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經濟 > 社會民生

大于:當年的“牧區大寨”與今日的“牧區污染”

大于 · 2014-09-16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上面這張圖片,是關于內蒙古鄂爾多斯“牧區大寨”化工區鳥類成群死亡的報道。比較閱讀下面兩篇相隔50年的報道,也許能讓我們明白,“發展才是硬道理”的提法并不一定科學,只有科學的發展才合道理。

  (一)牧區大寨———烏審召

  1965年12月2日,《人民日報》發表長篇報道《牧區大寨——記烏審召公社建設社會主義新牧區的革命道路》和社論《發揚烏審召人民的革命精神》。隨后,伊克昭盟烏審旗烏審召公社被迅速樹為全國改造沙漠建設草原的典型,樹立為全國牧區大寨,在全國牧區開展了學習烏審召的運動。

  1965年11月25日,《內蒙古日報》發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第一書記烏蘭夫為伊克昭盟烏審召公社題詞:“學習烏審召人愚公移山,改造沙漠建設草原,改天換地的革命精神。”12月7日,中共伊克昭盟盟委作出《關于立即在全盟范圍內開展學習烏審召的決定》。烏審召的先進事跡不但被拍成電影記錄片在全國放映,各地報紙也相繼報道,廣泛宣傳。1966年4月27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委員會發出《關于組織參觀牧區大寨烏審召的通知》,自治區所屬各盟市先后組織了盟、旗、社、隊領導2300多人參觀了烏審召。全國各省區到烏審召參觀學習的團隊絡繹不絕,國家、自治區領導和外國友人也先后多次到烏審召視察參觀。1966年6月12日,以馬里蘇丹聯盟黨政治局委員、司法部部長馬馬杜·馬戴拉·凱塔為首的馬里代表團,在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長陳毅的陪同下,乘專機到烏審召公社訪問。馬里貴賓和陳毅副總理分別題了詞,陳毅的題詞是:“治沙種草獲勝利,牧業農業大向前。馬里貴賓來參觀,烏審召美名天下傳!”

  烏審召位于毛烏素沙漠東北部,總面積1600多平方公里(約合250萬畝),流動沙丘占54%,可利用牧地僅占1/3,而且被大小沙丘分割成零星小片牧場。植被稀疏、牧草不佳,經常遭受風、沙、旱、澇、寄生蟲、醉馬草六大自然災害的輪番襲擊,造成病多與草缺。1958年,在社隊領導包榮和寶日勒岱帶領烏審召人以“愚公移山”的精神,鏟除醉馬草,打響了草原建設第一仗。緊接著,進行了治沙、修渠排澇、圍建草庫倫、打井整地、植樹種草等建設項目。1964年開展牧業學大寨運動以來,烏審召人以大寨為榜樣,提出了向沙漠要草、要水、要樹、要料、要畜的口號,掀起了以治沙為主攻方向,以草庫倫為主要內容的草原建設新高潮。改變過去治沙主要采取“前擋后拉”,“穿靴戴帽”的辦法種植沙蒿、沙柳。發展為采用喬、灌、草相結合的辦法,圍建治沙庫倫進行綜合治理。先后共計治理流動沙丘24萬畝,栽種成活的高桿樹有100多萬株,新建苗圃366畝,造林治沙所需要的樹苗實現自給。與此同時普遍推廣糖化飼料,采用了馬匹人工授精,進行家畜授精卵移植試驗等一系列措施,科學養畜水平不斷提高。到1975年底,共圍建起大、中草庫倫77個,總面積達24萬畝,內有5000畝飼料基地。有機井、流沙井六十五眼,澆灌二千畝水地。這些草庫倫大致可分為草林料三結合的庫倫、打草庫倫、放牧庫倫和治沙庫倫等幾種類型。三結合的庫倫一般用做飼料、草籽和林苗基地,治沙庫倫一般進行封閉治理,放牧庫倫有10.6萬多畝。每年冬春季節放進草庫倫的綿羊、改良大畜和瘦弱畜,占牧畜總頭數的一半,在抗災保畜中發揮了一定作用。實現綿羊改良率占綿羊總數的82.5%,馬和牛的改良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此外,多種經營也有所發展,特別是養豬、養蜂業的發展較快,種植果樹也初見成效。

  牧區大寨烏審召的帶頭人寶日勒岱,1938年出生于烏審召一個貧苦牧民家庭。1958年起擔任布日都大隊副大隊長、大隊長、大隊黨支部書記、烏審召公社黨委委員。1966年12月起先后任烏審旗旗委書記、伊盟革委常委、自治區革委會副主任、中共中央委員、全國人大常委等職。1960年作為全國“三八紅旗手”在北京受到毛澤東主席的接見,1964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多次受到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菅志立)

