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道】“等了17天,居然是這樣一個結果。”馬來西亞政府24日深夜突然宣布“MH370最終終結在南印度洋,無人生還”消息后,世界普遍感到震驚、失望和難過。
25日,馬來西亞官方的兩場新聞發布會并未“交代”更多細節,外界的突出感受是,僅憑一家英國衛星公司的推測就對239名機上人員的命運下“判決書”太草率。馬來西亞的努力外界并非視而不見,但這個國家在過去兩周多的如潮質疑中完成了國際輿論場中的另一種“聲譽”構建:信息披露不一、行動混亂拖沓、態度冷漠傲慢。
馬航飛機失聯引發的謎團越滾越大,有分析將其與“20世紀的肯尼迪遇刺案”相提并論。25日國際媒體要求馬來西亞盡快公布“具體”細節的呼聲很強,與此同時,他們也把希望投向MH370疑似出事海域:澳大利亞西部的南印度洋。這是一片海況極其復雜的海域,曾經去過那里的美國記者說,在這里搜尋黑匣子,相當于“在大海里撈一枚移動的針”。
【環球時報赴馬來西亞特派記者 李寧 環球時報駐外記者 韓超 歐曉明 楊明 青木 伊文 甄翔】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蘇北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