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華早報》昨日報道稱,中國正把一些國有農場和公司合并成專業化的農業公司,以便與國際食品巨頭抗衡。
農業部農墾局正在合并其監督的約1700個農場和3200架公司,以增強在種子、乳制品和橡膠等行業的實力。
農業部農墾局正在合并其監督的約1700個農場和3200架公司
農墾局局長王守聰告訴記者,這項計劃是為了響應最高領導層的號召,建設現代化農業企業,以消除對中國糧食安全的擔憂。他說:“我們首先將整合國內資源,專注于國內市場。但最終目標是在全球市場擁有話語權,具有國際競爭力。”
王說,在乳品行業,三大乳品公司——上海光明、北京三元和黑龍江完達山——正在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方面結成聯盟。
隨著心懷顧慮的消費者通過網上商店或海外的親戚朋友購買乳制品(尤其是嬰兒配方奶粉),許多外國公司正試圖正進一步擴大其在中國市場的影響力。美國雅培公司和全球最大的乳制品出口商新西蘭恒天然集團已出臺在華建造牧場的計劃,投資額為3億美元。
在外國公司占主導地位的種子行業,幾家國內種子公司——黑龍江墾豐種業、江蘇大華種業和安徽皖墾種業——也已結成聯盟。王守聰說,該聯盟有助于降低種子試驗和評估的成本,使跨省銷售更加便利。
廣受尊敬的雜交水稻專家袁隆平去年撰文說,中國十大種業公司所占的國內市場份額只有10%,而在全球市場的份額還不到1%。
而美國杜邦旗下先鋒公司(中國)前總裁說,自2005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先鋒公司開發的轉基因玉米“先玉335”在適合其種植的中國東北已占領75%的市場,在吉林甚至達到85%的市場份額。
中國的種業市場有70多家外國公司,包括全球領導者美國孟山都公司和瑞士先正達公司。王守聰說,海南、云南和廣東三省的農墾局將聯合發展生橡膠業務。中國的農墾系統是是上世紀50年代在毛澤東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建立的,現擁有600萬公頃農田,雇員超過1300萬人。去年谷物產量為3400萬噸,占中國總產量的5%。
王守聰曾在《農民日報》撰文稱,2012年上臺的新一屆中共領導人的農業計劃包括打造國際大糧商。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和農村問題專家鄭風田說,農墾局的計劃是國務院推動各領域的大陸公司并購,以在全球市場與外國巨頭抗衡的努力的一部分。但他說:“跟外國巨頭相比,中國最大的農業公司也不過是粒小土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