  發揚烏審召人民的革命精神

  烏審召公社是內蒙古自治區伊克昭盟的一個大寨式的牧區公社。

  本報今天發表的題為《牧區“大寨”》的文章,記述了烏審召公社改造沙漠,建設草原,發展畜牧業生產的動人事跡,反映了烏審召人改天換地的革命精神。

  烏審召公社的牧民們,在黨的領導下,同各族人民緊密團結,在歷史上遺留下來的“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在浩如瀚海的沙漠包圍中,在地廣人稀、交通閉塞的草原上,在復雜尖銳的階級斗爭中,奮發圖強、艱苦奮斗,以階級斗爭促進生產斗爭,開創了一條“以牧為主,多種經營“,發展畜牧業,建設社會主義新牧區的革命道路。這里的一切都在變化,沙在變,草在變,人也在變。今天的烏審召人,正以社會主義新牧民的英姿馳騁在鄂爾多斯草原上。

  烏審召,這個大寨式的牧區公社的出現,是毛澤東思想同牧區的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黨的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的產物,是無比優越的人民公社制度的產物,是正確貫徹執行黨的民族政策的結果。

  烏審召人以毛澤東思想掛帥,以黨的總路線掛帥,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實踐中,也改造著自己的主觀世界。他們在改造社會改造大自然的艱苦曲折的斗爭中,發揚了不斷革命和徹底革命的精神,發揚了人民公社的集體主義精神,發揚了不怕大勞大苦,敢于同天地搏斗長期建設草原的精神。

  烏審召公社,這個牧區“大寨”的那些思想、風格特別值得學習呢?

  第一,他們有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和發展社會主義畜牧業大經濟的偉大抱負。通過建設草原,發展社會主義的畜牧業,是牧區的一個歷史性變革,是建設社會主義新牧區的必由之路。靠天養畜還是靠建設養畜,這是人單純依賴自然,還是人支配自然,是完全沿襲“逐水草而居”的老路,還是開辟發展社會主義畜牧業新道路的分界線。沒有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沒有發展社會主義大畜牧業的偉大抱負,就不可能有長期建設草原的革命思想,就不可能真正樹立建設社會主義新牧區的斗爭信念,也就不可能真正在牧區建設社會主義。所以說,敢不敢改造自然建設草原,實際上就是敢不敢革命的問題。故步自封、滿足現狀的人總是安于單純利用草原,不肯和不敢建設草原。他們認為偌大的草原無法建設,牧民“逐水草而居”的舊習慣不易改變,只有等待牧區有了現代化的機器設備之后,才談得到建設草原。烏審召人則與此相反。他們最可貴的革命精神,就在于他們身在草原,胸懷全國,放眼世界,以革命的發展的觀點,高瞻遠矚,預見到建設社會主義新牧區的遠大前景;他們不因循守舊、不故步自封,當機立斷地選擇了通過長期建設草原,發展社會主義大畜牧業的道路。他們從不幻想這個,等待那個,說干就干,一干到底。他們明明知道擺在面前的上百萬畝沙丘不是一代兩代人能治理好的,有許多建設項目也不是短時期內可以奏效的,要干前人從來沒有干過的事業又不免要碰到一次又一次的失敗。然而這一切都嚇不倒他們。他們甘為“愚公“,不作“智叟”,從一九五八年開始,有計劃地以移山填海的革命精神,改造沙漠,建設草原。他們想得對,干得好,不愧為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有理想、有志氣的社會主義時代的新牧民。

  第二,他們解放思想,樹立了敢想敢干的革命風格。牧區人民過去長期遭受封建主義和宗教迷信的統治,現在進行建設草原這一偉大的歷史性的變革,不可能不遭到資本主義、封建主義勢力的破壞,不可能不受到舊的習慣勢力的阻礙。因此,在廣大牧區,興利除弊,移風易俗,顯得格外困難。每前進一步都會遇到嚴重的斗爭。而不經過嚴重的斗爭,勞動牧民中蘊藏著的革命精神就不能充分解放出來。烏審召人的革命精神就表現在他們敢于同舊勢力、舊思想徹底決裂,敢于沖破“神權論”、“宿命論”的羈絆,使自己的思想來一個大解放。他們在沙漠草原面前不再表現得無能為力、無所作為了,不再把“醉馬草”等等災害視若“神物”,禱告膜拜,或者消極逃避了,而是以自己的聰明智慧和勤勞的雙手去征服它們,在改造沙漠,建設草原,發展畜牧業的道路上,昂首闊步地開拓著自己的新生活。

