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科學證據證明:央視實況轉播的陳錫文(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在全國政協十二次一次會議記者會上宣稱轉基因“大豆油,因為它是純脂肪,所以里面不含有蛋白質物質,也不含有轉基因物質”,是散布虛假信息,陳錫文應當在央視上做自我批評進行糾正,以正視聽!【評論:挺轉專家當年在“化學浸出”豆油檢測出轉基因外源基因, 今天為何如此羞怯不敢反駁陳錫文的胡扯?】 美國《臨床試驗過敏癥》1998年發表論文揭示:“大豆卵磷脂與‘浸出’大豆油中存在少量的大豆蛋白”。意大利科學家2010年沿著大豆油工業生產完整的加工過程提取與探測DNA監測孟山都抗草甘膦轉基因大豆的存在,包括在充分精制大豆油中都檢測和量化了轉基因生物體。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支持轉基因“專家”黃昆侖、羅云波論文揭示:從大豆油、醬油、面醬、大豆磷脂、豆腐、豆漿等食品原料和深加工食品的17個品牌的食品中檢測出大豆內標基因,從深加工11個品牌食品中檢測出外源基因片段,說明這些食品中含有轉基因大豆成分,占被檢測食品的76.5%。中國知名轉基因“專家”賈士榮等人提取市場上出售的十幾種精練大豆油的DNA,在轉基因大豆油中擴增出外源基因的片段。中國各地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與研究機構在“化學浸出”轉基因大豆油中檢測出轉基因DNA。
救救孩子!(10)陳錫文宣稱“化學浸出”轉基因“大豆油,因為它是純脂肪,所以里面不含有蛋白質物質,也不含有轉基因物質”是散布虛假信息,是彌天大謊,應當在央視上做自我批評進行糾正,以正視聽!
陳一文([email protected])
《轉基因技術與人類安全》研究專家、轉基因大豆危害研究專家
80年代前全國青聯委員
《新浪網》“陳一文顧問博客”首發:http://blog.sina.com.cn/cheniwan
《陳一文顧問網站》:http://sea3000.net/cheniwan
【致謝:對于協助對該篇文章提供科學依據與出處的學者特別致謝。歡迎相關學科更多學者來郵件或以“發表評論”方式對筆者這篇文章以及其他發布過的博文內容,提供更多科學依據并注明其出處,便于筆者及時予以補充。】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辦公廳公開征求
《企業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許可條件審查細則(2013版)
(征求意見稿)》意見
http://www.gov.cn/gzdt/2013-08/06/content_2462377.htm
為了嚴格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許可條件,進一步提高企業生產設備設施、原輔料把關、生產過程控制、檢驗檢測能力,人員素質條件,環境條件控制和自主研發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監管,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和《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13〕57號)的要求,我局組織專家對《企業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許可條件審查細則(2010版)》進行了修訂,形成了《企業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許可條件審查細則(2013版)(征求意見稿)》。現將其全文公布,征求社會各界意見。
有關單位和社會各界人士可以在 2013年8月15日前,通過以下方式提出修改意見:
1.通過信函將意見寄至:北京市西城區宣武門西大街26號院2號樓(郵編100053),并注明“嬰幼兒配方乳粉許可條件審查細則(2013版)征求意見”字樣。
2. 通過電子郵件方式將意見發送至:[email protected]。
3. 通過傳真將意見傳至:010-63600367。
附件:企業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許可條件審查細則(2013版)(征求意見稿)
http://www.gov.cn/gzdt/att/att/site1/20130806/1c6f6506c7f8136b20bc01.doc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辦公廳
2013年8月2日
《南國都市報》2011年6月9日《魯花公關公司涉嫌發帖攻擊金龍魚一案開庭》報道:
http://news.timedg.com/2011-06/09/content_4694607.htm
專家:我國已對轉基因提出管理要求記者在超市發現有銷售魯花、金龍魚、多力等十多種食用油品種,標簽上會列出“轉基因”、“非轉基因”字樣。
中國油脂行業協會常務理事汪學德說,雖然部分食用油使用的是轉基因原料,但精煉后油脂中的轉基因含量幾乎就沒有了。
頭腦正常的人非常清楚,“精煉后油脂中的轉基因含量幾乎就沒有了”是什么意思?不是“沒有了”而是“還有”!
