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有一個古老的悖論問題,就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支持先有雞的,那么這個雞不是雞蛋里面孵出來的嗎?支持先有蛋的,那么這個雞蛋難道不是雞下的?這個問題在古希臘就有,問題的答案是通過通過當時的邏輯學無法解決的,但不等于沒有答案,對于當時物種神創和不變論而言這個問題也有解答,那么就是上帝先創造了雞還是先創造了蛋,不過與時俱進這個問題以現在的基因科學和轉基因而言,以科學理論的邏輯體系,這個問題是有答案的,這個答案就是先有蛋!這個答案可不是腦筋急轉彎!
科學發展到今天,我們對于物種的進化有了非常全面的認識,基因決定物種,物種是不斷進化的,而物種的進化不是簡單的漸變,而是基因的突變,基因突變論才是現代生物進化的主流。也就是說新物種是由原有物種基因突變而來,基因突變了新物種誕生了。對于新物種的基因突變,物種的發育形成的物體可以變異但對于這樣的變異無法讓成億萬的細胞同時一個方向的變異的,單個細胞的變異差異大了就要被肌體的免疫細胞消滅,無果消滅不了就是癌癥變成肌體的死亡而不是形成新物種,一個物種不論父體母體發生基因突變但它還是原來的物種,只有影響后代的精子、卵子的突變才是形成新物種的關鍵,這些突變的精子或卵子要變成受精卵才是一個新物種的開始,但不同突變的精子和卵子同時同樣的變異難以做到的,因此形成一個新種受精卵難以想象,這就是著名的后天取得的性狀難以遺傳后代的生物學原理。突變只有發生于受精卵細胞或者種子以及細胞不多的胚胎時期,這個將要成為新肌體的單個細胞如果變異了,就形成新物種了,因此對于新物種的誕生,一定是從受精卵細胞或者種子完成的,從而雞這個物種的誕生,也是要從受精卵開始,第一個受精卵——雞蛋應當是一種與雞不同的物種下的一窩蛋產生的。一個物種的起源,一定是從一個基因突變的受精卵開始,不論是父體還是母體的基因突變,通過交配和受精,形成受精卵是新物種的開始,產這個受精卵的生物與之有物種之間的質變。生物的進化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而在基因理論下發生質變的則只能是生物用于繁殖的受精卵或者種子,所以雞的進化也是一樣,最先出現進化質變成為雞這個物種的只能是雞蛋而不是活雞。
自從出現了轉基因技術,我們可以看到對于雞的所謂育種已經到了瘋狂的階段,一只雞可以長六個翅膀也可以不長毛,還有就是什么把牛肉基因轉移到西紅柿上,讓西紅柿有牛肉味道,這樣的西紅柿還叫西紅柿嗎?當初這些被作為發明進行宣傳的,但被公眾意識到這些新的物種出現,這些新物種是否能夠與原來物種一樣作為食物呢?新物種不會有毒嗎?被提出這些尖銳問題以后,當事人的宣傳不再是新的物種創造,而是找了一個美好的名稱叫做轉基因,回避的原有物種被加入基因突變以后形成新物種的問題,對這樣的物種創造一律叫做了原有物種的轉基因物種,但轉基因物種與原來物種是一種東西嗎?
網絡流行的多翅膀的雞
多翅膀的無毛雞,為什么它還叫做雞,不叫新物種——六翅裸鳥?這六翅裸鳥肯定是先有轉基因培育的受精卵——蛋的,絕不會從一只正常的雞然后改變基因形狀變成這個樣子。
對于生物學上什么是一個種(物種),是有標準的定義的,那些搞轉基因的科學家們也不可能不知道這個定義,這定義就是一個物種之間任意的配種繁殖能夠產生有生育能力的后代!就如我們原來搞了那么多狗、馬的培育,這些不同的狗、馬只不過是品種不是一個種,不同品種的雜交后代是有繁殖能力的,甚至狗與它的祖先狼的雜交也是后代有繁殖力的,只有類似馬和驢的雜交出來的騾子是沒有繁殖后代的能力的!一個新物種與原來的物種發生分化是有一個質變的過程的,這個質變就是它與原來的物種不能產生有繁殖力的后代了,這個新的種子或者受精卵就是這個物種的鼻祖,這就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當中的那一只始祖蛋(本人是在2014年元旦與孩子一起看喜羊羊當中的先有雞先有蛋的辯論進行的思考,這個蛋不放叫做元蛋,……),這個元蛋是原有物種生出來的基因變異蛋。也就是說出現雞是先有元蛋,元蛋孵出雞這樣的新物種,下這個元蛋的是與雞不同的原有物種,在物種進化當中總有一個時刻是這個質變發生的時刻,在這個時刻之前的物種不叫雞,這個時刻誕生的蛋是雞的元蛋,這個蛋以后孵出的后代代代繁衍都叫做雞和雞蛋。這就是新的物種是由老物種所產的變異蛋開始的,因此對于轉基因這樣的育種,不要因為新種子是原有種產生的,就認為他不是一個新物種,關鍵是看兩個種類之間是否可以產生具備繁殖能力的后代。
