到這種回答,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因為,你甚至都說不清,這些人到底是蠢,還是壞。

  03

  每個孤獨死的人,都是孤獨至死

  事實上,2020年,中國人的平均壽命,已經達到了77.3歲,到2025年,這個數字將提高到80歲以上

  這意味著,一個普通的中國人,即使在65歲退休,距離往生還有15年之久。

圖片

  然而,只要在社交媒體上轉轉,就能發現一個相當好笑的現象:

  幾乎所有鼓吹不孕不育的人,對晚年生活的想象和討論,最遠只到65歲。

圖片

  (重新定義“ 幾年 ”)

  基于這種認知錯位,這些人所談論的安樂死也好,自己了斷也罷 ——

  都像極了在13/14歲才會出現的極端想法:到29歲就自殺。因為30歲太可怕。

  本質上,都是因為距離太遠,以至只能展開虛浮的想象。

圖片

  那么,如果沒有子女,在退休之后、往生之前,會過著怎樣的生活呢?

  這些人會告訴你:生活,將擁有無限可能。

  他們鼓吹:只要不被世俗的偏見所捆綁,“人老了照樣能生機勃勃”,因為“青春對任何人都沒有設限”。

圖片

(圖源:世界衛生組織:《中國老齡化與健康國家評估報告 》)

 

  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除了“平均壽命”,還有一個可供參考的數據是:平均健康預期壽命。

  在中國,2020年,這個數字,不到70歲

  這意味著,一個普通的中國老人,有至少10年是帶病生存的。

圖片

  一位老者曾分享自己的“變老”體驗:

  “最好的身體狀態,就像年輕人感冒發燒的時候。”

  人老之后,會發現,很多事情漸漸變成了體力活。

  “無限可能”,只是天方夜譚。

  現實情況是,連年輕時曾擁有的選項,都會被一件件劃掉。

圖片

  (圖源:《無人知曉》)

  除了健康身體機能的喪失,當老之將至,父母的離世也避無可避。

  《朗讀者》中,作家余華引用了一句話:

  “當父母健在的時候,你和死亡之間有一層墊子”

  “當父母離開時,你就直接坐在死亡上面了。”

  每當父母親友或是舊時認識的人患上重病抑或去世,你會知道,告別會越來越多,而最后你只會孤身一人。

圖片

  (圖源:《無緣社會》)

  更何況,老人難以適應新的潮流,往往在新時代里悄無聲息地掉隊。

  因為,每個時代的主流,都是年輕人。

  就像當現在的年輕人享受著網上銀行、電子支付、網絡購票的便捷時候,老年人面對的卻是:

  去超市買菜,被拒收現金;

  疫情之中,很多老人沒有智能機,出示不了健康碼。

  能夠終身學習的人,必須足夠自律、足夠克制,終究只是人群中的一小部分。

圖片

  (2020年,一位老人乘公交車時因沒有手機,無法掃健康碼,被司機停車拒載 | 圖源:央視財經 )

  說白了,人怕的不是衰老和死亡本身,而是害怕充斥其中的 失去、衰退、負擔。

  而這些因為衰老帶來的一系列不可避免的損失,常常讓老年人陷入極度的孤獨。

圖片

  (讓老年人感到孤獨的6個因素 | 圖源:IBV:《孤獨感與老齡化之殤》)

  在我們鄰國日本的監獄里,留給年輕人的地方,已經不多了 ——

  2017年,日本65歲以上老人的犯罪率,占總犯罪率的20%以上。

  也就是說,每5例犯罪案件中,就有1例是高齡犯罪。

  更奇特的是,這些高齡犯罪者的 重復犯罪比例,已超7成。

  很大一部分人是多次犯下不重的罪行,反復入獄、出獄、入獄、出獄......

圖片

  有日本學者認為,除了貧窮,促使這些老人犯罪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孤獨”。

  一位85歲的康復庇護所理事長這樣說:

  “人生在世,如果有需要為之努力的人、有可以依靠的人,很少有人會愿意拋棄這一切,走上犯罪的道路。”

圖片

(圖源:NHK:《老年漂流社會》)

 

