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婚論嫁、生兒育女,是每個中國人家庭的頭等大事,所謂“不孝有三,無后為大”。“每逢佳節被催婚”,其中有多少多少父母的期盼和年輕人的無奈。
但人們吃驚的發現,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的結婚率和生育率卻逐年降低,人口甚至有負增長的可能。這是怎么回事呢?
(2016—2020年結婚及離婚數據)
民政部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單身成年人口達2.4億,超7700萬人獨居。2020年,我國結婚登記數據為813.1萬對,這是繼2019年跌破1000萬對大關后,再次跌破900萬大關,這也是2003年以來的新低,僅為最高峰2013年的60%。
央視主持人白巖松說了句實話。他指出,現在年輕人不愿生孩子的主要原因是生活壓力大,房價高得離譜,年輕人還有失業的風險,考慮到未來孩子的教育、醫療等壓力,自然是想生也不敢生,因為生了也養不起。
沒錯,不是人們不想結婚,而是結不起;不是人們不想生孩子,而是根本就生不起。
按說我國經濟發展蒸蒸日上,人民生活水平節節提高,怎么還會存在買不起房、看不起病、上不起學的問題呢?
真是奇了怪了,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竟然還有不少人解決不了起碼的生活問題。更有甚者,將年輕人結不起婚生不起娃的原因歸結于年輕人太懶,沒有社會責任感。
無數的年輕人在受著“996”或者“美團制”的壓榨,用自己的血汗和智慧乃至生命為這個社會創造著天價的財富,到頭來卻要背一個“不負責任”的黑鍋?
蘇聯醫學家和經濟學家斯姆列維奇在大量數據基礎上得出了一個結論:雖然影響人口再生產過程的因素很多,但是決定這一過程的主要因素是生產關系、勞動者工資的保證程度、對明天的信心和家庭的社會經濟狀況。
相比白巖松的結論,多了一個因素,那就是生產關系。
在私有制社會,無產階級處于雇傭地位,只有出賣自己的勞動力才能生存下去。而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生產力也獲得了極大的進步,大批工人由于技術進步被淘汰,處于失業或半失業狀態,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強大的產業后備軍。
由于相對人口過剩,資本家在和工人的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于是資本家可以不斷降低工資,工人的生活則越來越困難。資本家最豪橫的一句話就是“你不干就給我滾,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美團就是在這樣大量的相對過剩人口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此它壓榨勞動者毫無底線,將騎手逼到用生命去跑單的地步。即便如此,工資也少得可憐,打工致富只能是一個美好的夢。
每個資本家都在狠命剝削,他們不管你是否結的起婚買的起房,是否有意愿生娃,他們只管壓榨。干就完了。
然而從整個社會的角度考慮,每個資本家不顧后顧地壓榨,竭澤而漁卻導致可供壓榨的勞動力越來越少。
于是人口下降的恐慌蔓延起來了,有的人在替整個資產階級擔驚受怕。但每個資本家卻照舊壓榨,他們誰也不愿意讓利,因為讓利對他們意味著死亡。
那怎么辦呢?
白巖松說了一句略微隔靴搔癢卻又意味深長的話,那就是這個社會需要綜合改變,要對年輕人更友好一些。
有人說,這是一句廢話。
啥叫綜合改變呢?這個改變如何實施?該怎么實施?
我們知道,政府都說房價不能降。教育和醫療的費用也是一路牛市,年年上漲。這能改變的了嗎?
那么,除了打雞血,還有什么方法能拯救我們的生育率呢?
有的人建議,所有公務員家庭必須至少生兩個孩子。
我覺得可以試一試,公務員靠稅收生存,平時也喊著為人民服務,生活水平又不低,現在國家需要,那就抓緊生吧。
中國的公務員和事業編制人員大約有4400萬,也能生不少了。
但是普通打工人傳宗接代的權利呢,就這樣被無聲地剝奪了嗎?
紅色衛士
2021年5月17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