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千年一遇的河南大暴雨還在肆虐!
鄭州危急!
新鄉危急!
衛輝危急!
衛河出現決口,多輛大卡車投入其中,也未堵住缺口。
而更為危急的是,來三天,黃河花園口河段可能會發生編號洪水!
為了躲避洪水,成千上萬的河南老鄉拋家舍業、背井離鄉,有的甚至失去生命!
水災無情,人間有愛!
全國人民,特別是我們英雄的人民子弟兵,全力投入到了這次抗險救災中!
我們還看到了這樣的消息:在毛主席時代修建的新鄉市重要的防洪排澇河道——共產主義渠因流域內持續大范圍強降雨,洪水漫溢過共產主義渠堤壩進入了衛河,嚴重威脅到了周邊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而該渠在1970年,可曾抵御過1700秒立米的大洪水的。
大躍進的時候,冀、魯、豫三省人民發揚共產主義精神共同開挖了這條大型引黃灌溉工程,渠底寬60~80米,渠口寬80~100米,排水能力非常強悍!
后來,共產主義渠在農村人民公社解體和城市國企的大變革之后,成為了沒人管的“孤兒”:河堤多處破損,沒人維修;河道垃圾成堆,淤積嚴重,沒人清理,成了一條污染嚴重的臭水溝。
更為嚴重的是,有的村民在河道中栽上了樹,甚至出現了大量侵占河道的違規建筑,嚴重阻礙了渠道的行水能力:從70年代的1500立方米/秒的行洪量,降到了400立方米/秒;從防洪標準“十年一遇”,降到了2015年的不到“三年一遇”!
這是2016年的新聞:共渠安瀾,是多人河南老鄉共同的心愿啊!
幸好,在2018年的時候,衛河共產主義渠治理工程開工了,工人們清除了渠道內的淤土,加固了堤岸。
否則,在面對2021年這次千年一遇的大洪水時,未經治理和維護的共產主義渠,可能會出現更大的險情。
今天,在面對這次河南的重大災難,我們才更加意識到:毛主席當年關于“水利是農業命脈”的指示是多么英明;我們不能再為了GDP的快速發展,而荒廢農田水利建設了,不能再欠水利工程的賬了,我們不能只顧著短期利益而不顧人民生命乃至整個中華民族的長遠利益了!
2010年,《21世紀經濟報道》發表了一篇重要文章:《水利部部長:水利建設欠賬30年 北方越來越旱》。
當時,中國正在面臨西南五省區持續的干旱,幾千萬人面臨了飲水難的問題。時任水利部部長的陳雷認為,這一次災情暴露了中國抗旱水源工程不足,水資源調蓄能力不高,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的問題。
《開放時代》2019年第5期發表的譚同學論文:《長時段歷史視野下的“大集體”農田水利建設》中提供的調研數據顯示:從1979年到2001年,江漢平原某鎮的主要蓄水設施容量都在降低!
還有一個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07年底,中國病險水庫已經占到了水庫總數的42.5%。
是的!
各種材料都在告訴我們:今天中國的很多水利工程,都是毛主席時代建設的,我們已經許久許久沒有搞過大規模的興修農田水利設施了。
有的地方,毛時代的水庫出現了老化失修的情況;有的渠道或被泥沙擁堵,或被用來排放污水;很多地方的農田水利都是在吃老本,農業抗災能力變弱了……
分析這些年來,水利工程建設滯后的原因,我們往往能看到這幾個重要因素:
第一、水利工程見效慢,甚至沒有回報,資本不愿意投資,一些地方也不愿意投資。
第二、一些領導干部對水旱災害心存僥幸,缺乏解決水利問題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沒有長遠規劃,沒有對農業的高度重視,沒有對農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的警惕心。
第三、農村失去了集體經濟的支撐,農村的人心散了,很難再具備搞農田水利建設的能力,甚至維修的組織能力也喪失了。
第四、農村大量青壯年勞動力外出打工,無人關心、無人建設農村的基礎設施,農村人的經濟主要來源不再依賴農業收入。
第五、國家對水利工程的資金投入不夠,特別是對農村的見效慢的農田水利投入偏弱,而過分重視“大江大河”的治理和水電開發。
而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只能去毛主席那里尋找答案!
我們知道,在毛主席時代,那個時候的人民公社可是組織社員在利用農閑時間大力修建各種水利工程的。
小時候,小兵的父親就經常講,當年他是怎樣自帶工具,上堤修河道、修水庫的。而且,那個時候不用發工資,公社、大隊有人會記工分的。
而就在2009年西南大旱時,許多農村地區,還在沿用著毛主席時代修建的水利設施。
是的!
