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注:該文作者王大元曾任中國水稻所生物工程系第一任系主任、中國農科院第二屆學術委員會委員、洛克菲勒基金會中國水稻生物工程項目首任首席科學家、項目負責人、國際水稻遺傳工程學會常務理事。文章發在基因農業網,http://www.agrogene.cn/info-1111.shtml,基因農業網是中國轉基因產業相關利益團體主辦的宣傳鼓吹轉基因的網站。
院士原文:
提要:農民將沖決一切束縛他們的羅網,朝著解放生產力的路上奔跑,一切反轉分子都將被這股力量葬入墳墓。作為政府決策者,我們是應該站在他們的前頭領導他們、站在他們的后頭指手畫腳地批評他們、還是站在他們的對面反對他們?文/王大元
自從1996年美國開發出第一種轉基因作物大豆,這18年來轉基因作物的商業化已經達到全球“濫種”的地步。到現在全世界轉基因作物栽種總面積達25億畝,占全球耕地總面積的12.5%,超過我國耕地總面積18億畝40%,種植國家總數達60多個國家,轉基因食品“泛濫”到全世界無處不吃,已成鯨吞全球非轉基因作物的“燎原之勢”(fire spread,國外評論用語)。
印度轉基因棉的“非法濫種”導致印度棉花生產大革命
2002年,孟山都轉基因棉遭到中國獨立開發的轉基因棉阻擊折戟中原后,轉戰印度,意圖占領印度的棉花市場。但在孟山都移師印度前,印度棉農看到轉基因棉抗蟲效能極強,已經非法進口了孟山都的轉基因棉種子。早在2001年,通過印度的 NavBharat種子公司,孟山都的轉Cry1Ac基因抗蟲棉花已經在Gujarat邦非法偷種了6萬畝,印度政府的遺傳工程審批委員會(GEAC,相當于中國農業部的轉基因作物安委會) 下達銷毀這6萬畝非法栽植的轉基因棉花的嚴厲指令(有點像最近海南要銷毀轉基因棉,被一眾反轉控歡呼的事件)。但是所有農民起來反對印度轉基因作物安委會不讓種植優良棉種的這個反科學指令,不僅讓這個指令失效,而且讓GEAC不得不放棄對 NavBharat種子公司的起訴。結果是以后幾年,這個“非法濫種”的孟山都轉基因抗蟲棉種子在黑市上改名換姓,用不同的名稱在印度多個邦栽種,迅速擴大種植面積,到2005年“非法濫種”的轉基因棉栽植面積達到1200萬畝(增加了600倍。2002年,孟山都正式攻陷印度棉花市場,從此印度的棉花市場由孟山都占領,現在印度的棉花種植總面積中轉基因棉占90%以上。種植轉基因抗蟲棉后,印度的棉花單產增加了幾乎80%(見下圖),給印度的棉花產業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
無獨有偶,印度12年前“非法濫種”轉BT基因抗蟲棉的歷史,現在(2013年)在印度再度重演,但印度的這次“非法濫種”不是轉BT基因抗蟲棉,而是孟山都新開發的抗草甘膦除草劑的棉花 Roundup Ready Flex (RRF)。 現在印度已經有3個邦(Gujarat, Punjab及Maharashtra)的農民已經在“非法濫種”RRF。吸取了12年前的經驗教訓,印度的遺傳工程審批委員會GEAC這次沒有魯莽行事,而是引導這種“非法濫種”轉基因作物的印度棉農走上正當軌道。上星期,印度政府的遺傳工程審批委員會批準11個轉基因品種做田間試驗——這一次印度“非法濫種”的轉基因作物有可能走上科學的發展道路。
巴西走私、“非法濫種”轉基因大豆導致該國成為世界第三大轉基因大豆生產國
巴西2013年大豆總產量是8800萬噸,出口到中國的轉基因大豆是3200萬噸,賺中國170億美元。但讀者或許不知道,在1998年時,轉基因大豆在巴西種植是非法的,但巴西鄰國阿根廷已經開始種植轉基因大豆,獲得很好的增產效果和經濟效益, 面對這么好的轉基因大豆,巴西農民開始走私,從阿根廷偷運轉基因大豆到巴西栽種。由于這種走私進入巴西的抗草甘膦轉基因大豆在巴西表現非常之好,給農民帶來很大的經濟效益,“非法濫種”的轉基因大豆很快就在巴西到處栽種,巴西政府看到阻擋不了這種趨勢,于是在12年前取消了對種植轉基因大豆的禁令,批準孟山都正式進入巴西大豆種業。然后巴西轉基因大豆的發展一發不可收拾,現在巴西的轉基因大豆種植面積達到3.92億畝,占全國大豆種植總面積的90%以上,2013年的大豆總產量為8800萬噸,出口到中國的大豆價值170億美元,其中3.4億美元交給孟山都作為專利使用費。
我舉上面上面兩個轉基因作物“非法濫種”的事例,想說明的是:
第一,別隨便對科學上已經證實、商業上已經大量銷售的轉基因作物隨便扣一個“非法濫種”的帽子。這些轉基因作物經過18年的科學和商業考驗,有堅實的科學依據,那種視其為洪水猛獸的人們是否應該反思一下,他們有什么科學依據來反對這些轉基因作物的安全性? 沒有,一個證據都沒有,他們能夠拿出來的證據100%都是那些在自己國家都沒有被國家食品安全審批權威機構認可的洋垃圾。我們的媒體這么多年來被洋垃圾指揮棒指揮得暈頭轉向,亂發議論,給我們國家的轉基因種業帶來重大損失,這種局面要改變一下了。
第二,對于轉BT基因的作物,現在沒有一例證明其不安全的科學例證,我國有關領導部門應該放松對轉BT基因作物的審批手續,加快審批進程。
結束語:農民將沖決一切束縛他們的羅網,朝著解放生產力的路上奔跑,一切反轉分子都將被這股力量葬入墳墓。作為政府決策者,我們是應該站在他們的前頭領導他們、站在他們的后頭指手畫腳地批評他們、還是站在他們的對面反對他們?未來,每個普通中國人也將不得不在這三項中做出選擇。
附文:
“基因農業網”上線科普
2013年07月16日 來源:京華時報
京華時報訊 (記者商西 實習記者樊瑞)由五大學會發起的“基因農業網”昨天正式上線,成為我國為數不多的轉基因科普陣地。網站特設“問答”“謠言與真相”等欄目,將由專家顧問團對民眾關注的問題答疑解惑。
該網站首頁的開篇寄語“告別偏見,走向科學”,稱網站設立初衷為搭建科學家與媒體交流的平臺,并希望其今后成為中國生物技術、農業育種技術的信息交換平臺。
此前中國生物工程學會、中國植物保護學會、中國作物學會、中國植物生理與分子生物學學會和中國農業生物技術學會五家專業學會搭建了農業生物技術科學傳播平臺,“基因農業網”正是基于這一平臺建立。
目前網站辦公室設在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該所所長林敏介紹,當前網站主要關注轉基因,會針對一些問題做專題,由專家介紹技術的來龍去脈,但農業生物技術除轉基因,也包括常規技術的發展,此外政策、農業經濟等內容,將來也會慢慢涉及。
網站欄目分要聞、觀點、視頻、專題、資料庫幾塊,其中“問答”與“謠言與真相”欄目頗具特色。“蟲子都不吃的抗蟲轉基因水稻,人能吃嗎?”“種植轉基因作物會導致土壤廢棄嗎?”網站列出一些民眾關心問題的答案。這些問答主要整理自農業部、中科協等主編的轉基因科普讀物,今后還可由網友提問,直接請科學家回答。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