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乘出租車與司機閑聊,聊到當前發生的,全國一千多人在不同城市試吃轉基因大米,還有院士親自助陣,我問司機怎么看這個“試吃”運動。出租司機回答得很干脆:“那轉基因大米又不是毒藥,吃一頓沒有問題說明不了什么”。在司機看來,專家們又小看了老百姓的智商。
針對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問題,有關部門和專家說得口干舌燥,費盡了唾沫星子,可老百姓還是搖頭。針對轉基因食品安全,連一些官員也都沒有耐心了,干脆說全國人民不懂科學,這又掀起了一場輿論的軒然大波。
針對食品安全,是誰讓老百姓變成了“老不信”?看看有關人員的表演就知道答案了。
7月13日,華中農業大學在京開展轉基因大米自愿品嘗活動。據活動組織者介紹,5月以來他們已在全國多個城市,舉辦了22次轉基因大米試吃活動,參與志愿者近千人。其中,某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親自試吃,并宣稱我國至少需要兩三年,才批準轉基因品種進口,且安全性評價實驗中還要把所含的轉基因人為放大,進行過敏實驗,模擬胃液消化吸收實驗,大鼠90天喂養實驗等,是一件很嚴格的事情。該院士同時宣稱,沒有絕對安全的東西,作為科學家只能說,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證據,表明轉基因作物對健康是有害的,那這就是安全的。
可就是同一院士,5年前發生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中,就有其不光彩的影子。他在論證液態奶安全時說什么:“液態奶里面,假如是同樣的原料含有了三聚氰胺,做成奶粉以后水分就沒有了,它變成一種干粉,所以三聚氰胺就濃縮了。那么在奶粉里面三聚氰胺的含量就高了,假如你喝的是液態奶,它90%以上都是水,所以它的三聚氰胺并沒有被濃縮,所以你喝一杯奶實際上變成奶粉只有很少一點點”。他說什么,用于生產食品包裝材料、農藥和化肥,因此食品中可能會有微量的三聚氰胺,沒有必要對奶粉中的三聚氰胺做到“零標準”。三聚氰胺造成了4名孩子死亡,一萬名嬰兒受害,對于這樣血的教訓,老百姓至今還是記憶猶新的。
三鹿奶粉事件后,那名被免職的某市市委書記又悄然復出,更讓老百姓心寒。如三鹿奶粉再也難讓人“口服”一樣,官員的低調復出很難讓人“心服”。復出的不僅僅是一人,三鹿事件“問題官員”已經有6名先后復出。高調免職、低調復出,食品安全事故問責形同兒戲,老百姓怎么能夠相信官員的話?
從三聚氰胺事件,到阜陽奶粉事件,到地溝油事件,到后來發生的毒饅頭事件、速成雞事件、毒姜事件、毒豇豆事件、茅臺酒塑化劑事件,再到最近發生的鎘米事件,老百姓親眼目睹了食品安全的種種亂象。盡管每個事件后,總有專家不斷出來“辟謠”,但幾乎所有的“謠言”都變成了事實。盡管你說的慷慨激昂,老百姓還是在一旁冷笑,以至于中國年輕的媽媽寧愿冒著坐牢危險,也不相信官員們說的中國奶粉主流品牌100%都是合格的話,跑到香港去搶購“洋奶粉”。
食品添加劑除了給人以感官的好處外,弊遠大于利。可就是后來這個被衛生部明令禁止的技術,當時還有所謂的“打假斗士”為增白劑辯護,說什么人們妖魔化了食品添加劑,沒有科學證據表明面粉增白劑有害無益。我們不知道,他要的科學證據是什么,是老百姓的健康?還是孩子的生命?
就是那臭名昭著的“地溝油”,還有專家說什么少吃無害。某企業在長達一年半的時間內,采購了1.45億元地溝油用于制藥。消息一經披露,消費者震怒,但該企業否認地溝油原料藥中間體對人體有傷害,也要消費者拿出所謂科學證據來。某農業大學食品學院教授,竟公開為“地溝油致癌”辯護:“誰做過地溝油的實驗?”;“現在網上很多關于地溝油危害的說法都是胡說的。”專家辯護連底線都沒有了,老百姓怎么不成為“老不信”?
讓我們再回到轉基因食品安全問題上。公眾質疑轉基因食品安全,在中國已近十年了。那些挺轉人士總是說,尚沒有科學證據說明其有害。然而,當法國科學家塞拉利尼團隊用兩年時間200只小白鼠,拿出抗草甘膦轉基因玉米誘發試驗動物癌癥的大量證據后,國內另一院士竟然公開說謊,說塞氏自己承認了那個試驗是有問題的,以后不再說轉基因食品有害了。不料,塞拉利尼最近現身北京,用大量證據無情揭露大量轉基因食品危害,頓時讓該院士灰頭土臉。
老百姓的問題也不難,既然老鼠吃了長腫瘤,人吃了就安全嗎?既然有十年功夫為轉基因安全辯護,為什么不能像法國科學家那樣,找一些試驗動物親自做做試驗呢?不做試驗也行,你將轉基因食品標注上,讓老百姓自己選擇行嗎?連這樣的基本要求,也得不到滿足。
知情權是消費者的基本權利。專家學者、官員、媒體應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客觀告訴食品安全的真相,不能總站在利益集團或部門的立場上說話,不要因小看老百姓的判斷能力,而不斷透支信譽。當群眾不相信的有關食品安全的言論時,食品安全問題就會上升到社會信任問題。重塑食品消費信心,靠的是過硬的食品質量,而不是各種漂亮的說辭。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