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奧運會上毛主席像章被抹去的消息令舉國民眾義憤填膺。剛剛網友傳來了鄭州某醫院醫生戴著毛主席像章在隔離點巡診的圖片:
進一步檢索查詢發現,原來他們是來自鄭州中醫骨傷病醫院的一群真正的人民醫務工作者。
盡管這家中醫骨科醫院的“專業”并不對口,但是2020年1月20日,全國抗疫戰斗打響的第一時間,鄭州中醫骨傷病醫院就在全院召開了動員大會,全院上下立即進入緊急戰斗狀態;至1月25日,該院醫務科就收到 176 份請愿書,請求前往抗疫最前線;至3月20日,該院共派出八批將近 1000 人次醫務工作人員,奮戰在抗疫第一線。這與當時某些醫療條件優越、專業對口的私立醫院在第一時間停診、躲避病毒的做法截然相反。
鄭州洪災過后,疫毒再度襲來。鄭州中醫骨傷病醫院再次吹響抗疫集結號,成立緊急核酸采樣隊伍,主動承擔全市核酸采樣工作。
烈日炎炎之下,他們圓滿完成了4萬人的超大社區——遠大理想城的核酸采樣任務?! ?/p>
為貫徹落實《關于印發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集中隔離點中醫藥預防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切實做好中醫巡診、中藥配送和專家包點工作,鄭州經開區成立了中藥配送和專家包點工作領導小組。擔任組長的正是鄭州中醫骨傷病醫院副院長曹玉舉,副主任醫師侯豐枝、陳巧玲、楊志敏、張鑫杰擔任中醫專家組成員,迅速建立起中醫會診、巡查、中藥配送等工作機制,中醫專家通過巡查、指導中藥配發等方式對新冠患者進行中醫藥救治指導工作。中醫專家組對全區10家集中隔離酒店進行一天兩巡查,及時發現和解決實際困難。
而本文開頭提到的佩戴毛主席像章在隔離點巡診的醫務工作者正是鄭州中醫骨傷病醫院的中醫專家組成員們?! ?/p>
去年舉國支援武漢的時候,我們就見到了湖南的醫務工作者佩戴毛主席像章馳援武漢的場景,這個久違的場景感動了無數中國的老百姓。
然而,鄭州中醫骨傷病醫院的醫生戴毛主席像章抗疫,可不是受到湖南啟發之后的“心血來潮”。事實上,這家醫院上至院長,下至所有醫護人員以及員工,很早以前就是人人胸前都佩戴毛主席像章上班,而且人人都覺得很自然、很理所當然的樣子:
河南電視臺報道鄭州中醫骨傷病醫院開展新農合知識競賽的畫面
鄭州中醫骨傷病醫院躋身“三甲”的評審委員會專家評審現場
在鄭州中醫骨傷病醫院的門診大廳,“供奉”的不是華佗、張仲景,更不是什么希波克拉底,而是毛主席銅像!
鄭州中醫骨傷病醫院這樣的實際行動,說明他們沒有忘本!
是毛主席在建國初就指出醫務人員要有“救死扶傷,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的精神;是毛主席重視醫療事業發展,強調“團結中西醫”,一改中醫被壓制、被妖魔化的局面,發出了“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寶庫,應當努力發掘,加以提高”的號召;是毛主席發出了“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的重要指示,徹底改變了貧下中農缺醫少藥的局面,讓毛澤東時代的醫療衛生工作取得巨大進步,成為世界衛生組織推崇的典范,讓新中國的人口壽命在短短二十多年間翻了一番……
上面提到的鄭州中醫骨傷病醫院之所以要開展新農合知識競賽,就是為了讓每一個醫生、護士都熟悉新農合的具體政策,可以隨時當面向廣大農民群體宣講,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這不就是在踐行毛主席的指示精神嗎?
一座毛主席銅像,一枚枚全院上下、四季佩戴的鮮艷毛主席像章,承載著一份沉甸甸的“為人民服務”的責任,是對全院所有的醫務工作者的一份砥礪,砥礪他們時刻不忘毛主席的教導,“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一座人民領袖銅像,一枚枚人民領袖像章寄托了一份濃厚的情感,毛主席雖然離開我們45年了,可中國最廣大的工人、農民始終思念著毛主席,看到銅像,看到像章,老百姓仿佛就看到了毛主席,看到了毛主席教育出來的“人民醫務工作者”,看到了自己的親人,也就能放心地看病了!
真心希望全國的醫務工作者都能學習鄭州中醫骨傷病醫院的做法,不僅僅是從形式上學習,更要從實質上學習——時刻銘記毛主席的教導,銘記并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如此,何來所謂的“醫患矛盾”?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