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殯葬改革要求“全民火葬”,沒想到被玩成了“富人的游戲”,變成了“火葬不了富人”的社會現實。
2021年1月初,一份判決書揭開了一段頗為駭人的往事:
2017年2月,陸豐市湖東鎮人老黃到了肺癌晚期,病榻上,他向弟弟黃慶柏表達了自己的遺愿:不想火葬。
早在2012年,陸豐所屬的汕尾市推行全市火葬“一刀切”,禁止土葬,要求將全市火化率提高到100%,每月對各鎮、場區的火化率進行排名通報,考評結果和當地官員的晉升、評選掛鉤。
為了滿足哥哥的遺愿又不違背國家政策,黃慶柏想出了一個絕妙的主意。
他和中間人談妥10萬7千元的價格,通過中間人找到了在當地替人運載靈柩的瘸腿司機陳豐斌。
中間人告訴陳豐斌,需要一具可以用來頂替的尸體。
駭人聽聞的是,陳豐斌尋尸的手段,是殺人。
2017年3月1日,陳豐斌開著面包車,見到路邊拾廢品的36歲林姓智障男子,就將他推上車,用酒將其灌到不醒人事。
等到智障男子沒反應了,陳豐斌覺得他大概已經喝死了,就用四顆釘子將他封進了事先準備好的棺木,藏在家附近,又遮上些樹葉掩蓋,然后給中間人打電話,說找到尸體了。
2017年3月3日,老黃出殯。兩幅棺木被調換,智障男子被運往殯儀館火化,而老黃的棺木被埋在事先選定好的墓穴,就在水庫邊,黃家請一位外省的風水先生看過,坐山望水,主富,寓意“望財”。
林家人一直不知道智障男子的去向。直到兩年半后,2019年11月,鎮上派出所打來電話,才知道智障男子已經死了。
2020年12月,陳豐斌案二審開庭,法院認為其行為已構成故意殺人罪,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
案件中的中間人,原殯改工作人員梁成龍,在2020年4月被陸豐市人民檢察院認定不符合起訴條件。買家黃慶柏,同樣被不予起訴。
在民間,很多人還不能一下子接受火葬的政策,在很多老年人的意識里,死后要“全須全尾地進行土葬”,他們深信死后火化是粉身碎骨,不能庇護后代子孫,更不能順利轉世。
俗話說,那里有需求,那里就會有市場。
俗話還說,有錢能使鬼推磨。
于是,一個“買通殯葬改革負責人,一切按火葬的儀式進行,然后在送往殯儀館的路上偷梁換柱,將親人遺體送回土葬”的利益鏈條就由此誕生了。
當然,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頂替火化的尸體來源問題。
所以,就誕生了一個新興的職業——尋尸人。
尋尸人的工作,就是尋找尸體來源,用來代替富人火葬的需求。
然而,適合調包的尸體并不好找,為了避免被人識破,有些買家還會要求兩具尸體性別相同,死亡時間不能相差太遠,這樣就算遇上殯改工作人員調查,也容易糊弄過去。
據說有一位很厲害的尋尸人,“承包”了當地存放無人認領尸體的冷藏庫。一有訂單,就能拉出一具符合要求的尸體進行調包替換。這些尸體多是流浪漢、乞丐、獨居老人,“一般都找不到家屬,被發現了也沒有人找你麻煩。”
弱勢、貧窮的人群是鏈條上任人宰割的一環。不止一位尋尸人接到任務后,明確尋找來自“五保戶”和“窮人家”的尸體。一戶五保戶家庭有一位82歲的老人死亡,他們以3.2萬元的價格將尸體賣給了尋尸人。另一戶五保戶家庭要價8萬元,尋尸人嫌棄太貴,轉向另一個提供尸源的人,最終以5萬元價格購買了一具無名女尸,再轉手以8萬元的價格提供給買家。
任何一種政策出臺實施后,很多時候都會“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為什么會連一個殯葬改革都被玩成了“富人的游戲”?這里面誕生了多少貪腐?
這里面還會有多少智障人士和獨居老人,五保戶,被陳豐斌之流被金錢蒙住了心的劊子手結束了生命?
有關部門應該好好查查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