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獲悉,發改委向人大提交了<國務院關于城鎮化建設工作情況的報告>,報告指出要打造17個城市群,要將京津冀、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向世界級城市群發展-----,還認為現行戶籍、土地、社會保障、財稅金融和行政管理制度固化了城鄉利益格局,制約了轉移人口市民化和城鄉發展一體化。對此,本人深表憂慮,認為其報告中有關所謂新型城鎮化規劃的內容很謊謬。這種“城市病”不從根本上治好,將對我國是一場永久性的大災難。其理由如下:
一、 現行城鎮化模式是固守錯誤執政理念的結果。
城鎮本是聯系城市與農村最基本的紐帶和市場中心,“城鎮化”有利于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城鄉一體化。之所以提出“城鎮化”發展目標,其原意是為了均衡各地區生產力和經濟發展水平,與現在中心城市無限擴張的“中心城市經濟”相對立的,是為了實現農業現代化提供城市功能支持和發展當地經濟實現就地就業亦工亦農解決三農難題提供機會。
我們應該認識到,城市化的真正目的是城市功能能給人們帶來生活等方面的便利,而非城市化本身,決不是城市化程度越高社會就越進步。凡是貧困的地方,凡是發展不公平的地方,都是最需要我們發展的地方,為什么一定要執著于擴城式的“城鎮化”呢?一定要農民變市民?難道現行的城市模式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唯一選澤?
顯然,政府官員是在固守在市場經濟理念中,沉浸在市場經濟的津迷中,擺脫不了市場經濟的盲目性和滯后性,不懂得發揮人的智慧和理性在經濟建設中的作用?,F在的政府不僅成為圈地的主角也成了為私人資本家服務的辦事機構, “城鎮化”變為一種區域板塊圈地式的中心城市擴張模式,實際上被權貴資產階級所掌控和誤導,被嚴重扭曲為“擴城化”,它不是“以人為本”而是“以資為本”的發展模式。所以,不搞造城運動經濟就無法發展。
現行的“城鎮化”模式深究其根源,是基于“先富論”、“貓論”、“摸論”等錯誤思想指導下所形成的黨和政府錯誤決定的發展模式,源于于執政理念的錯誤,不合符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它與科學社會主義發展觀風馬牛不相及。
二、 現行的“城鎮化”模式是一種高浪費型經濟增長模式。
首先,城市擴張過程中造成大量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被毀損,毀損速度驚人,大量農村設施和民宅被迫拆除,農業生態和鄉村景致都將受到嚴重破壞,農村幾十年的發展成果將毀于一旦,嚴重侵犯了廣大農民的切身利益和村組集體利益。
其次,農民在農村的既有房屋宅基地大都是閑置荒地、坡地或因居住需要己成宅基地事實,其土地利用本己真正體現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的保護目的,但現在政府為了吸引農民入城變市民,征收大量耕地上在其上建房造城,這實際上是對包括耕地資源在內既得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和毀損。
農村不是沒房住,政府不是沒辦公樓,經商不是沒工商用地,當前住房總量己足夠13億人口居住,為什么政府一定要毀損基本農田,多此一舉地再建一座城新建一些房產呢?你們的執政水平在哪里?
如此不惜血本,大規模的破壞耕地,社會資源浪費之巨大,在建國以來實屬罕見。瘋狂之至,無以復加。作為政府決策者面對毀損大量基本農田和民宅,你們難道不覺得愧疚嗎?你們的良知在哪里?你們的政德在哪里?
三、現行的“城鎮化”發展模式是一種高能耗型發展模式。由于“城鎮化”使得大量農村人口向城市集中,造成人口的大遷移,電動車等一般的代步工具己無法解決長途交通問題。汽車交通工具大量使用和家庭生活及辦公消耗能源,必然使得我國能源過度消耗,人均能耗急劇增長。目前我國單位GDP能耗是日本的7倍,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凈進口國,成為了事實上的高能耗型國家。
四、現行的“城鎮化”發展模式是一種掠奪型發展模式。政府充當黑老大幫助資本家強迫購買農民的土地,這種強買強賣的交易行為是極不公平的。政府通過這種強盜式的土地買賣行為(征收)獲取高額的土地利潤,而作為土地所有者的農民所獲得利益甚至不及5%。征地補償價極為低廉,這與通貨膨脹,物價逐年上漲,靠出賣廉價勞動力離鄉爭錢務工的社會生存環境相比極不對稱。城鎮化過程不僅強賣土地而還強拆農民的住宅房,連基本的安全居住權都被剝奪。資本家可以擁有大量財富、土地和廠房等,而農民一畝三分地也要被強奪嗎?