2020年夏天,我們遭遇洪澇災害時,九孔全開的新安江水庫是1957年開工建設的;已經16次為保河南、江蘇等地開閘蓄洪的千里淮河“第一閘”——安徽王家壩閘,是1953年建造的……
了解毛主席帶領中國人民興修水利的歷史的網友,一般都認可這樣一個結論:毛時代中國修建的水利工程,超過了中國千年歷史的總和;毛時代的水利建設,是解決中國農業問題的保障,至今依然澤被人民;毛主席是中華民族水利建設的大功臣!
全國解放后,毛主席先后作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一定要根治海河”等題詞;毛主席一直強調“要把農業搞上去,必須大興水利”!
全面整修江河堤防,對京杭運河進行恢復和擴建,歲修都江堰、修建荊江分洪工程……建國伊始,毛主席就展現出了他的雄心壯志!
“大躍進”時期,全國興起大辦水利的轟轟烈烈的建設運動——建設了900多座大中型水庫,對當時防洪、抗旱、排澇等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天,我們在搜索相關資料時,都會發現,很多水利工程,都是在1958年的時候開始興建的。
紅旗渠、丹江口水利樞紐、三門峽水利樞紐、青銅峽水利樞紐、劉家峽水利樞紐、安徽淠史杭灌區、江都水利樞紐工程……在毛主席時代建成。
1970年毛主席批準興建長江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為后來興建三峽工程做出了成功的實踐和探索,毛主席“高峽出平湖”的設想終于在1994年成為現實。
毛主席早就指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一點水來是可以的——這是中國領導人針對中國北方缺水問題第一次提出的南水北調的宏偉設想。
從1949年到1976年,在毛主席的帶領下,幾億中國農民在農業合作化、大辦人民公社的基礎上,帶著熱火朝天的建設熱情,使用簡單的工具,卻修建起了大型水閘241座,大、中、小型水庫86000座,塘壩640萬處,總庫容量達4000億立方米;建設萬畝以上灌區5000多處;各種類型的水庫、運河、溝渠,星羅棋布在神州大地上……
有了毛主席時代的這些水利工程,中國七大流域的洪水得到了有效控制,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得到切實保障;農業抗旱排澇能力有了質的飛躍,農業生產獲得快速發展——神州面貌從此煥然一新!
北京人吃的水是密云水庫、十三陵水庫的,西安人用的是“八水繞長安”,香港和深圳有“東部供水工程”……中國人如今喝的水,絕大多數都是毛主席時代建造的水利工程、水庫等輸送和儲存的水啊!
那些喋喋不休攻擊毛主席、抹黑毛時代的漢*奸公知們,你們真不配生活在中華大地上!
毛時代的一座座水利工程、水利樞紐、水庫渠道,無聲訴說著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優越性,無聲訴說著毛主席時代給中國人民留下的一個個“澤被”千秋萬代的偉大工程!
我們不得不佩服毛主席的先見之明,我們不得不由衷贊美毛主席為中華民族留下的一座座寶庫!
小兵這里有一個小例子,1951年動工的官廳水庫,幾十年來為北京的防洪、灌溉、發電、供水發揮了巨大作用。可是到了上個世紀80年代后期,官廳水庫的水受到嚴重污染,這個作為北京重要水源地的水質竟然持續惡化,不得不在1997年被迫退出城市生活飲用水體系!
這說明什么問題呢?
答案,不言自明!
也許您不知道,治淮骨干工程淮洪新河,是在1979年停緩建的。
也許,當年停建水利工程和下馬以“運十”為代表的高端國防項目,有著各種各樣的原因!
那么,今天中國發展到現在,我們的確到了該還賬的時候了,到了把此前的短板補齊的時候了:無論是在高科技領域,還是對水利等基礎設施。
今天,在全球變暖的大形勢下,中國的超強臺風、特大暴雨、山洪災害、干旱等極端災害事件頻頻發生!
我們需要高度重視起來了,我們需要重新大力興建水利工程了!
防洪排澇、抗旱保收、航運發電、恢復生態……哪一條,能離開水利建設呢?
但,可悲的是,近些年來,國內的一些公知、大V,拿著美國人的錢,拼命抹黑中國的水利工程,造謠說什么水壩破壞生態環境,鼓吹美國人都在炸毀大壩,嘲笑中國政府未雨綢繆對河道的及時疏通治理……
西方NGO組織和所謂的專家學者,也利用各種高端論壇向中國人灌輸反水電的理論。
而可怕的是,一些中國的決策人,真相信了這些謠言,拆除了護河壩,叫停了一些水利工程項目,釀成了一些地方嚴重的洪澇災害。
今天,殘酷的事實已經教育了我們:因勢利導、科學規劃水利工程,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是抵御風險、保障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義舉,是關涉民族命運的千秋大業!
讓我們學習毛主席,讓我們全國上下重新重視起水利建設,讓黃河安瀾、長江安瀾、淮河安瀾、珠江安瀾、松花江安瀾、黑龍江安瀾……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