對于這樣的突變產生新物種,現代科學的手段是完全可以做到的,這就是轉基因技術,利用這個技術人類可以主導一個物種的基因突變,甚至可以造出新的基因,這些技術把這個物種根本沒有的基因轉給這個物種,并且通過放射、太空、冷熱等手段進行所謂的育種誘導變異的發生,這樣的育種下出來的物種還能夠說與原來物種一樣嗎?很多人說蛋是什么物種下的就是那個物種的蛋,因此對于“元蛋”不應當叫做雞蛋,而應該叫其母體物種的蛋,但這個問題在生物上是很清楚的,命名是看它基因是什么而不是什么生的,就如騾子不會被認為是馬或者驢,這里的邏輯是非常清楚的。還有人說進化的基因是漸變的,這里且不說進化論當中的基因突變奇跡論,就是漸變近似按照高等數學極限的概念,也是要有一個質變的過程的,兩個物種基因的質變點總是有的,這里有一個物種的不同概念,這個概念與西方的宗教信仰沖突特別容易被誤導和偷換,轉基因就是一個偷換概念的手段!轉基因在這里不是技術的名詞也不是動詞,而是變成了品種的名字般,但轉基因培育的不是品種而是物種,有些人故意偷換了品種和物種的概念。
對轉基因的種子,我們所知道的就是它與原來的物種不能雜交出來有繁殖能力的后代,種植轉基因后由于花粉的飄散與非轉基因作物雜交的結果就是原來的物種種子被污染以后也沒有后代,轉基因很多是沒有后代如騾子一樣,有后代的也很多與原有物種會基因配對紊亂無法有正常的后代,這些變化我們可以知道的一個事實就是轉基因的育種與以往的擇優雜交等育種是有本質的不同的,轉基因是育的新物種,而雜交是新的品種,物種與品種之間的生物概念是有質變的,轉基因的育種與傳統育種也是有質變的,這一點方舟子等人會搞不清物種與品種的概念嗎?如果故意混淆說不清楚那只能是欺騙。
如果是品種,那么品種之間雜交可以有正常繁殖力的后代,那么這些品種本質還是一個物種,不同種類的玉米、大豆還可以叫玉米、大豆,但轉基因如果育種已經與原來的物種種類無法產生正常的后代了,這就不是品種的概念是新物種的概念,對于新物種是要重新命名不能叫原來物種的名字的,也就是轉基因大豆已經不是原來生物學上定義的大豆這個種,不能叫做大豆應當叫一種新的生物物種種類名稱的!如果轉基因大豆不能叫做大豆了,你對食用它會有什么樣的想法?更進一步的說就是同樣叫做某種生物的轉基因,但這轉基因人工轉了不同基因的不同種類之間,也不是一個同樣的生物學的物種概念,而是多個物種的概念,因此籠統的叫做轉基因本身就有問題,我們傳統的育種是在一個物種之下培育品種,而轉基因則是培育新的物種,對于這些轉基因變成新物種不能叫做原來物種的名字,轉基因大豆不再叫做大豆時,你食用是否還能夠那么安心呢?
對一個物種范疇內的不同品種,由于物種基因配對要求,基因的差異性是有限的,物種內不同品種的安全性是有相對保障的,但如果是不同的物種,對新物種是否是安全的,這與原來同一個物種的不同品種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新的物種是否可以安全食用與已有物種的新品種能否安全食用是完全不同人類探索。而通過這個轉基因人工培育的新物種會帶來什么?難道科學家們就真的可以完全了解?這些人為培育的新物種,真的到了自然界,還有繼續重組和進化的可能,人為培育的可能沒有問題,流入自然界重新進化則不知道會有什么!就如當年的非洲蜜蜂到自然界以后雜交出來了著名的殺人蜂一樣,你的轉基因就不會嗎?這樣的自然進化使得你原來驗證屬于安全的轉基因新物種也變得不安全了,這是比自然雜交和生物入侵更可怕的事情,這是一個潘多拉盒子,但總是有好奇的科學家自信自己可以控制世界要打開它,對于完全不知道的世界,自信自己不會有問題,這不是唯物的科學精神而是主觀唯心主義,完全與科學背道而馳,那個號稱“為了科學”而打假的人不知道嗎?
在這里筆者要說的是轉基因這個名詞本身帶有極大的誤導性,轉基因本身是一個技術手段是動詞而不是一個名詞,變成一種名稱代替其中出現的新物種而不是原有育種的新品種概念,是一個帶有欺詐性質的偷換概念,對于轉基因可能帶來的問題,我們僅僅通過具象性的描述是難以對抗有科學邏輯為武器以巨額資本利益為驅動的科技騙子的,使用轉基因讓你望文生義是他們的手段,對于這些轉基因的產品,我們應當要求其按照生物學規則命名新物種,最多是叫人造新物種,就如化學里面的人造元素一樣,要讓他們的轉基因大豆不能叫做大豆油,而是叫做人造生物油,區別于人造化工油,這才是實質,如果轉基因玉米叫做了人造玉米你會怎樣想?但人家還是披上大豆玉米的外衣,似乎給你一種天然的安全心理暗示,如果我們叫人造新物種,你不害怕嗎?
