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給工人加工資嗎?
黃衛東
經濟界經常會討論工資問題。工人工資太高或太低都不合適。太高不好的道理,大家都懂,關鍵是老板不可能給太高工資,也就沒必要操心了。太低也不好,其實道理也是很明顯,例如,如果大家拿的工資都只夠一家老小吃飯,無錢購買工業消費品,則工業生產肯定過剩,長期如此,工廠也就只能倒閉了。這就是馬克思所論證的自由市場經濟必然導致壓低工資,產生生產過剩危機。戰后西方各國政府都介入勞動力市場,如制定最低工資,給失業人員補貼。去年西方各國在新冠疫情下,生產大受影響,都大量給失業人員發工資,美國失業工人每周都可以得到600美元,相當于人民幣4000元,就是這個道理,否則連開工的企業也要倒閉。
工人究竟該拿多少工資?闡述這個標準的量,應是居民收入占國內產出比例,應在60--80%以上,它決定了一個社會應發工資總量。這是西方各國戰后經驗的總結,西方沒有一個國家低于60%,而美國一直高于80%。如今國內僅在40%左右。即使工資等收入都拿來消費,也只能消費40%產出。大量過剩產品只能輸出到西方,不敢輕易得罪美國和西方,生怕美國不要,工廠就倒閉,于是美國印鈔購買我們產品,就是精英們求之不得的,甚至要搞出各種優惠政策,如優惠引進外資,出口退稅等等。
僅去年美聯儲就印鈔3.3萬億美元,超過此前所有年份積累的總和。美國精英肆無忌憚地印鈔,就能購買中國工廠,當中國人老板,而且是精英們千方百計請來的。由于很多工廠都被美國印鈔買走了,他們占領我國市場,搶走了大部分利潤,實際上等于讓美國資本家免費拿走了中國的各種產品,早已形成了中國負責生產,美國負責消費的殖民地經濟模式。美國產業空心化,基本不搞工業消費品生產了。
如果老百姓沒有收入,老板們怎么可能賺錢?降低工資,雖然降低了成本,也等于降低了市場購買力,必然降低產品銷量,導致生產過剩,導致企業倒閉,從而工人失業,購買力會更進一步下降,形成馬克思所說的生產過剩危機。可惜中國主流經濟界懂這個簡單道理的人太少。他們甚至公然鼓吹低工資比較優勢理論,聲稱要發展經濟,應壓低工人工資,取得競爭優勢,致使我國改開前居民收入占國內產出比例在68%,逐漸降低到目前的42%左右,全世界最低。去年總理公開披露,我國有6億人每月收入只有1000元。這僅能滿足吃飯等基本需求。
去年還以出口受阻,企業經營困難為理由,公然出臺法律,不處理資本家的輕微犯罪,讓老板們拖欠工人工資合法。如今中國的底層工人,尤其是農民工,很少能及時拿到全額工資,大部分人工資都會被拖欠到年底,由于我國中小企業平均壽命只有2.5年,很多工人面臨的是企業關門,從而辛勞一年,大部分工資都被資本家賴掉了。
由于國內工人工資過低,消費能力很低,導致產品利潤率很低,還經常過剩,資本家們日子一樣很難過。按照央行公布的統計數據,僅考慮銀行貸款,我國企業總體負債率就一直在115%以上,甚至高達135%。按照西方市場經驗,企業負債率高于60%,風險就很大了,很可能因無錢按時償還債務而被法院清盤。我國根本就不敢實施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則:不能及時付清債務的企業,就應被法院強制清盤還債。否則工人們到法院告發,我國大部分企業都會被清盤倒閉。我們的法院早就不接受工人,包括農民工的欠薪起訴了,資本家們欠薪早已成了中國合法的潛規則了。
我國所謂的市場經濟,實際就是赤裸裸地強占工人工資的強盜經濟。資本家們其實是靠政府官員保護的強盜,是和政府官員合伙做強盜生意的合伙人,而且地位低下,同樣感受到官僚們的制約和控制,乃至掠奪,從而不能自安。致富的老板們紛紛出逃海外,也就成了我國時時都會發生的常見現象,其根本原因,就是過分壓低工人工資。這是主流精英迷信西方自由市場理論所導致的必然惡果。
如今面對美國和西方的圍攻,中央要求搞以內循環為主的雙循環,這無意是十分正確的。但要真正形成內循環,就必須嚴厲打擊欠薪,大幅度提高工人工資,從而提高國內購買力和消費能力,才能實現國內經濟的循環。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把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如果我們不能解決欠薪問題,讓企業主肆意拖欠工人工資,也就不可能落實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的目標。
參考
黃衛東: 評企業主成了為所欲為的上帝 - 學者觀點 - 紅歌會網
http://www.szhgh.com/Article/opinion/xuezhe/2020-09-01/246451.html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