五、現行的“城鎮化”發展模式不利于三農問題的解決。這種人為的板塊式“城鎮化”發展模式,不是社會經濟綜合平衡發展的自然結果,而是違背客觀規律,違背人本理念,官商勾結,對資本家投其所好,人為地對農村人、財、物等征橫暴斂和高度集中的結果。農村勞動力短缺現象、留守現象、貧困現象和農村水利設施嚴重老化等三農問題必然會越來越嚴重,城鄉差距將進一步擴大化,不利于農業現代化的實現。同時也進一步加劇了城鄉經濟發展差距,使失地農民越來越多,進一步擴大了經濟上的準無產者隊伍。
六、現行“城鎮化”模式嚴重影響我國糧食安全保障能力。
1、嚴重影響了我國國內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目前,我國人均耕地面積1。35畝,我國是人口大國,保護耕地尤為重要。由于我國長期以來腐敗問題嚴重,利用虛假手段申請審批征地和未批先用的問題極為突出,因此,我國實際人均耕地面積特別是優質基本農田面積更少,己經不能滿足我國國內糧食自給的用地需要。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表示,2012年我國的糧食自給率己跌破90%。耕地的大量減少必將導致糧食價格上漲,糧食是日常生活必需品,很強的敏感性,亦會導致其他物價的上漲,將嚴重影響國民生活。自給能力尚且不足更不可能應對大的大的自然災害和戰爭。
2、嚴重影響了我國糧食安全保障國際竟爭能力。我國人均耕地面積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3分之1,在世界排名第126位,人均耕地面積數量己經決定了我國糧食保障程度在國際竟爭中的地位,我國糧食安全保障能力遠落后于世界大多數國家。近些年來,我國糧食不能自給,一直依賴于進口美國等國家的對人體健康有危害的轉基因糧食。目前我國28個主要行業,有21個被外資控股,中國經濟對外依存度高達70%以上,難道我國的口糧也要被帝國主義控制?如果我國依靠大量進口國外糧食,農業受國外控制,將嚴重影響我國政治上和經濟上的自主權,國家安全與主權將受制于少數大國,得不到真正的保障,我國就會成為少數大國附庸國。保護耕地,發展出口型農業經濟,是我國參與國際竟爭并確保政治和經濟上獨立自主的大國地位的不二選擇。
十八大后,名為“城鎮化”的造城運動再次被錯誤地當作今后推動經濟發展的引擎,新一輪更大規模土地征收正在進行,農村耕地被毀損規模將更是史無前例的。我們的生命保障線正一天天地被突破,中華民族再次到存亡的緊要關頭。
七、現行的“城鎮化”還將帶來許多其他難解的社會問題。目前的“城鎮化”模式打破了人口分布的既有的平衡性,大量農村人口被迫進入城市,造成人口大流動,購車群體劇增,造成中心城區交通永久性擁堵,特別是上下班節假日,更是交通堵得苦不堪言,城區各特種車輛110警車、急救車和消防車等如何完成任務?同時,人類居住的生態環境越來越惡化,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這種城鎮化”模式也都是專家和官員作出的決定呀!老百姓的幸福感怎么能提高?由誰來承擔責任?
八、征地過程中存在嚴重的腐敗行為。當前,社會私利當先,貪腐橫行,官員利用公職權力謀取私利和接受商業賄賂的現象極為突出和普遍,小小的村干部都能發大財。地方政府封封出臺有關招商引資文件中規定,對于招商引資有功的有關領導將給予高額的獎勵,村委領導為了個人私利,與市有關領導和開發商相互勾結,強征村組耕地。國土局、村委會和組長大包大攬,獨斷專行。村組群眾意見很大,問題得不到及時的正確地解決。
九、未批先征和虛假材料報批現象很普遍。由于犯城市病,各地政府不惜代價大搞造城運動。很多地方并未按《土地管理法》和《基本農田保護條例》的規定權限審批,沒有向被征地村民公開有關征地審批文件,未按征地拆遷的有關法律法規定程序出示有關書面公告和處理有關征地事宜,未批先用。不少地方政府以虛假申報材料,將基本農田以荒地的形式上報審批的。宣傳法治社會的政府自己卻在首先違法,群眾的訴求無法得到解決,俗話說“上梁不正下梁歪”,非法征地的歪風何以制止?
