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下午,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公室組織召開北京市新冠肺炎疫 情防控工作第234場新聞發布會,國家衛生健康委新冠肺炎救治專家組成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新冠肺炎救治專家組副組長、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院長劉清泉出席發布會并答記者問。
國家衛生建康委新冠肺炎救治專家組成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新冠肺炎救治專家組副組長、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院長劉清泉:
從7月份以來,造成全國多個省的新冠疫 情,主要是由新冠病毒德爾塔毒株感染引起的。從中醫角度看,仍屬于中醫“疫病”范疇,診斷與以往新冠疫 情一樣是“濕毒疫”,核心病機沒有變化。
德爾塔變異病毒致病的特點是發病快、病毒載量大、傳染性強,從中醫病因學來看屬于“毒邪”熾盛。從發病的季節來看,去年疫 情主要暴發在冬春季,氣候寒冷,濕毒疫“夾寒”的特點比較突出,寒為陰邪,濕毒疫邪“夾寒”發病后化熱較慢,病人的主要表現為發熱癥狀不明顯、病情進展相對緩慢,如救治不及時,一般需要7天到14天進展為重癥或危重癥。
德爾塔毒株引發的疫 情,發病在夏暑季節,容易“兼夾暑濕”之邪。暑為陽熱之邪,德爾塔變異毒株引起的“濕毒”毒熱就比較熾盛,夾雜暑邪,化熱會比較迅速;暑邪又容易耗傷人體的正氣,損傷人體的津液,病人容易出現“氣虛”的特點。因此,患者發病特點和臨床癥狀上與去年有所不同。結合患者的發病特點來看,從感染到出現臨床不適癥狀,時間較去年疫 情有所縮短,病情進展較快,病人的發熱癥狀突出,符合“濕毒夾暑”的病機演變特點。
記者提問:對于德爾塔毒株引起的新冠肺炎,中醫在治療與預防方面有哪些變化?
國家衛生建康委新冠肺炎救治專家組成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新冠肺炎救治專家組副組長、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院長劉清泉:
對于德爾塔毒株引起的新冠肺炎患者,中醫治療方面,仍然參考國家第八版診療方案中“三藥三方為代表的中醫方案”。但在使用推薦處方時,應根據患者的特點做適當調整,尤其要注意增加清暑熱、芳香解毒藥物的使用。國醫大師周仲英擬定的治療方即加入了香薷、扁豆花等清暑熱之品,從療效來看是不錯的。這次疫 情毒邪熾盛病情進展較快,所以在治療上,應在早期快速阻斷病情進展,著重使用“清氣涼營”“氣血兩清”治療法則,一些中醫經典的溫病急救藥物,如“涼開三寶”的紫雪散、安宮牛黃丸等,在阻斷疾病向重癥和危重癥進展方面具有積極作用。目前,對京外關聯北京本地的9例確診病例,全部采用中西醫結合進行診治,中醫療效較為明顯。
預防方面,首先,所有的人都要增強疫 情防控意識,這是最關鍵的。我們看到,有的人到醫院、坐地鐵、去超市不戴口罩,缺乏自我防護意識,這是非常不應該的。每個人做好防護,就是保護了自己,保護了家人和朋友,就是保護了我們的社區、單位和城市。
第二,所有的人,如無禁忌癥,特別是高危人群,如機場、海關、車站、從事進口冷鏈食品倉儲和醫療衛生機構等一線工作人員,應主動接種新冠病毒疫苗,現有的疫苗對于變異的德爾塔病毒仍然有效,包括老年人和17歲以下人群,都應按要求接種新冠疫苗。
第三,可用中藥代茶飲,以益氣養陰、芳香化濕為主,稍微配合清暑熱之品,提高免疫力,用中藥代茶飲是“養正氣”。
第四,養成良好的衛生防護習慣,最簡單的就是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特別是在疫 情期間,人員流動風險特別大。接種疫苗和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是“避毒氣”,是預防傳染病的重要原則和方法。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