《京華時報》2013-06-15《轉基因大豆油占9成市場》:
http://money.163.com/13/0615/02/91CJ027F00253B0H.html
中國糧油學會油脂分會會長王瑞元則表示,以轉基因大豆油為例,轉基因主要存在于蛋白質中,各類油料無論是通過壓榨還是浸出工藝制油,蛋白質最后都是分離到油料餅粕中,食用油脂通過精煉處理后基本不含蛋白質,油脂中是檢測不出轉基因成分的。
《每日經濟新聞網》2013-03-07《陳錫文:去年中國進口數千萬噸轉基因大豆用于榨油》報道: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3-03-07/720819.html
2013年3月7日上午陳錫文(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在全國政協十二次一次會議記者會上宣稱:
“剛才講到轉基因大豆的進口主要是兩個用途,這里應該跟大家說明,因為轉基因物質存在在蛋白質中,它是在細胞核中DNA鏈條上所分布的轉基因物質,所以它本身是蛋白質。我們所食用的脂肪就是植物油或者大豆油,因為它是純脂肪,所以里面不含有蛋白質物質,也不含有轉基因物質。但是作為飼料的餅粕中肯定含有轉基因物質,但是它是作為飼料,所以動物使用之后再轉變為動物蛋白,供人使用,到現在我剛才說了,沒有聽說過出現不安全的現象。”
無獨有偶,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Robert May爵士1999年2月也曾沒有任何科學根據的這樣胡說八道:http://webarchive.nationalarchives.gov.uk/+/http://www.berr.gov.uk/dius/science/page15579.html
轉基因作物加工的許多產品,低達消費者時,其加工過程已經有效去除了所有的轉基因DNA。大豆油,在這方面,已經失掉了對提取它的作物曾經插入一種抗除草劑基因的全部記憶(痕跡)。因此可以爭辯對這樣的產品(轉基因大豆油—譯者注)貼上轉基因標識沒有科學上的需要。
這位陳老弟如果為糊弄家里寵物吃轉基因大豆“狗食”這樣說,筆者可以理解。但是,作為全國政協委員與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在央視現場轉播的全國政協記者會上這樣說,筆者必須坦率對姓名差我一字的陳錫文小老弟指出:
您非常清楚,在涉及人民大眾食品安全任何問題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官員必須堅持“求真務實”;“求真務實”則要求凡事堅持“沒有認真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的原則;認真進行調查研究時還必須將人民大眾健康與公共安全利益置于首位,而不能將某些企業集團的私利置于人民大眾健康利益之上。
【注:央視實況轉播的陳錫文發言還有其他不實之詞。還必須指出:動物吃了轉基因大豆成分飼料后,動物的器官與組織中不是沒有這樣的飼料含的轉基因片段,吃了轉基因大豆成分飼料后它們的器官與組織含有這樣的轉基因片段以及它們造成的健康危害。對這些問題,后續文章將予以揭露。】
科學證據(1):美國《臨床試驗過敏癥》發表的論文揭示“大豆卵磷脂與‘浸出’大豆油中存在少量的大豆蛋白”。
科學證據(2):美國《過敏癥與應用免疫學國際檔案》發表的論文揭示“大部分大豆卵磷脂樣品含有大豆蛋白,一些大豆油與人造油樣品也含大豆蛋白”。
科學依據(3):《食品研究國際》發表意大利研究證實,沿著大豆“化學浸出”加工生產大豆油生產整個加工過程,包括精煉過程,都能提取與探測到孟山都抗草甘膦轉基因DNA的存在。
科學依據(4):轉基因“專家”黃昆侖、羅云波在“化學浸出”大豆油中檢測出大豆內標基因(housekeeping gene)。
科學依據(5):轉基因“專家”程紅梅、賈士榮在市場上出售的十幾種精練大豆油中檢測出外源基因的片段。
更多科學依據(6、7、8、9、10、11):廣州、寧波、浙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生物技術研究所,蘇州大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院學者在“化學浸出”轉基因大豆油中檢測出轉基因DNA。
這些科學證據確鑿證明:全國政協委員、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陳錫文在全國政協記者會上宣稱“化學浸出”轉基因“大豆油,因為它是純脂肪,所以里面不含有蛋白質物質,也不含有轉基因物質”的說法是散布虛假信息!
鄭重建議陳老弟,以及在轉基因食品安全問題上依然糊涂的其他官員,認清“化學浸出”轉基因大豆油“含有蛋白質物質,也含有轉基因物質”,而不是“不含有蛋白質物質,也不含有轉基因物質”!