  第三,他們有吃大苦,耐大勞,苦干實干的革命干勁。畜牧業生產勞動原是比較艱巨繁重的。要建設草原,比之單純利用草原,更需要有吃大苦耐大勞、苦干實干的革命干勁。烏審召人就是這樣不怕吃大苦耐大勞的人,就是這樣苦干實干的人。他們僅有一千四百個勞動力,不但常年放牧管理著四百群牲畜,進行著抗災保畜的艱苦斗爭,而且勇敢地向大自然搏斗,向沙漠要來了水草,要來了糧食,要來了林木,要來了牲畜。凡此等等,如果沒有“欲與天公試此高”的英雄氣概和革命干勁,怎么能夠辦得到呢?

  第四,他們充分發揮集體經濟的優越性,堅持群眾運動的群眾路線。烏審召人不是消極地依靠國家的支援,也不單純依賴外力的幫助。他們依靠以貧苦牧民和不富裕牧民為主體的人民公社集體力量,他們的全部建設項目,都是自己動手搞起來的,絕大部分財力物力都是自己解決的,只在少數建設項目上,接受了國家的支援。勞動力缺乏怎么辦?他們就在統籌兼顧,合理安排的原則下,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干部帶頭,男女老少一齊上陣,一鼓作氣,進攻重點建設項目或投入抗災保畜的斗爭。烏審召的經驗說明,人少勞動力缺的牧區,并不是象某些人所想的那樣沒有條件大搞群眾運動,而是更加需要大搞群眾運動。不如此,就不能充分發揮集體經濟的優越性,就不能征服浩瀚的沙漠,建設遼闊的草原。

  第五,他們有虛心學習,勇于實踐的科學態度。烏審召人的學習精神也是很感動人的。他們努力活學活用毛主席著作,按照毛主席的指示辦事,學習黨的政策,堅持政治掛帥;他們努力學習技術,向先進地區和先進單位學習生產技術知識,從當地的遺產中學習有用的東西。虛心學習、勇于實踐的科學態度,使他們變得更聰明、更有本領。他們在干中學,在學中干,且干且學,在干和學中進行自己的創造。治沙的一套經驗是他們自己創造的,建設“草園”的一套辦法是在學了別處的先進經驗之后加以提高的。他們這種虛心學習的精神,正是自力更生的前提,也是自力更生的具體表現。全國各個牧區的廣大干部和廣大牧民,在學大寨、學大慶、學解放軍的同時,在開展學大寨、趕大寨、超大寨的群眾運動的同時,要積極地學習烏審召人民高舉毛澤東思想紅旗,艱苦奮斗建設草原的革命精神,進一步把草原建設成為發展畜牧業的良好基地,進一步把我國的廣大牧區建設成為富裕的、繁榮的社會主義新牧區。

  (二)觸目驚心!內蒙古鄂爾多斯鳥類成群死亡

  2014-9-12

  牧區大寨,是60年代烏審召鎮在全國響亮的名頭。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烏審旗烏審召鎮位于鄂爾多斯市西南約150公里,地處中國四大沙地之一的毛烏素沙漠腹地。這里曾是一片荒漠,五六十年代靠人工治沙,建成一片綠洲,被樹立為全國牧區大寨。

  60歲的巴拉吉老人向記者描述過去的景觀,那時水草豐美,有茂盛的蘆葦,開春時鳥窩鳥蛋多的無從下腳,飛起來的各種鳥能遮住太陽。每年6月份兒馬蘭花開了以后牧場就像鋪了紫色綢子一樣美。

  2004年以后,這開始建起了化工廠,又擴大成化工業園區。抽地下水,排污水,排有毒氣體。

  短短幾年,草場退化、蘆葦消失,鳥類成群死亡,周圍的人們就開始得各種各樣的病。

  現在,我們看起來是比別的地方發達,比如交通、通信、購物。但是污染害得我們的家鄉已經不能生存了,我們怎么辦,我們的后代怎么辦?我們不要這些,我們要是騎著馬放著牧,唱著歌的話沒有這么多的怪病,子孫們可以代代幸福生活!

