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經濟 > 社會民生

劉仰:教育畸形與就業

收藏(0 評論() 字體: / /
大學畢業生失業與社會勞動力短缺并存,問題出在教育。因此,中國要解決大學生就業的壓力,要緩解勞動力日益緊缺的現象,必須調整教育思路。要結合中國實際,不要盲目照搬西方。否則,西方正在遭遇的一切困境,有朝一日都會更大規模地落到中國身上。

  西歷2009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數量首次超過600萬,達611萬。西歷2010年,全國大學畢業生為630萬,西歷2011年為660萬,西歷2012年為680萬。今年,全國大學畢業生數量達到歷史最高記錄,為699萬。自西歷2001年以來,我國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率大都在70%以上,但西歷2008年、2009年低于70%。到西歷2012年,有些地方提出保證大學畢業生就業70%以上的目標。今年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率更加不容樂觀。據今年2月份的一項調查顯示,500家用人單位計劃招聘崗位數比去年降低15%。因此,前幾年出現的大學生賣豬肉、大學生當環衛工、研究生當城管等“大材小用”的現象,未來估計會越來越普遍。

  大學畢業生就業難不是中國特有現象,甚至不是中國以前就有的現象。中國的大學生以前是包分配的,就業率百分之百。我在上個世紀80年代就看到不少國外“大學畢業等于失業”的報道。那時候以為這種事情離中國挺遠,沒想到,外國發生的事情、面對的難題,在向西方學習的道路上,很快也在中國出現了。近年來,美國大學生的“就業不足率”在40%以上;希臘、西班牙青年失業率達60%,當然,其中未必都是大學畢業生。韓國大學畢業生失業率約40%,與日本差不多。青年失業也是歐洲各國共同的問題。英國《經濟學家》雜志最近發表文章稱:“這是失業的一代”。據聯合國統計,目前全世界失業青年人數為2.9億。德國、法國最近推出“青年就業計劃”,德國宣稱要打一場“青年就業保衛戰”。雖然“青年就業”未必等于大學生就業,但因為歐美國家大學生占青年的比例較高,因而其中失業的大學生不在少數。

  歐美國家重視青年或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率問題,關鍵涉及到社會的穩定。近幾年來,從中東的“茉莉花革命”到歐洲的騷亂,都與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有關。西歷2010年突尼斯發生騷亂進而引發街頭革命,有人將其稱之為“一個小販引發的革命”。雖然有夸大的嫌疑,但那位小販的確就是失業的大學生。英國前幾年發生的騷亂,瑞典最近發生的騷亂,都與青年失業有關。所以,包括歐美在內的各國注重解決青年失業問題,首要因素是為了社會安定。如果我們同時觀察另一現象,對此就能有更深入的了解。歐美國家面臨的另一個社會問題是勞動力不足,需要大量移民。但是,歐美國家又不愿給移民正式身份,因為一旦給他們正式的國民待遇,這些人又不愿工作了。所以,歐美國家只好一面清理非法移民,一面維持大量的非法移民秘密打工。與此同時,本國還有大量青年失業,容易引發社會問題。可見這些國家的教育等方面的制度出了嚴重的問題。

  歐美國家面臨的難題,如今一定程度上也在中國出現了。與幾百萬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相比,中國同時面臨的另一個問題是勞動力短缺。中國近5年來勞動力數量減少了3300萬,與此同時,行業崗位增加了3000萬。預計到2015年,中國的勞動力供應量還將減少2000萬,到2020年再減少2200萬。近幾年來,國內企業想通過提高工資待遇來吸引就業,但是,勞動力絕對數量的減少,很難用提高工資來解決。按理說,在勞動力數量減少,企業需求依然旺盛的情況下,青年就業應該不成為問題。然而,偏偏每年都有上百萬的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中國與歐美國家都面臨這個問題,原因各有不同,但本質上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教育出問題了。