對于轉基因的問題,實際上是用他們偷換的轉基因概念你是說不清也反駁不了他們的,轉基因問題首先要回到本源,就是人造物種的安全性問題而不是轉基因技術,技術沒有什么錯,問題在于使用技術的結果,就如我們研究核技術沒有錯我們錯在核武器問題上,未來的國家戰爭當中人造物種的安全性、基因攻擊、生物武器等等一系列的非傳統安全問題需要重視,我們現在被人造物種包圍,這些人造物種大量是西方競爭性國家制造的,我們安全嗎?人造物種可以放心食用嗎?我們的育種應當是培育新品種,而不是培育新物種,轉基因是培育新物種,不能把轉基因育種與原來的生物育種等同視之。培育新物種與培育品種根本不是一個概念,需要更多的研究和限制才行。
對轉基因產品的審批,很多公眾以為與新品種的審批推廣沒有什么區別,而實際上卻是品種與物種之間的天壤之別,就如我們的主糧,如果要采用一個新的物種作為大家主要的糧食和油料,你不覺得害怕嗎?轉基因農業品是一個新的物種而不是同一個物種的新品種。而且這些人混淆轉基因概念還有一個層面就是你批準了轉基因物種,那只不過是一個種,每個通過轉基因技術人造出來的都可以是一個新的物種,就如同樣為大豆的轉基因,可以是多種人造豆類植物物種,所以對每一種轉基因作物都應當按照新物種進行審查的,不是通過了傳統物種的轉基因技術就安全了,就不要每一種的審查了,要審查的不是技術不是品種而是新物種,但有人就是混淆這些差別。轉基因背后是每一種新的種子都可以是新物種,人類的轉基因技術在新物種的形成上比正常的生物進化要快速和激烈的多,自然界需要上萬年的事情我們實驗室幾天就完成了,而這些基因的交換在正常的生物進化當中一般是發生在同屬的不同物種之間,而轉基因技術則使得基因的轉移交換甚至可以在植物與動物之間進行,這樣的新物種制造風險極大。
轉基因當中偷換概念的錯誤,從我們從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解讀當中可以看出,在物種的進化、物種的變化中偷換概念能夠順利的騙人,還有一個重要的層面就是宗教因素,在西方由于宗教的影響,對進化論是在西方各種教育體系當中要洗腦和淡化的,對新基因技術能夠創造新物種這個問題,西方社會各界也是淡化的,因為在他們的宗教信仰里面,創造物種的只能是上帝,科學精神與宗教信仰的沖突現在依然存在,只是被有意識的淡化。西方的宗教背景也給了轉基因騙子生存空間,西方反駁的聲音里面沒有這類聲音的,背后是有宗教的顧忌,因此只提到轉基因不提人造物種,混淆物種與品種的概念,沒有了物種進化的基因突變和物種進化質變的概念,先有雞先有蛋的問題是無法解答的,而你想明白解答了這個問題,對于轉基因問題當中的概念誤區就看得非常清楚了。這些科學騙子偷換概念的可惡,遠遠勝于抄襲作假,原因就是抄襲本身侵害的是創作者個人為主,所傳播的知識是真實正確的,但騙子偷換概念是故意要傳播錯誤的東西,這比抄襲更違背了科學精神。
反轉基因首要是概念問題,就如我們需要研究核技術,但我們反對核武器,但這些科學騙子就是非常高明的把動詞轉基因和名詞轉基因給你偷換了,一個對應于核技術一個對應于核武器,二者是不同的,這里我們實際上就是要把它們二者分離開來,一個是轉基因技術一個是通過轉基因制造出來的人造物種,不能讓科學騙子在技術與物種這兩個概念之間來回偷換,對于搞科學的人不是搞腦筋急轉彎,概念必須統一,面對公眾不斷偷換概念的,不是傻子就是騙子,現在人造物種的擁蹩當中,就是高明的騙子引領一群傻子,所以對于轉基因的問題我們不但要反,更關鍵的是要在科學精神下反,把轉基因騙子的科學原教旨主義的外衣給剝下,我們要反的是轉基因技術下人造物種,要搞人造物種的安全性問題,應當以人造物種概念取代轉基因概念,筆者建議以后對于轉基因問題的討論,要回到本元人造物種的討論上,名不正則言不順,我們首先要給轉基因正名,不讓騙子的錯誤概念左右忽悠。我們可以接受的是人造品種,我們不放心和反對的是人造物種,培育品種和培育物種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不能被偷換。但對于基因技術則不是大家討論的焦點,這屬于生物學家的問題,二者不能混淆。那個不能小瞧他智商的福建人應當很清楚的。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