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道訊:(記者洪禎 采編王瑩) 近日, 由中國發展戰略學研究會文化戰略委員會主辦的《發展與環境安全》國際論壇——“2014食品安全與可持續農業”在北京舉行。會議主要討論食品安全問題和轉基因食品對人類健康發展所帶來的危害性,用一個個鮮活的例證揭穿轉基因“安全”的神話。
30多位來自中國、美國、英國、瑞士、丹麥、德國、法國、俄羅斯、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阿根廷、印度、臺灣等國家和地區,多學科、多領域的專家、學者及農業實踐者共聚一堂,與中國專家分享科學上的最新發現、新技術及在各領域應用的最新經驗,特別是發展已有30多年歷史的轉基因作物研發、生產、食用所帶來的全球性狀況和問題。
從2000年開始,面對市場上越來越多的“轉基因”糧食、食用油以及水果蔬菜,在支持和反對轉基因產品的兩派激辯中,中國民眾越來越迫切地希望獲得真實的科學依據。
今年一月中共中央一號文件,中央明確提出要構建新形勢下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強調要從治國安邦的高度認識糧食安全的極端重要性,把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放在經濟工作的首位。
按照中央的指示,此次國際論壇的組織者與參會的各國科學家們,帶著對轉基因糧食安全的一些根本性問題,科學家們分別從各自研究的領域,用實際案例向我們證明了,轉基因糧食確實是危害人類健康的罪魁禍首,它不僅改變了動植物的基因類別,更對人類的健康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來自美國、俄羅斯、法國、德國和阿根廷等國科學家和農牧生產者從科學實驗和實踐證明,轉基因農作物、食品、飼料對人類、家畜的健康,對農業、自然環境造成的危害等問題給出了答案。
俄羅斯基因國家安全協會主席埃列娜,帶來了俄羅斯科學家對轉基因大豆喂養老鼠毒性的試驗報告,多次對比試驗證明,轉基因大豆對老鼠的壽命、生殖造成了明顯的危害。
來自阿根廷的醫學博士、兒科專家邁達爾多.阿維拉-瓦茲奎茲經過多年的臨床實踐和調查發現,18年來連續不斷的施用草甘膦農藥后,農村衛生隊發現村民的病情發生了變化。他的演講《有毒的農業和被除草劑覆蓋的村莊:草甘磷及轉基因種子在阿根廷》披露,阿根廷婦女自然流產呈高發趨勢,男女因不育而就診的人數也大幅增加。某些地區的山羊也因接觸了草甘膦而百分之百地流產、畸胎早產和死胎;甲狀腺功能紊亂和糖尿病流行,越來越多的嬰兒出生畸形,特別是在草甘膦噴灑期妊娠的嬰兒畸形出生率則更高。
美國植物病理學家唐·胡伯博士,55年來在農業研究中主要關注土壤植物病原體的傳染病學及其控制,特別關注“除草劑——養分——病害”的相互作用。2011年初,他曾致信美國農業部長,提醒不可輕易批準更多轉基因農作物種植,因為在大量使用的轉基因大豆中發現了可疑的新型微生物,疑似導致大量母牛流產的致病源。美國某些養牛場母牛流產率已高達45%。此事有可能徹底顛覆生物技術公司關于轉基因“安全”的判斷。
他還特別提到科學家應該承擔起責任,學界在轉基因作物方面做了輕率承諾,實驗有缺陷,刻意回避了多數轉基因植物、草甘膦除草劑的問題等。如果我們還想生產出足夠即經濟、安全又有營養的食物,我們就必須正面回應接踵而來的嚴重挑戰。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放射醫學研究所藥物室研究員周則衛,以健康小鼠為研究對象,對比評價進口轉基因大豆油與天然大豆油的食用功效及安全性。結論是 GM 大豆油在營養及健康效應方面均明顯不如國產天然大豆油,同時證明了,食用轉基因大豆造成免疫及內分泌功效降低的安全隱患,以及存在于草甘膦殘留的問題。
國際著名科學家, 英國社會科學研究院院長何美蕓,是生物物理學與可持續領域的開拓人,生物工程行業與新達爾文主義的批評者。她的著作《美夢還是噩夢》一書曾連續多次再版,是最早警告基因修飾技術有危險的科學家。她參與了聯合國談判、促成關于生物安全的卡塔赫納公約;創辦并領導了“社會中的科學”研究所,重申科學要造福公眾。
何美蕓在《人工基因改造與自然的基因修飾》演講中指出:自然基因修飾是生物體為生存而對細胞及組織層面的基因信息做出的改變。自然基因修飾與人工基因改造有相似之處,但前者之精細遠非后者所能及。人工基因改造對自然基因修飾產生阻礙與破壞作用。她警告:由于遺傳的原因,轉基因生物的影響會在代代相傳中不斷擴大。傳入了下一代細胞及生物體的基因信息,其涵蓋范圍將不斷擴大,轉基因生物中的RNA干預所帶來的風險也因此而增加。
此次論壇,除了主題演講,嘉賓們還就專題組進行交流:用草甘膦除草劑捆綁轉基因種子;生命科學原理與轉基因技術;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等議題。毫無疑問,倡導、堅持生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是造福中國以及全世界人民的根本方向。
有機新西蘭農業協會主席布蘭登·霍爾,他從事有機行業已有29年,與亞洲密切合作23年。他創辦的有機系統公司,提供發展策略服務,還和家人經營一塊4公頃有機認證的土地。他在《尋找共同點——人類、產品和地球的積極解決方案》演講中提出,世界在尋求清潔、安全、綠色的食物,世界上有各種大大小小的糧食生產系統,它們該調適自身和行動的方式,去滿足這些需求?解決方案是有的, 但需要改變文化態度、改變做法、改變信仰,需要一種開放的態度。他稱,來自 2014年聯合國國際家庭農業年、來自新西蘭和世界各地第一手的經驗,加上他們的研究結果,將會向農業領域的領導者和實踐者提供方法和借鑒。
本次論壇所揭示的實驗分析與應用結果已經證明,轉基因生物存在諸多已經顯現、或更深重卻隱匿的毒害與風險,人們有理由以高度警惕防范和抵御它所帶來的侵害;更有理由堅決拒絕被資本綁架和操控,成為資本利益的犧牲品。與會者認為,轉基因的問題不僅關系到食品安全、農業安全、環境安全和生態安全,而且關系到生物多樣性安全和種族繁衍生養的安全。新興的生物工程學科事關你我以至全人類的長遠福祉,每一個公民都有責任關心相關科學技術的應用,參與科技政策的討論,以便‘興其利,除其弊,防其害’。為此,不僅需要秉持客觀、理性、審慎的態度,更需要學術界承擔起對社會、對人類可持續發展的責任和道德義務。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