  這幾天又是每年一度的高考季。據報道,今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為915萬,錄取率為75%,也就是說今年全國高校還將錄取近690萬大學生。西歷2008年,全國報考高校的人數達到最高峰,為1050萬,此后不斷下降。這一下降與人口政策、人口結構有關。對于一些非重點、非著名高校來說,考生數量下降對它們造成了生存的威脅。這一現象使我們看到在教育與就業問題上的結構性矛盾:一方面,大學拼命想擴招以維持大學的生存;另一方面,大學畢業生又難以保證就業,而社會上又缺乏勞動力。這些匯總在一起,用一句話可以概括——大學培養了很多無用的人才。

  有人說大學教育出來的人才不能等同于普通勞動力,這不是沒道理,很多人考大學就是為了擺脫“勞動力”的命運。然而,純粹從收入來說,“勞動力”的收入未必比大學畢業生低。文革期間上海的技術工人月工資有的過百元,比很多干部要高。目前國內建筑行業的某些熟練工月工資已經上萬。西歷2011年浙江在線報道,杭州的快遞員月收入過萬元的不在少數,有些快遞員年薪達30萬元。報道還說他們的工作強度不大,每天工作時間不滿8小時。這些技術工種的工資都高過大學畢業生一般的工資。至于很多私企老板根本沒上過大學,就不用多說了。但是,很多人考大學是為了爭取更高的社會地位,成為“人上人”,因此,單從收入作比較,未必能解釋爭考大學的原因。雖有少數大學生、研究生去做“檔次”較低的工作,但絕大多數大學畢業生還是希望更體面、更有前途的工作。他們不愿放棄高高在上的自我期許,事實求是地去找一個收入不錯的工作。

  大學畢業生失業與社會勞動力短缺并存,問題出在教育。教育是培養人才。各行各業都需要人才,因此,一個國家對于人才培養應有計劃。然而,西方制度在兩個方面導致國家的人才培養計劃日益走樣。一是教育商業化,教育成為賺錢的手段,就業與教育的關系就變得畸形。教育之所以能夠大賺其錢,關鍵還在于誘發人們受教育后能做人上人的心理。以美國教育來說,上個世紀80年代,律師是做“人上人”的上選,大批青年涌入這個行業。90年代后,MBA之類成為熱門,進入21世紀,金融行業又趨之若鶩。造成美國工程師人才日益缺乏,美國航空航天局已經開始出現年齡老化,人才青黃不接。與此同時,金融危機后,華爾街出現大批失業。因此,在美國的高端領域,無用人才泛濫與有用人才奇缺,兩者同時并存。人們曾經以《范進中舉》來批判中國古代教育弊病,事實上,西方現代的商業化教育,在這個問題上是重犯中國已經犯過的錯誤。而中國近幾十年的教育則跟在西方后面重蹈覆轍。傳媒領域是一個例子。本人以前從事電視行業時,國內傳媒專業的畢業生呈爆炸式增長,大都不堪任用。我當年錄選新人,基本不考慮傳媒專業畢業的。如今電視領域工作的年輕人以“電視民工”自嘲,這是事實。他們干活比快遞員辛苦,收入不見得比快遞員高。但他們所受大學教育的成本卻比快遞員高得多。

  二是為了選票而許諾。給更多的年輕人承諾提供高等教育,有助于獲得選票。為了選票,顧頭不顧腚,公立大學教育規模越來越大,大學生數量越來越多。高端崗位事實上并沒有那么多,于是造成大學畢業就業難。在這個問題上,西方國家還有一個不易察覺的“潛規則”。公立教育原則上是免費的或收費較低的,私立教育收費較高。因此,有錢人的子弟大多進入私立教育。為了避免激烈的競爭,在公立教育領域,西方往往宣揚所謂“快樂教育”的理念,本質上就是大學生愛學不學。很多傻乎乎的年輕人接受了這種觀點,在大學教育期間盡“快樂”了,沒學到什么真本事,就業當然也困難。這就是選票許諾導致給你一點甜頭,但并不給你真本事的后果。當然,由于經濟危機,西方國家開支困難,公立教育現在也很難再“快樂”下去了。中國雖然沒有為選票而輕易許諾的現象,但所謂“快樂教育”在當今盲目擴張的大學教育中也同樣出現。根本原因就是我們把西方的一切都當成真理標準,跟著瞎學,然后抓瞎。

