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當事企業在中國國民經濟中的分量,也基于涉案人員在企業中的地位,中石油集團在短短兩天時間里傳出4名高管落馬的消息,理所當然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根據媒體對涉案者出事原因的報道,這起案件再次警示我們,反腐應當順應市場發展趨勢防患未然,主動消滅“治未病”病灶。
為什么?
因為不管是政府還是大型企業內部,能夠用于監督防范腐敗的資源都是有限的,因此,監察部門始終面臨有限的監察資源效用最大化問題;為此,不管是制定事先的防范監督措施,還是投入人力物力實施事中的日常監察,抑或腐敗案發后開展事后的追查,他們都有必要合理分配資源,在發案概率較高或將要顯著提高的領域投入更多監察資源。
由于腐敗就是牟取非分私利,因此,行情持續上行、預期收益大幅度上漲的產業領域腐敗概率較高,因為行賄者和受惠者在這樣的領域有更大的“利潤”空間可供分享,高額預期收益能夠刺激起更強烈的腐敗欲望,市場走向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腐敗發生的概率;在新世紀初以來的初級產品牛市中,包括石油在內的礦產資源勘探開發就是這樣一個領域。
讓我們看看此次中石油腐敗案的起因。此次被查的中石油集團副總經理李華林、副總經理兼大慶油田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永春、中國石油副總裁兼長慶油田分公司總經理冉新權、中國石油總地質師兼勘探開發研究院院長王道富4人均曾負責中石油上游勘探開發業務,其中后三人曾分別掌管大慶油田、吉林油田、長慶油田,李華林則負責海外業務。根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石油業界資深人士認為,他們出事,是因為在油田低品位區塊對外招標尋求合作開發環節上下其手牟取非分私利。
應該說,作為追求利潤最大化的企業,中石油、中石化自本世紀初以來放棄勘探開發低品位油田是正確的,將低品位油田區塊對外招標實施特殊合作開采政策更是符合商業理性之舉,因為這樣做油田可以將資本集中投向高品位區塊,從而提高利潤率;通過招標合作開采低品位區塊,由于無需付出真金白銀的投資就能坐收租金等項收入,盤活本來可能閑置的低品位區塊,油田利潤率可進一步提高。這些經營策略體現了中石油等巨型國企市場化的進步,新世紀以來,石油天然氣開采業成本費用利潤率始終位居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各行業之冠,這些正確的經營策略功不可沒。
然而,初級產品牛市大大提高了低品位區塊對外招標環節的腐敗概率:因為在熊市期間,低品位區塊開采成本高,利潤甚低,甚至可能無利可圖,油田外部投資者爭奪此類資源的欲望不甚強烈,掌握招標權力者索賄的“談判地位”相應不夠強大。而到得牛市期間,即使開采成本很高的低品位區塊拿到手里也能獲取暴利,油田外部投資者爭奪此類資源的欲望猛漲,掌握招標權力者索賄的“談判地位”也因此而大大加強。如果能瞞天過海,將本來開采成本不高的區塊也劃入低品位區塊行列而對外招標,預期的非分收益就更高了。
業界人士認為李華林等人是在油田低品位區塊對外招標尋求合作開發環節做手腳,其來有自。如果監察部門在牛市啟動之初就加大力度針對這類環節制定監督規章,增加監察人力投入,以及制定合理定價公式提高招標價格,壓縮中標者不合理暴利預期,該領域腐敗幾率必將大大降低。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房地產、煤炭、有色金屬等領域:房地產牛市推動房地產市場成為腐敗高發區;煤炭業“黃金十年”造就了山西、陜西等省區涉煤腐敗的暴漲;……而隨著初級產品牛市終結,許多已在這些領域完成了原始積累的灰色和黑色資本又將轉移何方?上醫治未病;我們的紀檢監察部門為什么不研究一下市場發展趨勢,以便更高效地配置監察資源呢?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