  夜探排污口

  查漢淖爾湖。在蒙語中,“淖爾”即是“湖”的意思。原來是一個天然的堿湖,隨著堿礦被采空,制堿企業撤走,留下了巨大的坑。2004年就開始承接了3公里處的烏審召化工園區排出的廢水,逐漸形成了目前面積達10平方公里的污水湖,比原來面積擴大約四倍。

  9月1日,從鄂爾多斯市出發,向西南約150公里,抵達烏審旗烏審召鎮。

  我和當地知情牧民在烏審召鎮見面,計劃先探訪查漢淖爾湖的污水排污口。據知情牧民講,最近以來,排污狀況白天比較消停,晚上就肆無忌憚。牧民說平時,白天,在兩條通往排污口的通道,分別有人把守,無法靠近。于是我們商量夜里進入排污口取證。

  地點在烏審召鎮鎮政府往西一公里處。

  22時許,伴著月光,我們一行多人翻過一個欄桿,踏著接近沒住鞋幫的淤泥,走了大約二十分鐘,到達一片水域,明顯感覺到一股臭雞蛋的味道,因為地勢比較低洼,我們才敢打開手電,搜尋排污口。“瞧,在這兒。”很快我們找到排污口。

  順著發現者手電照射的方向,排污口在離岸約3米遠的地方,隱約可以看到一根管道在水中,一股乳白色的液體從管道里流出,在水面上形成一股泉涌,散發一股刺鼻的臭味。

  知情人告訴記者,以前是明排,是通過一根直徑半米多的管道排到化工園區外的一條溝渠里,流向查漢淖爾湖,溝渠穿過牧民的草場。后來牧民紛紛抗議,明排停止了。

  可是工廠每天都在生產,臭味也依舊,不見排污,牧民都覺得蹊蹺,于是開始沿湖進行搜尋,并發現伸向水底的排污管道。

  記者在牧民近期拍攝的圖片資料看到,暗排的污水顏色有時是紅色、有時是黑色、乳白色等。牧民說,不管什么顏色,無一例外的都散發著臭味。

  死鳥之謎

  9月2日一早,記者在當地牧民指引下,實地查看牧民所反映的查漢淖爾湖死鳥現象。

  查漢淖爾湖湖面被一條堤壩分成南北兩部分,低洼的南側湖水較少,呈暗紅色,氣味較淡。北側湖水則幾乎溢出堤壩,暗黑色的湖水上漂浮著五顏六色的泡沫,泡沫里面時隱時現一些腐爛鳥兒的尸體,一股臭味撲面而來。

  順著查漢淖爾湖西南方向行走,在湖邊的草地上、沙土上和靠岸的水里,不斷發現有死亡的鳥兒,一只,兩只,幾十只,一百只,二百只,9月2日,,沿湖走過約300多米,記者仔細數了數,至少看到湖邊和岸上死去的鳥兒達到200多只,同時還看到少數將死,還在湖邊淤泥中掙扎著的鳥兒。

  有黑翅長腿鷸、白鷺、赤麻鴨、反嘴鷸等等十多種各類國家各級保護鳥類。

  附近的牧民們告訴記者, 僅七月份就死了超過萬只,政府每隔一段時間就派人來收死鳥,然后就近掩埋。從牧民拍攝的視頻資料顯示,一些他們不認識的人在拿著鐵鍬掩埋堆在一起的死鳥。

  一牧民隨手掰了一根干樹枝,在一片沙地上刨了幾下,就看見一堆鳥的尸體埋在沙土下。

  牧民稱,先后有四頭牛在湖邊中毒,僅有一只救活過來。

  對于牧民反映大量鳥類死亡事件,鄂爾多斯環保局市這樣回復的:經我局環境監察支隊現場調查,塘壩水庫有大量水鳥在水中游玩,并發現有十幾只死亡野鴨。

  井越打越深

  烏審召鎮查漢廟嘎查(大隊)的59歲的巴拉吉老人,居住的地方屬于低洼地帶,他這樣向記者這樣描繪烏審召鎮,在2004年化工廠進駐以前,刨開水下幾十公分,清澈的泉水就會涌出,捧起來就能喝,非常甘甜

  老人說,如今,地下30的水都是渾濁和有臭味的,水井打到70、80米,水都不敢直接飲用。

  查漢廟嘎查(大隊),記者首先探訪了布日古德家,布日古德的家位于烏審召鎮海拔比較高的地方,海拔大約在1375米,布日古德表示,原來這里牧草豐美,綠樹濃蔭,現在因水位下降,植被越來越萎縮,每年都有一些灌木和樹枯死。