十、征地后農民的后顧之憂無法得到解決。改革開放以來,農村集體經濟被強制性解體,在私有經濟的發展過程中,我們農村飽受城市資本的掠奪和剝削,農民己深受其苦。時間過了長達34年了,但我們的經濟狀況和幸福感沒有提高到應有高度。我們農村村民都苦生苦長在農村,文化程度不高,耕地是我們的唯一最可靠的賴以生存的生產資料。
現在,政府所給的征地補償金無法用來創造新的就業機會,我們把土地賣了以后子孫后代吃什么?難道要逼我們離鄉別祖去給資本家打工受其剝削和壓迫嗎?物價迅速上漲的今天,老的土地征地補償金標準早己不適應現在的情況。城市的土地使用者可以享受土地流轉的增值收益,為什么我們作土地所有者卻不可能享受土地地流轉的增值收益呢?
十一、強奪農民的土地將使共產黨失去執政的理由,導致政權危機。
當前的農村土地制度是憲法規定的,是農村集體所有制,實際也是農民自己的土地,農民的土地權益理應得到保護。但是,改革開放34年后,官僚資產階級和大買辦資產階級對公有制企業的私有化基本結束,改革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就是向農民手中奪土地,將土地私有化并集中到少數私人手中,讓少數人充分分享所謂改革紅利,這是嚴重的違憲行為。也必然產生一大批新的準經濟上的無產者,加劇國內階級斗爭的激列性,必將產生新的社會大動蕩。
世界上沒有什么東西比土地更為寶貴的東西,安居權是最大的人權。“上有天,下有地”獨家宅院式的農村住房比精致的高層公共樓房更能體現人性化,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逼人上樓”是極為錯誤的,農民集居在城市鋼筯水泥板塊之樓房里,常年感受不到四季,甚至遭受城市高溫炙烤,高樓公共物業臟亂,有什么好呢?
改革開放以來,政府和大開發商到處征橫暴斂,村民為了保衛自己的家園和土地,被逼以自焚和暴力等極端手段反抗的現象屢屢發生,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后果,己經嚴重損害了黨和政府形象。這些現象發生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共產黨領導的國家里是不可思念的事,說明了什么?問題遠非想象的那樣簡單。共產黨以前因土地而得天下,現在必將因土地而失天下。
十二、報告認為現行戶籍、土地、社會保障、財稅金融和行政管理制度固化了城鄉利益格局,制約了轉移人口市民化和城鄉發展一體化的認識是謊謬的。現在沒有多少人關注戶籍、土地、財稅金融和行政管理制度問題,農民自己沒有訴求,為什么有些人空著急,一定要拿來做文章呢?關鍵是那些資本利益既得集團企圖掠奪農民的土地,將農村土地全部資本化。
戶籍制度真的固化了城鄉利益格局嗎?發展經濟與人口是否變市民沒有必然的關聯,農民可以在當地實現就業,變為農民工人和農業農民雙重身份,與變不變市民沒有關系,許多農民不愿遷戶口變成市民,市民的待遇也并不大,沒有什么值得羨慕的,也沒有任何障礙阻止農民進城務工。
城市的保障待遇關鍵是取決于私有企業給不給的問題。
城鄉問題的關鍵是政府給不給政策讓農民就地就業,敢不敢做到地區經濟的公平發展,敢不敢改革目前的經濟體制,消除私有業主與農民工之間的剝削與被剝削的勞動關系。
結束語
古云 “人無遠慮,必有遲憂”。我們辦事情應該作長遠打算,而不應該只圖眼前利好,應該考虎全局利益,而不應該只顧局部利益;應該科學地統籌規劃和平衡發展,而不能顧此失彼,甚至得不償失;應該以人為本,體現公平原則,不能靠犧牲人民群眾(那怕是少數人)的利益和幸福來求發展;應該充分認識到耕地對現在、對未來人類生存及竟爭的重要性和保護耕地的緊迫性,因地制宜地規劃非農用地和發展經濟。堅決反對以浪費社會資源特別是破壞基本農田的方式來換取城市的發展。揠苗助長地人為造城,違背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人類最終將會受到懲罰。
全國這么多經濟學家和高文化的官員,卻只能依靠掠奪農民土地,推行高浪費高能耗的城鎮化模式作為推動經濟增長和就業的唯一途徑,這樣做,你們何德何能啊!