  盲目畸形的大學教育有很多危害。一方面導致社會資源極大浪費,有用的領域缺乏足夠的有用人才,不太重要的領域卻充斥沒多大用的“人才”。另一方面,很多年輕人的大好青春浪費在沒用的教育里,度過大學教育,要么沒學到什么知識,要么高不成低不就,跟廢人差不多。此外,社會還面臨大學畢業生失業所隱含的社會危機。某種程度上說,這種危機就是盲目畸形的大學教育造成的,或者說是教育制度不合理給社會帶來的潛在的危機。這一教育和整個社會的觀念偏差及制度性缺陷所造成的社會潛在危機,在盲目崇拜西方的大氛圍中,正傳染到中國。

  當年我在上海讀大學時,特別喜歡徐家匯附近的一種蔥油餅。后來離開上海,偶爾回上海,還會抽空到那里去尋找這種美食。十多年前,做蔥油餅生意的是一對60多歲的夫婦。看著他們很辛苦,我問:為什么不帶徒弟?老夫婦說,年輕人寧愿呆在家里無事可干,也不想學這門手藝。這些年再去上海,這種極具特色、當年被評為徐匯區特色小吃之一的蔥油餅已經找不到了。這種現象其實就是一個很好的就業崗位沒人繼承,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當今教育偏向導致的不合理。前不久去浙江,在一個傳統絲織品工廠參觀,發現在哪里實際操作的都是中老年婦女,年輕人要么做銷售,要么做導游,要么做管理。我問年輕人會操作嗎?她們大都搖頭,但她們說起來都是一套套的,反而顯得那些實際操作的中老年婦女笨嘴拙舌。這種現象也是近年來社會輿論普遍以“財富英雄”為榜樣,大學教育隨之在白領方向上推波助瀾的結果。我們過去以勞動為光榮,如今,受大學教育的年輕人以擺脫勞動、坐辦公室為理想。

  當一個社會培養了大批人才卻找不到工作,同時,這個社會還有很多崗位缺乏人手,我們不得不說,這個社會的教育肯定出問題了。對于中國來說,這一現象目前還沒到火燒眉毛的地步,還有可挽救的余地。近年來,中國職業教育有較大發展,職業教育的就業率也比大學畢業生高。這種現象在韓國、日本等國也存在。當人們說德國的經濟狀況在西方國家中相對較好時,有沒有注意到德國師徒式的職業教育在歐洲最發達?普通高等教育未必能出多少人才,職業教育也未必就沒有真正的人才。就理論聯系實際來說,職業教育產生的人才往往比普通高等教育的人才更有用,更能解決實際問題。關鍵只在于,不要限定普通高等教育與職業教育文憑的界限,讓所有愿意不斷學習的年輕人都有改變命運的同樣機會。因此,中國要解決大學生就業的壓力,要緩解勞動力日益緊缺的現象,必須調整教育思路。要結合中國實際,不要盲目照搬西方。不光教育如此,在其他問題上也同樣。否則,西方正在遭遇的一切困境,有朝一日都會更大規模地落到中國身上。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匠人
双特百亿专题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心情表態

  • 1
  • 2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3册全)
  • 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
好物推荐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走著走著,初心為何不見了?
  2.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3.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4. 陳丹青說玻璃杯不能裝咖啡、美國教育不啃老,網友就笑了
  5. 掃把到了,灰塵就會消除
  6.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7. 為什么走資派還在走?
  8. 雙石|“高臺以后,我們的信心的確缺乏……”
  9. “馬步芳公館”的虛像與實像
  10. 【新潘曉來信】一名失業青年的牢騷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5.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7.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8. 到底誰“封建”?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综合天堂Av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熟女久久 | 婷婷婷国产在线视频 | 亚洲欧美另类自拍 | 色香视频国产系列 | 中文字幕无线第一区 |