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天,一段小視頻火了。準確的說,這個“火”,是激起了包括有理哥在內的眾多網友的怒火。
視頻中顯示的情景是前兩天發生在香港某公交站臺的一幕,一白人女子因不戴口罩且想要帶狗乘車,被公交車拒載,女子氣急敗壞,就發生了下面這一幕:
從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該女子并不是沒有口罩,但她只是將口罩拿在手中并未戴上,站在車門處,多次破口大罵。在司機說“報警”后,絮絮叨叨質問司機“趕緊報警,看看狗能不能上車”。
令人非常氣憤的是這名女子后面的那幾句話,有理哥簡單給大家翻譯一下:
白人女子:“為什么你不滾回中國呢,你就屬于那里,Motherfucker”。
公交司機:“你就在中國呢!”
白人女子:“我剛說你為什么不滾回中國”(注:這娘們裝沒聽清公交司機說的“你就在中國”)。
公交司機再次強調:“你就在中國呢!”
白人女子:“對不起,我不是站在香港嗎?我在問你的觀點嗎?不,我沒有在問你觀點!”
然后,這名白人女子開始往車上倒啤酒……
“滾回中國”?這個詞,是不是很熟悉?沒錯,其實“滾回中國”是種族主義者對中國人特有的侮辱性專用詞,是非常標準的種族歧視語言。在美國,這樣的詞匯,時不常會出現在言語攻擊亞裔的事件中。
可以說,這個蠻橫的、拽拽的、充滿著傲慢姿態的白人女子,首先就是一個低劣的種族主義者。
其次,她說出這樣的話,足以說明,在她的觀念里,香港并不屬于中國。不僅如此,她明顯是把香港當作了自己的“地盤”,反客為主,認為像她這樣的白種人,仍然是香港的主人,可以肆無忌憚、頤指氣使的讓中國人尊敬、仰望甚至跪拜她。
呵呵,大清都亡了一百多年了,誰給她的勇氣在這充“老佛爺”呢?
當然,我們不是以偏概全,以個例事件來批判在香港工作生活的外籍人士。但也不可否認,在香港,像她這樣無禮傲慢甚至帶有種族歧視的、且把香港當成自己地盤的外國人絕不止她這么一個。
這一類外國人有很大的共通之處。他們對中國內地充滿著無知和偏見,覺得內地貧窮閉塞,和香港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香港對他們來說更自由、更“歐美”、更“家鄉化”。相同的政治體制、相似的法律體系、基本通用的英文語言環境,讓他們在香港不僅生活比較輕松愜意,更容易讓他們產生“在家”的錯覺。最重要的是,這里曾經是被西方人殖民占領的地方,讓他們仍然會時常產生殖民者高人一等的幻覺。
而最最重要的是,總有小部分跪舔的香港人,時常提醒“洋大人”的“高貴”,讓這些洋人“高人一等”的幻覺總保持著高頻次的出現,并讓他們沉浸其中無法自拔。
有意思的是,有理哥在網絡上翻了翻,這個事件發生后,除了香港的《大公網》等少數媒體進行了報道外,并未在香港的輿論場掀起什么波瀾。但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把這名不戴口罩、帶狗上車、辱罵他人的白人女子換成一名普通的內地游客,香港的輿論場又會出現什么樣的現象呢?
別說這不是內地游客,就這個視頻在臉書的評論下,還有人在舔“白人不戴口罩真的是無拘束習慣了,因為白人天生就向往自由、尊重個體感受……”
哦,曾經內地游客吐個痰、小朋友憋不住在街邊撒個尿,有部分香港人就抓著不放,媒體也跟著大炒特炒,說內地人破壞了香港的社會秩序。可白人罵人、打人,也沒見這些人義憤填膺。別說憤怒了,他們是直接選擇性無視,并歸結于這種外國人是“個別現象”……
歐美人不戴口罩、不遵守規矩、法律,就是天生自由不喜歡拘束,內地人不遵守規定就是素質差、沒見過世面?這是哪里的道理?
這部分香港人,還覺得自己和英國沾點邊,和內地人在一起的時候就恨不得讓全世界都得知道他和你不一樣,甚至拿著BNO“炫耀”自己是大陰帝國的臣民……
所以說,香港目前的整體社會狀態雖然已經回歸正軌,但要想有質的改變,就要改變部分香港人特別是年輕一代的主體意識形態。這里所指的主體意識形態,不單單是愛國主義,而是指具有中華民族的主體意識!
而通過“修例風波”我們已經發現,不少新一代的香港青年封閉性很強,接受的觀念越來越單一化、極端化,他們并沒有因為內地的經濟發展而對內地產生認可或崇拜,反而變得越來越固步自封。他們不僅缺乏中國的國家概念以及中華民族的主體意識,甚至很多人開始秉持國家虛無主義。
在這部分人腦子中,國家和民族有沒有不重要,更不該有所謂的國家崛起,應當服從歐美帝國主義國家的管理。如今美國聯合一眾盟友圍堵中國,中國都進行了強力反擊,我們都感到解氣、驕傲、自豪。而在他們腦子里,是因為中國自身有問題,才會遭遇西方的打壓。怎么能跟白種人競爭叫板呢?這本身就是原罪了。
成為了奴才還不自覺愧疚丟人,竟然當出了優越感,說的就是他們。
正是因為他們的“不懈努力”,跪出了視頻中的白人女子以及像她一般的“洋大人”的傲慢和跋扈。
當然,香港更有千千萬萬的如視頻中公交司機一般明事理、講道理、心中有國家的愛國愛港市民。希望日后,通過教育、輿論等方方面面的改革與進步,讓這樣的人、這樣的意識,能成為香港社會的主流甚至是全部。這樣的香港,才是我們期盼中的香港!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