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這是4名留守兒童生前居住的房屋(6月11日攝)。 9日晚,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田坎鄉的4名留守兒童在家中死亡。這四名兒童是一兄三妹,最大的哥哥13歲,最小的妹妹才5歲。警方的初步調查結論是疑似集體喝農藥自殺,這起悲劇究竟是如何發生的?新華社記者 陶亮 攝
2
這是4名留守兒童生前居住的房屋內部(6月11日攝)。 9日晚,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田坎鄉的4名留守兒童在家中死亡。這四名兒童是一兄三妹,最大的哥哥13歲,最小的妹妹才5歲。警方的初步調查結論是疑似集體喝農藥自殺,這起悲劇究竟是如何發生的?新華社記者 陶亮 攝
1
這是4名留守兒童生前居住的房屋內部(6月11日攝)。 9日晚,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田坎鄉的4名留守兒童在家中死亡。這四名兒童是一兄三妹,最大的哥哥13歲,最小的妹妹才5歲。警方的初步調查結論是疑似集體喝農藥自殺,這起悲劇究竟是如何發生的?新華社記者 陶亮 攝
1
這是4名留守兒童生前居住的房屋內部(6月11日攝)。 9日晚,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田坎鄉的4名留守兒童在家中死亡。這四名兒童是一兄三妹,最大的哥哥13歲,最小的妹妹才5歲。警方的初步調查結論是疑似集體喝農藥自殺,這起悲劇究竟是如何發生的?新華社記者 陶亮 攝
1
這是4名留守兒童生前就讀的學校(6月11日攝)。 9日晚,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田坎鄉的4名留守兒童在家中死亡。這四名兒童是一兄三妹,最大的哥哥13歲,最小的妹妹才5歲。警方的初步調查結論是疑似集體喝農藥自殺,這起悲劇究竟是如何發生的?新華社記者 陶亮 攝
新華網貴陽6月11日電(記者吳濤 胡星 駱飛)9日晚,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田坎鄉的4名留守兒童在家中死亡。這四名兒童是一兄三妹,最大的哥哥13歲,最小的妹妹才5歲。警方的初步調查結論是疑似集體喝農藥自殺,這起悲劇究竟是如何發生的?
深夜悲劇
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田坎鄉茨竹村是4兄妹出生和長大的地方。田坎鄉離七星關區有110多公里,是七星關區最遠的鄉。茨竹村是貴州省的一類貧困村,全村2400多人,經濟來源靠像孩子們的父親張方其一樣外出打工和種地,村里的留守兒童有20多個。
記者11日來到孩子們的家看到,這是一棟位于路邊的3層小樓,一樓基本空置,二樓一個房間凌亂地擺放著沙發和電視,一個房間的角落里堆著3麻袋玉米,大概有1000來斤,還有一個房間放著一些臘肉。三樓是4兄妹住的地方,記者在這里發現一個木桶,其中盛著玉米飯,地上還曬著四季豆。房屋后面有一個豬圈,里面養著2頭豬。
同村的村民張啟付是第一個發現4兄妹出事的人。事發當晚,就在他們家旁邊修房子累了的他正靠著摩托車在休息,當時已經是晚上11點多,他忽然聽到張方其家房子方向傳來“呼、呼”的聲音。“我當時以為是有野豬,就拿著電筒跑過去看,結果就看到一個孩子倒在地上,正在抽搐。”張啟付說。
發現情況不對后,張啟付趕緊打電話報警,并且撥打了120。隨后,鄉衛生院醫生和警察趕到現場,破門而入,將孩子送去搶救,但孩子們的生命還是沒有救回來。
在村民們的描述里,4兄妹基本不出門,不僅不跟村里的大人打交道,也不跟村里同齡的孩子一起玩耍。事發當天,村里并沒有發現兄妹們有什么異常情況,跟以前一樣,都是關著門。至于里面發生了什么情況,就不得而知。
村黨支部書記高華成告訴記者,孩子們的母親任希芬在2014年3月外出去向不明,父親今年3月外出打工。這棟3層樓房修建于2012年,“大概花了十幾萬,可能是他以前在海南打工賺的錢”。
事發前燒毀作業本
據央廣網報道,記者還很痛心地在現場看到了這幾個孩子在事發之前在房間里面焚燒了自己的作業本,還有一些殘片沒有來得及燒完,同時在現場還可以看到這四個孩子最后的一頓晚餐,一個鍋里面放著他們做的玉米飯,還有一鍋里面我挑開看里面有酸菜,可能是用酸菜燉了一鍋湯,旁邊還有一個盆子里面放了是一些菜,在現場的嘔吐物中我發現了玉米飯和酸菜,還有一些其他的蔬菜的痕跡,現場是彌漫出濃濃的刺鼻的味道。
家暴和孤獨
記者采訪了解到,4兄妹在家暴的環境里成長,性格孤僻。而在母親出走不知去向,父親也外出打工后,性格孤僻的幾兄妹就如同生活在與世隔絕的孤島之上。村里人的印象里:“這家人雖然生活在村里,但跟不是這個村的一樣”。