批評與自我批評作風的形成批評與自我批評作風是中國共產黨的三大優良作風之一,是中國共產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之一。
建議陳老弟堅持和發揚“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傳統,在央視上對于自己散布的上述虛假信息做自我批評!
附錄:11項科學證據具體內容
科學證據(1):美國《臨床試驗過敏癥》發表的論文揭示“大豆卵磷脂與‘浸出’大豆油中存在少量的大豆蛋白”。
Abstract
摘要
BACKGROUND: Soy lecithin and soy oil are usually produced from the hexane extract of soybean. Some of the soybean proteins are included in the extract and are therefore present in small amounts in both soy lecithin and soy oil. The antigenicity of the proteins present in defatted soybean has been studied with respect to soybean allergy, but the antigenicity of those found in the extract is yet to be investigated.
背景:大豆卵磷脂與大豆油通常用正己烷萃取自大豆。大豆的某些蛋白包括在萃取中,因而大豆卵磷脂與“浸出”大豆油中存在小量的大豆蛋白。對大豆相關過敏癥與脫脂大豆中存在的蛋白的抗原性進行了研究,但是對萃取中發現的蛋白的抗原性有待研究。
RESULTS: In 100 g of sample, the soy lecithin and soy oil contained 2.8 mg and 1.4-4.0 microg of proteins, respectively.
結果:在100克樣品中,大豆卵磷脂和大豆油各自含蛋白2.8mg與1.4-4.0mg。
依據:Awazuhara H, Kawai H, Baba M, Matsui T, Komiyama A.,
Antigenicity of the proteins in soy lecithin and soy oil in soybean allergy,
Clinical Experiment Allergy, 1998 Dec;28(12):1559-64.
Awazuhara H, Kawai H, Baba M, Matsui T, Komiyama A.,大豆過敏癥中大豆卵磷脂與(浸出)豆油中存在的抗原性,臨床試驗過敏癥,1998年12月;28(12):1559-64.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0024228
科學證據(2):美國《過敏癥與應用免疫學國際檔案》發表的論文揭示“大部分大豆卵磷脂樣品含有大豆蛋白,一些大豆油與人造油樣品也含大豆蛋白”。
Abstract
摘要
Samples of soy lecithin, soy oil and margarine were tested for the presence of soy proteins by an inhibition technique using ELISA. All but one of the soy lecithin samples contained soy protein, as did some of the soy oil and margarine samples. The positive margarines contained only about 25% as much soy protein as the soy lecithin preparations. The presence of soy proteins in these soy products might account for hitherto unrecognized exposure to soy proteins in various foods.
采用食用ELISA(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的一種抑制技術檢測大豆卵磷脂、大豆油與人造黃油是否存在大豆蛋白。除了一種大豆卵磷脂樣品外,都含有大豆蛋白,一些大豆油與人造油樣品也含大豆蛋白。
依據:Porras O, Carlsson B, Fällström SP, Hanson LA.
Detection of soy protein in soy lecithin, margarine and, occasionally, soy oil.
Int Arch Allergy Appl Immunol. 1985;78(1):30-2.
Porras O, Carlsson B, Fällström SP, Hanson LA.