  2000年至今打了7口井,而且,水井從7米到200多米,總共耗資十幾萬元。如今,打水井占據收入的比重越來越大,將來水位繼續下降,不知道還能不能打得起更深的水井。

  2000年水井7米就有豐富的水,每到灌溉用水時,電泵打開,連續不停,水源源不斷。2014年3月,帶馬力更大的水泵,他花了2萬多打了一口200多米深的水井,9月2日,他現場給記者演示,打開電源起動水泵,等了幾分鐘,才有水上來,而且,沒抽一會兒,就沒水了,等一陣子,才能繼續抽。

  布日古德指著幾畝大的安裝有自動噴頭的一片地說,這是我種牧草的地,以前這個時候牧草幾十公分高,現在你看,不過十幾公分。

  從布日古德到巴拉吉家大約數公里,一路下坡,布日古德和巴拉吉不時提醒記者觀察沿途的行道樹和牧場里的樹木,或幾棵,或成片枯萎的樹,有的倒下了,有的枯萎的幾乎不見綠色。

  隨著水位下降,枯死的樹逐年增多,牧場的灌木和草場也一年不如一年。

  巴拉吉家的海拔大約處于1280多米,處于查漢廟嘎查盆地位置,巴拉吉告訴記者,最近幾年打了3口井,2000年以前的井幾米就有抽不完的水,打上就能引用,水質特別好。到2006年,井水明顯被污染,他就打了一口100米深的井,2014年又打了一口170米深的水井,才能基本保證人畜用水清潔和灌溉用水。

  據一份調查顯示,當地企業大量抽取地下水,目前有60口深水井遍布烏審召鎮各個牧場,30口井為烏審召工業園區供水,另外30口井,是為距離100多公里烏蘭木倫鎮的化工企業供水。

  化工企業和牧民,及自然生態奪水,越來越白熱化。

  “他們的井又深又大,我們肯定搶不過他們。”布日古德說。

  不僅生產,還有奢華的高爾夫球場也在浪費著珍貴的水資源。

  記者在當地牧民的引導下,穿過一片廠區,經過一個涵洞,眼前是另一番景象,平整的水泥路面,縱橫交錯,路邊綠化帶里種滿正盛開的紅色、紫色、白色的花兒,一排排二層有木式欄桿和垂簾的觀景臺兩層洋樓,有一種置身江南的幻覺。

  順著一堵白墻往前通過一段林蔭道,是一處開闊的入口,入口的墻體上寫著博源生態公園。

  進入公園內,卻不是預想中的公園景象,首先看見的是一處高爾夫練習場,長200多米,寬約100米。

  再往里走,就是高爾夫球場,一片片整齊的像地毯的綠草坪和大大小小的波光粼粼的湖泊、小橋、旱柳等樹種構成一幅恬靜的賞心悅目的景觀,一些衣著時髦的年輕人在揮桿擊球。

  記者在接待大廳看到,一處關于博源生態公園的介紹,2004開始建設,旨在提升工業園區生態環境的發展,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結合的發展思路而建設。

  而實質上這個生態公園就是一個高爾夫球場。

  一直為家鄉環境奔走呼告的內蒙過醫科大學附屬醫院主任藥師孟根達來向記者表示,這個27洞的奢華高爾夫球場養護草坪用水驚人。

  他說,現在烏審召鎮塔北廟小隊水井全部枯竭,牧民不得不長途運水維持生計。

  據財經雜志報道,烏審召化工園區,正在規劃建設的500萬噸級能源化工基地的核心區,同時是自治區循環經濟示范園,稱“地下水資源較為豐沛”來招商引資,用每年幾百萬立方米的地下水換取企業的進駐。

  國家環境保護部環境影響評價司巡視員牟廣豐,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對于水源匱乏的沙漠地區,抽取地下水進行高耗水的化工生產,是對大漠的生態將是毀滅性的破壞,沙漠地下水是幾千萬、乃至上億年形成,過度開采,對草原大漠荒漠化是雪上加霜,無法修復。”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昆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走著走著,初心為何不見了?
  2.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3. 陳丹青說玻璃杯不能裝咖啡、美國教育不啃老,網友就笑了
  4. 掃把到了,灰塵就會消除
  5.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6. 雙石|“高臺以后,我們的信心的確缺乏……”
  7. “馬步芳公館”的虛像與實像
  8. 為什么走資派還在走?
  9.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10. 【新潘曉來信】一名失業青年的牢騷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5.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7.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8. 到底誰“封建”?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制服丝袜亚洲经典中文字幕 | 色一情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看免费白色福利 | 中文字幕手机在线视频不卡 | 色综合色综合久久综合频道88 | 亚欧洲精品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