附:
關于經濟發展等方面的幾點建議
為了解決地方經濟發展和三農難題并出于切實保護耕地的目的,我們特提出如下建議:
一、強烈要求中央制止地方政府毀損耕地的一切行為,真正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建設兩型社會的目標。
二、制訂出臺永久性的保護耕地政策和有關法律,不管是城鎮化還是什么招商引資都不得征用基本農田。對毀損耕地的黨政官員決策者或有關責任人追究刑事責任。
三、合理規劃農村建房用地,立即制止湘鄉市農村違法建房亂占耕地的行為,出臺具體措施能退還的退還。
四、調整經濟發展政策,實現各地區社會經濟等各項事業的綜合協調地公平發展,使發展成果真正公平地惠及全民??茖W發展觀的核心內容是各項事業綜合協調地發展。
五、切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由目前的圈地式開發的城鎮化模式向注重城市功能向以遠城區農村為中心城鄉一體化發展模式轉變。
1、以鄉或村為基礎大力發展服務三農的國有連鎖網點:如醫保站、農技站、農機站、植保站、種子站和土肥站等。
2、以鄉或村為單位投資建設一批規模適當的標準化的滿足農村基本生活需要的國有超市和交易市場。
3、對現有鄉村公路進行提質改造和完善,以滿足鄉村經濟發展和農民生活需要。
4、政府應由服務型政府向能動型政府轉變,發展地方經濟,投資興建一批骨干國有企業,并充分發揮計劃經濟優勢。
5、政府應支持農村集體經濟和個體經濟的發展,積極創造有利于集體和農村個體經濟發展的社會環境。
6、引導農民根據自愿原則,以耕地出租或入股等形式組成企業化的農業生產合作社,亦可恢復農村集體所有制經濟,走現代化的農業發展道路。
7、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建立農產品加工與建筑為主要項目農業企業,實現農民就地就業,免除背井離鄉,遠離親情之苦。
六、各項建設用地需因地制宜地規劃,不得占用基本農田,切實保護耕地。
七、搞好遠城區的城鎮化建設,從嚴控制縣級城市以上規模。只有這樣才會避免“城鎮化”變成“擴城化”。
八、政府應改變農業政策,國內糧食不僅要保障自給而且應留有余地,應建立出口型農業政策,提高糧食安全保障能力。
九、出臺村務公開制度。
1)、建立村書記和村主任任前財產公示制度。
2)、允許農民成立社會主義性質村民自治團體的建立,或允許十分之一以上村民自發推選的村民代表參與村里事務的決策、制訂和執行,這是實現村級事務民主管理的重大政治改革。
3)、十分之一以上的村民的要求下,在上級單位協助下,可以派代表對村級進行財務檢查,實現多種形式加強村級財務其他事務的監督。
4)立法修改<村委會組織法>。設立村民大會或代表大會的常設機構------常務理事會,理事會成員不得擔任村黨支部和村委會領導班子職務,村級人數為20至50人組成,村小組常務理事會成員人數由5至10人組成。常務理會負責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的委托的日常工作,具體如:村組班子成員的選舉工作、立法工作和村級事務監督工作。
十、立法制訂出臺<農村集體土地征收與補償條例>。大幅提高農村集體土地征收價格,讓村民共享社會發展帶來的土地增值收益,解決后顧之憂。
十一、開展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核心內容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全國范圍內展開一場聲勢浩大的清黨整黨工作及廉政建設教育等宣傳工作。
十二、完善有關急需解決社會問題的法律,開展法律宣傳教育和執法大檢查,使村委兩會在國家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展開工作,從法律上保護少數村民的權益。
十三、征地拆遷工作必須依有關法律程序進行,做到公開透明。
十四、對全國公民進行社會主義思想宣傳教育,狠抓教育關。
十五、大力營造一個有利于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政治環境、法律環境、治安環境和權力監督環境和決策環境。堅決打擊黑惡勢力和反社會主義性質的團體組體的存在。
十六、允許公民進行政治民主集會言論自由,允許各社會主義性質的社團組織的存在,讓人民有序參與政治,監督黨和政府。
最后,值得指出的是,地方經濟發展和三農問題的解決需要治國理念的更新和國家政策支持。堅決反對先富論,貓論和摸論,大力復興社會主義思想和經濟,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取消所有特區經濟和地方優惠政策,全國除西部地區外實行一視同仁的政策,強化對國有資產、集體財產和集體土地所有權的保護。
2013年7月18日星期四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