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今天有兩則新聞同時出現在首頁上。一是今年9月,長江水產研究等多家研究單位確認,2013年,在葛洲壩下唯一的自然產卵場,中華鱘沒有繁殖產卵。葛洲壩建成后的32年里,中華鱘野生種群不斷衰減。由過去的10000多尾到目前僅剩57尾。科研人員認為,這背后是一系列的原因,長江水體污染、經濟發展對自然保護區的“割讓”、船只漁網的誤傷,都讓中華鱘的生存空間和環境不斷受到擠壓,日益脆弱。中華鱘專家危起偉呼吁,中華鱘野生種群消失前,控制污染、保護長江生態環境,為中華鱘營造新的生存空間迫在眉睫。
另一則是:近日,國務院印發《關于依托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部署將長江經濟帶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內河經濟帶、東中西互動合作的協調發展帶、沿海沿江沿邊全面推進的對內對外開放帶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先行示范帶。
雖然《意見》中明確,要以改革激發活力、以創新增強動力、以開放提升競爭力,依托長江黃金水道,高起點高水平建設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推動上中下游地區協調發展、沿海沿江沿邊全面開放,構建橫貫東西、輻射南北、通江達海、經濟高效、生態良好的長江經濟帶。要“建設綠色生態廊道。切實保護和利用好長江水資源,嚴格控制和治理長江水污染,妥善處理江河湖泊關系,加強流域環境綜合治理,強化沿江生態保護和修復,促進長江岸線有序開發。”,但究竟如何“保護和利用好長江水資源,嚴格控制和治理長江水污染”,讓人實在沒有什么信心。
首先,三峽大壩的建成,已經完全隔斷這條黃金水道的水脈,沿江湖泊和重要河流相繼消亡。人民網曾報道,“長江沿岸化工企業已過萬家”,這是個什么含義?我認為編者要表達的意思有兩條,一是告訴我們,最易排污的化工企業云集在母親河邊上意味著什么?二是提醒我們思考,那么多易污染的化工企業怎么一窩風地都跑到長江邊上來“發展”,圖的又是什么?說穿了吧,還不就是為了利用長江川流不息的江水幫他無償“消污”嗎?
兩年前,我寫過一篇帖子,叫《長江之殤》。當時,在蕪湖對面的江岸邊原蕪湖北火車站的原址上,將建起一座投資300億的煤化工企業,據了解,該企業原在上海,就是因為污染嚴重而被上海要求遷出的,結果被安徽“招商”到了長江邊上,想必是考慮污染只要往長江里一排就沒事了。中國攝影師盧廣在美國第30屆尤金、史密斯攝影大賽獲獎,其獲獎照片中就有一張是“ 安徽馬鞍山長江岸邊有很多小規模的選鐵廠、塑料加工廠,排放大量污水進入長江”。僅僅是安徽的“八百里皖江”,近年來,在該省“壓倒一切的中心工作就是招商引資”的觀念指導下,不惜毀滅大批沿江和環湖(巢湖)良田(基本全是“國家基本農田保護區”)引進外地重度污染企業入皖,并且將各類污染直接排入長江和湖泊。而這些企業通過環評的唯一辦法就是在地方政府甚至是環保部門的大力庇護下公開造假。比如馬鞍山有條被嚴重污染的慈湖河,為了應付“環保模范城市”檢查,先要求該河上游的污染企業將污水儲存起來,暫時不排,換上清水,然后在當地報紙上吹噓該條河已經治理完畢,河道清淤工程已完工等等,實際上,該條河河床的淤泥一點也沒清理,整條河內臭氣泛濫,魚蝦不生。至今還是一如既往地往長江直接排放發紅發藍的礦山和化工污水。與此類似,長江水系近年來的生態消亡速度令人驚異,長江水徹底喪失飲用功能也只是時間問題了。
我們真的不想聽到“一條大河污水翻,風吹臭氣漫兩岸………”可環境的惡化卻不以我們的意識為轉移。你可以聽到“經濟要轉型”了,是在高喊著要“科學發展”了,但環保做秀的意識,先污染后治理的意識[這實際上是一種把災難留給后人的卑鄙],犧牲環境換取發展速度的意識實際上仍然嚴重存在,對那些雖破壞了環境但又有點所謂政績的人,幾乎一點處罰都沒有,環境一天天惡化,但上報的環境數據卻一天天好轉,老百姓有切身體會卻無說話的地方。
我們不禁要問,發展到底是為了什么?如果我們的“發展”只積累了成山的票子,而把水搞得不能喝了,空氣不能呼吸了,它還能叫發展嗎?我們是不是還應該再問一句,改革開放近三十年來我們所創造的財富,能買回我們原有的資源和環境嗎?請專家學者們算一算,把渤海的海水恢復到三十年前要花多少錢?把那里的海洋生物恢復到原來的模樣要花多少錢?把每年急劇消失的湖泊恢復起來又要花多少錢?還有滇池、太湖、巢湖呢?還有日夜擴大的沙漠呢?還有日夜縮小的良田呢?成天高唱改革成果的各級官員們,你們所說的成果夠抵償這些環境的巨大損失嗎?
李克強總理指出,長江生態安全關系全局,要按照科學發展的要求,處理好發展和保護的關系,避免產業轉移帶來污染轉移。要加強生態系統修復和綜合治理,做好重點區域水土流失治理和保護。在全流域建立嚴格的水資源和水生態環境保護制度,控制污染排放總量,促進水質穩步改善,確保一江清水綿延后世、永續利用,走出一條綠色生態的新路。
總理的話說得是好啊,可是,賣地賣紅了眼的各級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成為壓倒一切的中心任務”的現實環境下,還能顧及到保護環境嗎?“長江經濟帶”也許很快就建起來了,但長江的命運會怎樣,恐怕只有老天爺知道了。長江的命運圍在旦夕,唯一的保護措施就是立即減少對長江沿岸的胡亂“開發”,建立長江生態保護帶。長江的活化石中華鱘即將滅亡,已經滅亡的長江鰣魚,長江中華蟹,還有數百種數千種長江生物都在控告我們,中華民族連自己的母親河都這么糟蹋,那他的未來究竟是什么,還用再多說嗎?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