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表示,過量施用化肥正嚴重威脅東北地區的農作物種植,該地區是中國最重要的產糧區之一。
據報道,東北肥沃黑土層的有機質正遭破壞,且厚度以每年1厘米的速度退化。“形成1米厚的黑土層需3億年,而現在的退化速度是1年1厘米”,沈陽農業大學教授陳溫福說,“如果再不注意提高耕地質量,農業可持續發展將受嚴重威脅。”
土地退化和基礎設施落后都在制約東北糧食增產。該地區由黑吉遼三省組成,占內地耕地面積的16%、糧食總產量的20%。肥沃的東北黑土層含有3%至10%的有機質,是種植大米和玉米等農作物的理想土壤。
陳教授表示,過去幾十年來過量施用化肥意味著,吉林黑土地的土壤有機質含量已從建國初期的8%下降到如今的不足2%,黑龍江的農村土壤也已出現同樣問題。土壤肥沃程度會因單一作物種植、在同一塊地上連年種植一兩種作物以及過量施用化肥而退化。年久失修的灌溉設施和乏善可陳的防洪設施,也令當地更易遭受導致糧食減產的自然災害。
據經濟參考報2012年的報道,東北地區的部分黑土層或將在幾十年后消失殆盡,東北這一中國最大糧倉的產能也將遭受無法挽回的損失。
東北黑土區占全國糧食總產五分之一,是中國最重要的商品糧基地。
支撐糧食產量的黑土層在過去半個多世紀里減少了50%,并在繼續變薄,幾百年才形成一厘米的黑土層正以每年近一厘米的速度消失。照此速度,部分黑土層或將在幾十年后消失殆盡。
(報道綜合自香港《南華早報》,《經濟參考報》)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