  老年人,其實格外需要安全感、歸屬感、認同感,如果沒有子女能夠溝通,又不能自己排解壓抑的心情,很容易陷入被時代和世界拋棄的迷茫和恐懼中,從而做出不理智的行為。

圖片

  某種程度上,一次次犯罪、入獄,其實是這些無子女、無伴侶的老人,對孤獨奮力發起的反抗。

  在一些老人的口述里,“在這里,起碼還能和別人多說說話”。

  當然,由于日本老人爭相入獄,老人們去到監獄也會發現里面有很多同齡人。

  日本監獄,正在成為大型老年活動中心。

  入獄,對他們來說不是懲罰,而是解脫 ——

  從終日彌漫的孤獨中解脫。

圖片

  日本府中監獄,曾經推出針對高齡者的講座,告訴他們,生命的意義應當在高墻之外尋找。

  但也正是在這所監獄,平均每個月,都有1位老人去世 ——

  在無子女的處境下,這也算是一種很好的 “安度余生”的方式了。

圖片

  說白了,年輕時候那個做決定的自己,其實不能為年老的自己負責。

  但是年老的自己,卻一定要把年輕時所做一切照單全收。

圖片

  (即使病痛纏身、生活貧困,還是希望繼續活著 | 圖源:NHK:《老年漂流社會》)

  最恐怖的是,在死亡之前,有足夠長的一段時間讓你后悔。

  孤獨死,很可怕。

  死后無人收尸,也很可怕。

  但最可怕的,是死亡之前,避無可避的孤獨感。

  尾聲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梁永安說:

  “這屆90后、00后,是中國有歷史以來最不適合結婚的一代。”

  某種程度上,這確實是掙脫了傳統家庭觀念的束縛 、開始有自己獨立思考的一代人。

  他們會思考,自己的父輩們按照社會時間結婚、生子,是否只是一種對于集體無意識的服從。

  他們會思考,從自己現在的客觀條件出發,是否能夠覆蓋生育和養育的成本、以及應該如何塑造更良好的親子關系。

  這些思考本身,是有助于作出謹慎決定的,是一件好事。

圖片

  但現在的互聯網上,卻有一種不好的風氣:

  有人故意放大婚姻生活的不幸、強調生孩子是巨大的拖累,營造出“凡是結婚、生子的人都是痛苦的”討論氛圍。

  潛臺詞是:只要“無對象、不戀愛、不結婚”、“不孕不育、斷子絕孫”,人生99.99%的煩惱就能迎刃而解。

  最可笑的是,絕大多數參與討論者,并沒有實際的婚姻和生育的經驗。

  之所以輕而易舉地、證據鑿鑿地否定結婚生子的意義,很大程度上是因為 ——

  他們自己并不能作出理智而莊重的選擇,也不必為互聯網那一頭的人的人生負責。

  而當整個互聯網陷入一場妖魔化結婚、妖魔化生育的狂歡,當整個公共輿論場上只剩一種聲音,那么,這屆年輕人真的還能“獨立思考”嗎?

圖片

  (再多一些這樣理性的討論吧)

  要知道,所謂的“獨立思考”,是建立在對于信息的全面把握之上的。

  當我們考量一個行動是否能夠帶來快樂的時候,也必須同時考慮它所帶來的副作用。

  人的一生,是分階段的。

  我相信,絕大多數人還是渴望自己有個安逸的晚年。

  至少,在和世界告別的時候,能體面一些。

  當然了,落到真實的人生中,其實也并沒有哪一種 “完整” 肯定優越于另一種 “完整”之上。

  但是 ——

  你要生,也不要騙別人也生。

  你不生,也不要騙別人不生。

  而每個人看似“自由”的選擇,本就含有非常大賭的成分。

  只不過,切切慎重。

  這次賭的,可是自己的人生啊。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曉林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3. 從歷史工人運動到當下工人運動的謀略——(一)歷史工人運動
  4. 如何看待某車企“中國工人”在巴西“被指處于類似奴役式環境”
  5.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6.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7. 到底誰“封建”?
  8.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9. “中國人喜歡解放軍嗎?”國外社媒上的國人留言,差點給我看哭了
  10. 烏克蘭逃兵
  1.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2.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3.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4. 與否毛者的一段對話
  5.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6. 群眾眼睛亮了,心里明白了,誰不高興了?
  7.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8. 社會亂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著
  9. 我國的社會已經有了很大的問題:內卷,失業,學歷貶值…
  10. 不能將小崗村和井岡山相提并論!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機關事業單位老人、中人、新人養老金并軌差距究竟有多大?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五月天中文字幕综合网 | 久久综合五月丁香久久激情 | 亚洲色中文字幕先锋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不卡 |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日本中文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