村民們普遍反映,4兄妹前些年遭受過很嚴重的家庭暴力,導致“性格很孤僻”。孩子們的姨婆潘玲告訴記者,張方其有一次毆打老大,把左手臂打到骨折,右耳朵撕裂。2012年8月16日,老大離家出走十幾天,被找回家后,母親脫掉了他所有衣服,罰他裸體在天臺的大太陽下曬了2個多小時。“那天是田坎鄉集市第一次開市,所以日子我記得很清楚。”潘玲說。
張方其夫妻也經常吵架、打架。2014年3月,張方其夫妻二人因事激烈爭吵,后演變為打架,任希芬被打傷送到鄉衛生院輸液。當時孩子們就在旁邊。此后,任希芬離家出走。
孩子們在離家1.5公里左右的田壩小學讀書。老大的班主任楊小琴說,他在班上成績中等,“性格很內向,不論是表揚還是批評,他都一言不發”。偶爾不來上課,他會叫妹妹或者同學來請假,有時候妹妹們會跟著今年讀6年級的老大一起不來上課。
今年3月,張方其外出打工,但并沒有請人幫忙照顧孩子,只是在離開前給孩子辦了一張銀行卡,放在老大身上。從此之后,4兄妹包括最小5歲的妹妹在內,不僅生活要全部自理,還要養家里的兩頭豬。
孩子們的二姑姑說,張方其本就是性格比較冷的人,在村里遇到時“你給他打招呼他就應一下,不打招呼就不說話”。
張方其外出打工后,4兄妹輟學。此后兄妹們就好像與世隔絕。村民肖文英說,有時路過他們家門口時,聽到里面有聲音,但一敲門,就什么聲音都沒了,也不開門。周圍的村民說,白天很難知道他們兄妹在不在家,因為門都是關著的。只有晚上開燈或開電視機時,才知道有人在家。
缺愛之殤
雖然處于貧困地區,但4兄妹并不缺少吃、穿,他們的悲劇的主因,是缺少關心和愛護。
村民反映,孩子平時有零花錢,“有時會看到他們在小賣部買東西”。潘玲說:“今年4月張方其給孩子們的卡里匯了700元錢,第二天就被娃娃取走了。”高華成稱,張方其和老大在2012年已納為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
畢節市是我國的經濟貧困地區,留守兒童現象普遍。2012年,5名留守的流浪兒童被悶死在垃圾桶里。事后,畢節宣布每年拿出6000萬元設立關愛留守兒童基金。
田坎鄉政法書記胡海峰說,兄妹們成為留守兒童后,鄉里為他們建立了留守兒童檔案,并確定村支書高華成和包村干部張勝為一對一幫扶對象。張勝對記者稱:幾乎每一次老大不去上課,他都會去他家里做工作,“給他講在學校有免費的營養午餐,可以和大家一起玩”。
在兄妹們輟學后,鄉干部和學校教師前后6次去動員回校上課。胡海峰說,他5月13日第二次到他們家時,聽到孩子在里面跑,但怎么敲都不開門。“我只好找到孩子二爺爺,請他隨時注意到孩子情況,還叫周圍的兩個小孩多找他們玩。”
然而,這些并沒能阻止悲劇的發生。
肖文英說,孩子們家并不缺東西,吃的穿的都有,主要是沒有人來安排,沒有人照顧和關心。
老大以前曾有過輕生的行為,但并未引起重視。孩子們的二爺爺張仕貴說:“老大被打得厲害了,就叫嚷著‘喝敵敵畏,跳河’,有一次出去跳河,被旁邊的金沙縣的派出所發現送了回來。”
胡海峰坦言,留守兒童量大面廣、情況各異,對每一個留守兒童開展有針對性的工作有一定難度。目前的關愛多側重于物質方面,有時候忽略了心靈輔導,像這4個小孩一樣極端的心里想法,應該及早發現,及時疏導。
長期關注貧困地區兒童問題的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秘書長盧邁說,現在對留守兒童的關愛,在一定程度上陷入兩難,大多數外出務工父母生活的環境并不利于兒童的健康成長或者是他們無力在城市撫養孩子,留在農村又無人照顧。除了生活上的照顧,對兒童的心理關愛尤其缺少,應引起高度重視。
其母已聯系上 將派人接回
中新網6月12日電 據畢節市七星關區人民政府網站消息,6月9日23時32分左右,畢節市七星關區田坎鄉茨竹村4名兒童服食農藥經搶救無效死亡,經公安機關調查勘驗和尸體檢驗,均系口服敵敵畏中毒死亡,排除他人所為。目前,死者母親已聯系上。
通報稱,市、區迅速組織有關部門趕赴現場,對四名兒童中毒情況、服食農藥的來源、搶救過程、死亡原因、家庭狀況、入學情況等展開走訪和調查,派出3個小組分赴廣東佛山、揭陽、貴陽等地尋找死者父母,并在當地查找其親屬。目前,死者母親已聯系上,已派人前往所在地將其接回;已獲悉其父親所在地,由于手機聯系不上,派出的工作組已前往尋找。
四名兒童的父親張方其今年3月外出打工,母親任希芬離家出走多年。四個孩子(張啟剛,男,13歲,田坎小學六年級學生;張啟秀,女,9歲,田坎小學二年級學生;張啟玉,女,7歲,田坎小學一年級學生;張啟味,女,5歲,田坎鄉中心幼兒園兒童)居住在2011年修建的磚混結構、200平方米的三層樓房家中,平時孩子食宿自理。因缺乏基本的家庭關愛和親情溫暖,四個孩子性格孤僻,常有早退和曠課現象。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