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央視的報道,湖北五峰7歲女孩,在父母賣鹵菜的案板下上網課的新聞刷屏了。
央視當然是大搞正能量宣傳了:一個7歲女孩,克服困難,哪怕是鬧市中案板下,都能認真學習,其精神可嘉,其態度令人欽佩。有這樣努力,孩子以后肯定會有出息的。
再說了,孩子父母雖然辛苦賣鹵菜,但也想方設法創造條件,讓女兒能夠上網課,可見父母愛心濃濃,對女兒學習的重視。有這樣的培養,想來孩子會成為“成功”的人。
如此贊揚,倒也能說得過去,只是愛瞎琢磨的我,覺得不盡其然。比如說,這樣的環境下,孩子學習效果如何呢?如此惡劣的條件,雖然在學習,可孩子身心又如何健康呢?
好在,這對父母只有一個孩子,要是有兩個,又該咋辦呢?
很顯然,從這案板下上網課的新聞,我只是感到無盡的悲哀,或許一聲嘆息,才是最好的評價吧。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人口生育率下降,甚至達不到正常生育率水平。盡管如今完全放開了二胎,也有各種鼓勵生育的政策,然而生育水平依然不高。不說別的,如五峰這樣的賣鹵菜夫妻,他們咋會再生育呢?
就一個孩子,也無法提供好的生活與教育條件,還得讓孩子跟著父母到市場。顯然,收入水平低,經濟條件不允許多生育。夫妻都賣鹵菜,才能維持生活,哪里還有時間精力再養育二胎呢?
受生活所困,如此現實中,年輕的夫妻要是沒有父母幫助的話,是很難會生育的。且別說這住房、上學、醫療的沉重負擔了。
到此,我還想說,為啥國人勤勞而不富裕呢?如這對夫妻,雖然是賣鹵菜,是小本生意,可他們竟然無法為子女和自己創造好的生活條件?請問這是為什么?
換句話說,能否夫妻有一個勞動,另一個人回家照顧家庭呢?
當下的現實,很顯然這是不可能的。其實,國人收入占GDP本來就很低,用郎咸平的話說,收入低到不如非洲。這點上,曹德旺也說的很清楚,國內啥都貴,就人工便宜。
若是勞動不能改善生活,這樣的勞動有意義嗎?這不就是苦役嗎?尤其是,到底是哪些因素,導致國人勞動果實被竊取呢?如五峰這對賣鹵菜的夫妻,只是三口之家,也需要夫妻兩個人來勞動嗎?
反正,這樣的新聞,我只看到心酸與悲哀,根本無法與正能量聯系起來。按新聞,疫情期間,外國給成年和孩子都發錢,可是我們只是為刺激消費,發些消費券。至于發錢,也只有A門X港干脆,其它地方全靠國人自救了。
起碼延續三個多月的疫情,讓很多企業破產倒閉,特別是很多農民工和個體戶舉步維艱。就如這對賣鹵菜的夫妻,值此特殊時期,做生意極其重要,對孩子只能是因陋就簡了。
要是有條件的話,又何必如此艱辛呢?總而言之,對這件事,除過一聲嘆息外,我實在是看不出,哪里還值得贊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