在大豆卵磷脂、人造黃油與,偶爾,大豆油中檢測到大豆蛋白。
過敏癥與應用免疫學國際檔案,1985;78(1):30-2.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3839767
科學依據(3):沿著大豆“化學浸出”加工生產大豆油生產整個加工過程,包括精煉過程,都能提取與探測到孟山都抗草甘膦轉基因DNA的存在。
Joana Costa et al.,Monitoring genetically modified soybean along the industrial soybean oil extraction and refining processes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techniques, 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43 (2010) pp301–306
(中譯文:Joana Costa et al.,通過聚合酶鏈反應(PCR)技術沿著工業化大豆油萃取與精煉過程對轉基因大豆進行監測,食品研究國際,43 (2010) 301–306)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63996909003202
意大利科學家的論文揭示:
沿著大豆油工業生產完整的加工過程提取與探測DNA監測孟山都抗草甘膦轉基因大豆的存在。
所分析的樣品包括工業化生產大豆油提取之前的所有步驟,即原材料、破碎、層壓和膨脹種子,以及作為副產品的脫脂大豆粉。在煉油裝置中收集的樣本包括原油、脫膠/中和、洗凈、漂白和作為最終產品的除臭油。
大豆凝集素基因(soybean lectin gene)的終點聚合酶鏈反應(PCR)擴增,在提取和精煉過程所有步驟都成功實現,直到完全精制的大豆油(fully refined soybean oil)。
除了提煉的中間步驟(中和,洗滌和漂白)外(可能由于樣品不穩定),對提取至精煉所有步驟使用事件特異性引物(event-specific primers)通過PCR對抗草甘膦轉基因大豆(RR soybean)檢測擴增。
使用特異性探針(specific probes)的實時PCR檢測,證實了所有的結果和證明,有可能在充分精制的大豆油(fully refined soybean oil)中檢測和量化轉基因生物體(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據我們所知,從來沒有報道過去進行了這樣的檢測研究,因而是成品油中轉基因生物體可追溯性的一項重要的成就。
科學依據(4):轉基因“專家”黃昆侖、羅云波在“化學浸出”大豆油中檢測出大豆內標基因(housekeeping gene)。
《黃昆侖、羅云波,用巢式和半巢式PCR檢測轉基因大豆Roundup Ready 及其深加工食品,農業生物技術學報,2003年05期》
http://emuch.net/journal/article.php?id=CJFDTotal-NYSB200305004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堅決支持轉基因技術的黃昆侖、羅云波的論文揭示:
用巢式和半巢式PCR對市場的食品原料和深加工食品進行檢測,可以從大豆油、醬油、面醬、大豆磷脂、豆腐、豆漿等食品原料和深加工食品的17個品牌的食品中檢測出大豆內標基因(housekeeping gene)。其中,2種食品原料和深加工食品的11個品牌的食品中檢測出外源基因CaMV35S-CTP4基因片段,說明這些食品中含有轉基因大豆成分,占被檢測食品的76.5%。用巢式PCR和半巢式PCR檢測轉基因大豆Roundup Ready(孟山都抗草甘膦轉基因大豆—摘錄者注)和其深加工食品是一種有效的方法。
科學依據(5):轉基因“專家”程紅梅、賈士榮在市場上出售的十幾種精練大豆油中檢測出外源基因的片段。
《程紅梅、賈士榮等,一種快速、簡便提取大豆油DNA的方法及轉基因大豆油的檢測,中國農業科學,2007年05期》
http://www.redlib.com.cn/html/9011/2007/50842998.htm
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知名轉基因“專家”賈士榮等人這篇論文揭示:
DNA的提取是GMO(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作物檢測中重要步驟,DNA的質量關系到GMO檢測的成敗。本研究以大豆油為材料,探索出一種快速、簡便的提取大豆油DNA的方法。該方法能從10 ml大豆油中提取0.4 μg高純度DNA,可用于PCR檢測。提取市場上出售的十幾種精練大豆油的DNA,針對 35S、Nos、EPSPS和Lectin 基因進行了PCR檢測,分別擴增出不同的目的片段。大豆油中有殘存的DNA碎片,在轉基因大豆油中能擴增出外源基因的片段。本研究為大豆油的外源基因的檢測提供了可行方法。
更多科學依據(6、7、8、9、10、11):廣州、寧波、浙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生物技術研究所,蘇州大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院學者在“化學浸出”轉基因大豆油中檢測出轉基因DNA。
廣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食品實驗室覃文等人《PCR法定性檢測食用油脂中轉基因成分,中國油脂,2002年2期》 揭示:
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gyz200202001.aspx
寧波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聞偉剛等《大豆油中轉基因成分的Nested PCR和Seminested PCR檢測方法研究,生物技術通報,2005年06期》
http://scholar.ilib.cn/A-QCode~swjstb200506020.html
廣州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食品中心鄧鴻鈴等《食用大豆油中轉基因成分的檢測,中國油脂,2007年8期》
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gyz200708024.aspx
浙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吳姍等《大豆油菜籽及大豆油中外源基因檢測的靈敏度準確度研究,食品科學,第29卷第1期》
http://emuch.net/journal/article.php?id=CJFDTotal-SPKX200801037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生物技術研究所王澎等《食用大豆油中DNA的快速提取和轉基因成分定性檢測,江蘇農業學報,2008年06期》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SNB200806043.htm
蘇州大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院王小花碩士論文《食品中抗草甘膦轉基因大豆實時pcr檢測方法的建立與應用》(指導教師:傅春玲,2009年5月1日)
http://www.docin.com/p-120283168.html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