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問題,是我腦海里一個長期性的問題。
因為我是一個人本主義者。
既然關注人,就必然要關注人的生長壯老死,即人的一生。
我過去常常想,人不能坐吃等死,人應該勞動,勞動才有存在的意義和價值。所以,以此為判斷標準,就會主張,人即便老了,也要勞動,搞些力所能及的創造社會價值的事情,不能坐吃等死。
近些日子,我想明白了,我之所以認為老年人不勞動就不配活,這是受勞動價值論的影響,而這個價值論,只是資本時代的產物,勞動創造的價值,是商品價值,是屬于資本家的價值,是私有的價值。即便通過交換而轉變為社會價值,這種價值,也不過是交換價值。交換價值,決不能等于存在價值,人生價值。所以,勞動價值論,不能成為老年人不勞動(失去勞動能力或者正常退休)就不配活的理由。更進一步來說,勞動價值論只是為了說明資本主義時代,勞動的依附性,壓迫性,被動型,剝奪性。我們決不能將勞動價值論作為社會價值論,人生價值論。
勞動的價值內涵是商品生產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某一商品完全自動化生產以后,他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幾乎等于零,那么,勞動價值又如何體現呢?按照勞動價值論,他的勞動價值就沒有了,因為再也不用勞動了。生產力的發展,會讓越來越多的商品商品類別,變成不勞而獲。試問,這個時候,勞動價值何在呢?
所以,我們不能把勞動價值作為人的價值,人的存在價值,絕不是靠勞動來衡量的,勞動價值論,勞動光榮這種論調,都是資本主義殘留時代的產物,是不符合生產力和人類發展要求的,一定是要被消滅掉的。
在我否定了勞動價值論以后,我們再來看老年人養老問題,就應該支持老年人坐享其成。
所謂“坐享其成“,這里有兩種類別的老年人。
一種是有退休工資的,這是他年輕時候的儲蓄,是所謂“勞動價值“的部分剩余的積累。理所應當的應該讓人家坐享其成。我們年輕時候就開始工作,除了維持自己生活的需求,剩余勞動價值一部分被資本家剝奪,一部分交給政府作為社會公共物品消費,一部分才屬于自己(五險一金和工資);也就是說,退休金是屬于自己的工資收入,是自己被剝奪后的殘余,難道連自己的這點理所應當的”享受“,都不應該嗎?自然是應該的。
另一種是無退休工資的,這一類主要是農民和農民工,他們勞動了一輩子,由于沒有養老金的繳納,所以老而不能退,是最殘酷的。他們屬于徹底被剝奪的一類人,這一類人,應該從資本家的剝奪份額中,取一部分,作為他們的養老金。
我的意思就是說,即便是在資本主義社會階段,無法做到按需分配,但只要是一個人勞作了一輩子,到了退休年齡以后,社會就應該給他養老,因為他給社會勞動了幾十年,創造了價值。決不能說,他老了,就沒有了價值。他的勞動創造的價值,被資本家剝奪了,這是很多人無力養老,或者養老的資金不足的根本原因。
很多人,國家和社會的養老投入不足,這是因為養老是公共物品,它的不充足,也是因為資本家在國家、資本家、個人的剩余價值分配中,占據了主要部分。所以,要找資本家給拿出來。
但在資本社會里,這是很難的,因為資本家統治著這個社會。
資本家偷拿了勞動者一生的勞動果實,這才是勞動者到了老年,到了人生的秋冬季,無法過冬,或者無法很好過冬的根本原因。
不從這里找原因,反倒苛求老年人繼續勞動,繼續創造剩余價值,好像才能證明他們的存在意義,這是多么的缺德,多么的合乎資本家的勞動價值論,多么的無恥啊!
泰康保險搞了養老社區,把自己吹的天花亂墜,好像這就是中國人的理想養老模式。很多其他保險公司都來模仿這種模式。可惜,泰康養老的模式,絕不可行。為什么呢?因為他們搞了這么多年,全國搞了七個養老社區,入住的老年人只有5000人,費用非常高昂,一個入門資格,都需要20萬押金,或者買保單200萬左右,入住以后,每月支出還需要萬元左右,試問,有多少老人有這個資格?有這個消費能力?大家不要忘了,月入不足2000元的人,我們有9.4億;老年人,中國有2.6億,5000人怎么好比呢?泰康這種模式,怎么可能行呢?所以,這種養老是極少數人的養老,是資本家的養老,絕不是普通老百姓的養老。
所以,中國普羅大眾的養老,既不能無恥的按照資本的邏輯再想著讓老年人繼續創作剩余價值來維系,也不能幻想著泰康這種貴族資本家老爺模式的養老。而應該是規模化、標準化、高效化、低成本的養老模式。這個費用,應該從資本家的利潤即老年人曾經創造的剩余價值中拿出來。
有人說,養兒防老,贍養老人是子女的義務,這條法律是錯誤的,因為養老是社會責任,是國家責任,是資本家的責任。因為不是子女剝奪了父輩的剩余價值,而是資本家剝奪了父輩的剩余價值。
將社會責任、國家責任、特別是資本家的責任轉移給子女,這是資產階級經濟上的狡詐,政治上的霸權,道德上的無恥,是絕不能接受和答應的。
想明白以上事情的邏輯,我的結論是清晰的,必須找資本家索要剩余價值,這才是所有人養老的根本出路。否則,你勞動再多,創造再多,又有什么用呢?否則,談養老,豈不是緣木求魚,無米作炊?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